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小时熬煮后的一“粽”乡愁

 童行者 2020-08-08

在那个穷乡僻壤,串门都要走好几里路的老家,每逢过节的时候,必定是一派热热闹闹的景象。

弯弯曲曲的山路上,每走过一户人家,日头一转的午后,老人们都会用竹子编成的筐子把刚刚煮熟的粽子摆出来,山里没有暑气,粽子出锅后的热气一路从灶台飘出来。

连手上都会不小心沾染到片刻的糯米枣香味儿,迟迟不肯散去。

屋檐下,方桌旁,椅子一摆,几个人凑上一桌,讲讲吃吃,半个山头都是谈笑声。

需要走几里路去采粽叶

端午节不像其他的节日,可以买上现成的东西,热热就能吃,这个时候一定是要”自食其力“的。就拿这包粽子的粽叶来说,就得走上几里路去摘,差不多全村人都会出动,成群结队的。

从看似平坦却老有碎石的林子里穿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南方的潮湿浸湿在早已汗湿的衣襟上,那滋味是不好受的,所以大家一般都会在出发前就隔一块毛巾在里衣里。

有说有笑的摘粽叶并不会觉得疲劳,但是怎么采却是很讲究的,太大的不行,太小的不行,太老的不行,太嫩的也不行,要摘合适的粽叶,这样包出来的粽子才香

以前奶奶腿脚利索的时候,每年端午都会上山采粽叶,将摘到的粽叶随便洗洗,放到端笸晾着,将前一天泡好的豆子端出来。

奶奶包粽子很利索,还没仔细看清楚,就只剩下最后一步缠粽子了。有时候会直接用粽叶撕开绕来绕去缠住粽子。

包粽子,还得长糯米

包粽子除了粽叶以外,还需要糯米。

不同于北方,南方的糯米大多是长糯米,口感要更软糯一些,平时的时候还会做成糍粑,糯米粉一般都是家里自己打磨的。

糯米淘洗过之后,拌上一点油和盐,立刻就开始包粽子。不给糯米留出吸水之后松垮肿胀的时间,这样包出来的粽子即使经历了长时间蒸煮的洗礼,依旧颗粒分明。

我和姐姐总想把手里的粽子包的满满当当的,装模作样地把糯米填上,塞满花生米,用粽叶胡乱绕上几圈,奶奶总会来不及制止,“不能放这么多,煮的时候会散开。”

最后拗不过,奶奶只能亲自上手包了一个超级大的粽子才算完事。

被五花大绑的粽子,看起来特别像一个陀螺,放在一个端笸里的时候很容易就能分辨出来,哪些是出自老手哪些是来捣乱的。

以前的粽子异常简单,就是白粽,可以放芝麻和红豆,放蜜枣都显得有些过于浓妆艳抹了,不甜也不咸,在甜咸两大门派的武林江湖中全身而退,一副山家清供的闲云野鹤的样子。

既然讲究的不是味道,就肯定另有讲究。老家的粽子注重口感。

吃的是五六小时后的乡愁

大山的孩子是幸福的,没有哪个母亲不会做小吃,粽子包好后还得数下来,几口人每人最少得有3个粽子才行,老人苦了一辈子还得再多加几个尝尝鲜。

用了大半辈子的灶台上大锅早就放上去了,灶台下温着不灭的火,对于爷爷来说,坐在灶台前看着火再抽上两口烟,时而用竹子做成的筒子对着燃的不旺火堆吹上一口气,是最惬意的时候。

粽子在锅里得天昏地暗的煮好几个小时。煮粽子就像交朋友,煮得愈久,口感愈好,糯米和粽叶的香味非经过五六个小时的充分交融,紧凑的口感无法得以彻底彰显。

在老一辈人的端午节时候跟现在不一样可以当天吃上煮好的粽子,而是在前一天晚上就开始烧柴火煮。

等晚上睡觉的时候再添一把火,过了一夜柴火烧完了,也闷了几个小时到天明,等天放亮的时候从大锅里捞出来,一个个粽子软糯清香。

在老家吃粽子要凉了才开始吃,倒不是等它凉透,而是透着温热,拿在手里不烫手,吃到嘴里的甜味不同于烫嘴的粽子,一手拿一个一点都不耽搁。

用奶奶的话来说,凉了的粽子有嚼劲儿,不粘牙。

日子好起来后,粽子里便开始加入了红枣,开始学着外地做做咸味儿的粽子,但是不像城市里用的鲜肉和香菇,而用的是过年前熏好的腊肉,要肥瘦相间的才好吃,太瘦了塞牙,太肥了又油腻得很。

粽子的口味越来越多,唯一不变的是那个每年做粽子的人。

当五花八门的粽子上了桌,凭运气拿到了包着红枣的粽子,还要高兴好一阵,吃惯了甜味的粽子,咸味儿的粽子总是不讨喜的。

这些年在外面过了很多的端午节,吃着超市冷冻速食的粽子,也尝试过自己包过,可是还是没有老家粽子的味道。

这可能就是人们常说的“乡愁”吧,吃到嘴里是食物,记在心里是情感。

老家的粽子做法很简单,没有修饰,没有装点,有的只是山里新摘下来的粽叶和老人用柴火慢慢熬煮出来的时间的味道。

童行者

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

以大自然和生活做教材,用独特的社会、自然、团队体验,引领孩子们走入自然,认识社会,锻炼人际交往,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