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55  假如我有九条命--从《余光中自选集》说起

 读书当玩 2020-08-08

大家多知道余光中的诗好。其实他的散文比他的诗一点也不逊色。比如《假如我有九条命》。他说,假如有九条命,就好了。一条命应付生活;一条命陪伴父亲和岳母;一条命用来做丈夫;一条命用来做朋友;一条命用来读书;一条命用来教书;一条命用来写作;一条命专门用来旅行;最后一条命用来从从容容地过日子,看花开花谢,人来人往,并不特别要追求什么,也不被“截止日期”所追迫。多好如诗一般的想象力呀!可是呀,人来人往,花开花谢,猫命九条,也到底拦不住东水长逝。余光中先生,年届九十,终于离我们而去。

我记得十多年前读过余光中的书。那是在当时的二桥队金桥宾馆办领导学习班。听得一堂,实在觉得台上讲课水平不怎么样。便带了2000年在雪峰书市海洋书买的《余光中自选集》去听课,算是开小差,干私活。似曾记得读后挺来情绪,当是写下点什么的。可去翻曾经的读书札记和笔记,到底没留下笔墨。书柜里找来书看,只在书里划了杠杠和眉批。这本《余光中自选集》分散文和诗及评论三大部分。散文又分抒情散文(22篇)、知性散文(12篇)、小品杂文(12篇)。诗歌共61篇,评论员文章篇。总体的两大感觉,散文与诗值得读,很有共鸣感,其中不乏众所周知的经典。另一个感觉,读得这本《余光中自选集》,今后不用再读他的书了。

总体上说,不太喜欢读台湾人的书(原大陆过去的除外),特别是台湾女作家的书。总觉得台湾作家诗文中的阴柔气重了些,而阳刚之气少了些。当然,这得排除李敖。阴柔的静气,是诗文的一脉。余光中是这一脉的顶尖高手。老实说,我是不太喜欢这类诗文的。但实在的说,我又是非常喜欢余光中的诗文了。

余光中的九条命,最显的命是他的写作之命。他的诗文,传唱在海峡两岸,已是家喻户晓。好的诗文,好多的时候,并不在于诗文本身的好,更在于诗文挑荡起了长久沉默之后,破晓的那声鸣唱。在大陆的口语诗,上气不接下气的时候,《乡愁》来了,《乡愁四韵》来了,《等你,在雨中》来了,《月光光》来了,《昨夜你对我笑》来了,《与永恒拔河》来了,余光中的诗,带着强烈的大众审美期待与两岸血脉情怀,余里余气的来了。

余光中的诗,春风化雨的融入了那个时期,大陆口语诗,特别是人文乡情诗短缺干涸的时期。他的诗,有根性上的定力,有叶面上的飘摇,有枝干上的强劲。诗人的天性,以自己特有的生长与表现形式,恣意的灿烂。

余光中走了。转了一公众号有他的《想象就是以不类为类》文章的微信。我想诗人的一生,九条的命,都在践行着“不以类为类”的快乐。他走了,我在转发这条微信时写道:“两岸一炉香,一脉又合十:逝去的是诗人,不逝的是诗心。”

               2017年12月15日清乐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