分享

【作家专栏】仇媛媛|看通了,仍执着

 新锐散文 2020-08-08

作家专栏

展示名家作品

推介优秀作者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作|家|专|栏
zuojiazhuanlan

应文友要求,新锐散文平台即日起开通《作家专栏》栏目,旨在展示名家作品,推介优秀作者。

投稿时,请精选5--8篇作品、创作心得与作者简介和生活照一起发邮箱,可一并发来。

投稿邮箱:hebeilli@163.com

看通了,仍执着

文/仇媛媛  朗诵/小小彭

前晚跟同学闺蜜在河边散步,伴着明月春水,我们一起聊了很久,阅历的每一页都写着对生命的感悟,这个年龄似乎对什么都能看开了,包括得失,包括生死。

她向我提出了一个疑惑,这是一个困惑她的问题。

前不久,她的一个小侄儿不幸因病夭折了,一接到弟弟的电话,她便跟先生赶到了侄儿住的医院。她的弟媳和她的姐姐都哭得死去活来,当时她心里就想着怎么将弟媳也就是孩子的妈妈,带离现场。她让姐姐别哭了,并劝弟媳道:这孩子是个讨债鬼,你就不要伤心了。她说,她当时一滴眼泪都没掉。她问她这是怎么了?

我“嗯”了声,没有马上回答她。

当时她问她先生,她先生的评价是:她没有正常人的情感。她很沮丧,连自己都要否定自己了。

我跟她说,因为你侄儿治疗了很久,这中间你心里已哭过许多回了,而结局早就预料到了,你已说服自己接受了这个现实。

她连连“嗯”了几声。这些年经历多了,我也早发觉自己有了类似的冷静。我说,除了经历的多了,也可能是因为老庄看得多了,对生命已经看通,已经能够领受命运赐给自己的一切幸与不幸。冯友兰在他的《中国哲学简史》中说,人利用理解的作用,可以削弱感情。例如,天下雨了,不能出门,大人能理解,不会生气,小孩却往往生气。原因在于,大人理解得多些,就比生气的小孩所感到的失望、恼怒要少得多。正如斯宾诺莎所说:“心灵理解到万物的必然性。理解的范围有多大,它就在多大的范围内有更大的力量控制后果,而不为它们受苦。”这个意思,用道家的话说,就是“以理化情”。

因为理解,所以我们有了控制后果的力量,因此你那不是无情,是以理化情的结果。

听我这么一说,她一下子豁然了。她又说到她父亲去世时她的“异常”反应,当时弟弟妹妹们都只顾哭,都以头抢地般的哭,她自然也哭了,只是哭得没那么厉害,她想着要照顾好母亲。确实在每一个亲人感情塌陷的地带,她都表现得异常理性,她要想办法将亲人转移到安全地带,因为她知道任你怎样,也改变不了这已成的定局。

看通了,也就能冷静面对了。

我想到了自己曾经跟女儿说的事,就是当我死了,要她马上订两张机票,待我化成灰后,就带上我的骨灰,飞往海南,将我放到大海大洋里,然后他们就旅行,再然后就回家,没有什么可悲伤的。生命就是从无到有、由生到死的过程。每个人都没有例外,只是过程有长有短而已,而长短自己也决定不了,那就听天由命。若是长寿,便是赚了;若是短命,也活过了。更何况人生的精华集中在前半截,又有什么想不开的呢?我已看通。

女儿问:妈妈为何选择归向大海呢?

因为生不自由,所以死要自由。我渴望的是到处流浪,自由自在。

谁知女儿说,我觉得妈妈还是没有看透,不然为何还在意死后的安排呢?其实人死了,灵魂就已经自由了,骨灰只是没有了灵魂的存在,是毫无意义的存在,为何要执意这无意义的存在呢?执意就是放不下,就是还没有看透看通。

我愕然了。我看通看透生死得失了吗?嗯。我仍然执意、执着吗?嗯。

执着就意味着没有看通?看通了就不再执着了?

看通与执着是可以统一在人生里的,而且必须统一。好比走路,看通就是看清了路上的一切,哪是坦途,哪是坎坷,哪有弯,哪有险,而且还看到了路的尽头,而执着意味着他会认真地走好每一步,他会畅意地兜风,也会小心地避险,忧乐在心,而不是一切都无所谓。

看通是不在已成定局的事情上纠结,看通是不在生命的损耗地带沉陷。

就像那个堕甑不顾的古人,甑掉在地上碎了,他看都没看就走了。有人问他,他说:甑已破矣,视之何益?

我们常常遭遇损失,遭遇失败,既然懊恼无益,那就弃置不顾,认真地把握下一个节点。而长时间的纠结懊恼,不仅无益,反而是对生命的损耗。

看通,就是把执着转移到新的价值上;看通,就是把深情转移到健在的生命上。

闺蜜在小侄夭折时,把深情从对死者的哀戚上转移到了对生者的保护上,她知道至痛莫过于母,所以她这时只想着弟媳;而在父亲离世后,她又将深情从这阴阳两隔的哀痛中转移到了对母亲的爱护和照顾上。她这不是无情,恰恰是深情,只是这深情从众人关注的地方转移到了最需要的地方。

人生也有许多的时刻情不能自禁,不说生死得失,就是在读一本书,看一部片子,也会动情动容,潸然落泪。这是生命漾出的美丽的浪花,即便是痛,也是月下鲛人泣泪而成的珍珠。世间的痛与爱都缘于执着。

执着,就是有钟情之人、钟情之事、钟情之物。那个隐居西湖边的林和靖是看通了,但他也有钟情之物,那便是梅和鹤,他钟情到以梅为妻,以鹤为子,这是何等的深情?

执着到一定的深度便是深情,执着到一定的境界便是淡定。

对于失去至爱,他也会痛心疾首,但这种痛,又可能表现得异常克制,异常冷静。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也是执着,是宁可燃烧自己,毁灭自己的执着,这种执着感天动地,但总觉得少了一份看通后的释然。

“吾欲与君相知,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这也是执着,作为爱的誓言,这很感人,但若不折不扣地去践行,而又遭遇了情的背叛,恐怕结局也是毁灭。

所以对执着一定要追加一份看通,只有执着,可能会将你逼向绝境,而有了看通,总有路可走。

以出世的姿态,做入世的事业。这就是先让自己看通,再保留一份执着。看通是人生观,执着是价值观。没有看通,便是不懂人生;没有执着,又何谈人生价值?

苏东坡屡屡遭贬,虽心有怨恨,但也能随遇而安,畅意诗酒,这就是看通;而每到一处,他都不能忘记百姓,他要竭尽所能,有补于世,这又是执着。

如果一个人因为遭遇了一次情感的背叛,便不再相信真爱;因为遭遇了生活的欺骗,也不再相信生活。以为看透了,便不再执着;认为人生不过如此,便对什么都无所谓。这样的看透,只是因有了黑子而否定了太阳,只是因遭遇了一场风暴而否定了整个春天。这不是看透,而是偏执,他把自己对这个世界的印象都加了否定词。

人生遗憾的是,看通了,而不再执着;人生糟糕的是,既没有看通,也没有执着。

而看通了,仍执着,不失为人生的一种境界。

作者简介:

仇媛媛,网名飞絮飘影,安徽寿州人。中学高级教师,市级学科带头人,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第二届全国“十佳教师作家”,获“淠河文学奖”(散文)、“中华杯”全国文学大赛一等奖(散文)、淮南市“十个一工程”奖等。

创作散文、小说、诗歌、剧本200余万字,已出版散文集《飞絮飘影》《大观园群芳谱》《走在文化边上》《来生做一株木樨花》。《飞絮飘影》曾两度作为作家出版社精品图书在《文艺报》(2010年1-3月份)上推介。《走在文化边上》获“文学创作图书专著奖”。

朗读者

小小彭,愿用声音温暖你的心灵。
新锐散文

请支持如下稿件:人性之美、大爱情怀、乡愁、

亲情友情爱情、生态情怀、性灵自然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