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和胡安·鲁尔福的《佩德罗·巴拉莫》后,从所读的文学理论与文艺批评及读书推介之类的书中,一直想读关于结构复杂与叙述很特别的两本书。一本是爱米丽·勃朗特的《呼啸山庄》,一本是马塞尔·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 图书馆借来英国作家爱米丽·勃朗特的《呼啸山庄》(人民文学出版社,张玲、张扬译)。漫不经心的躺在客厅沙发上读的时候,感受挺意外。全部的字句,恰如春雨成流,再顺其自然的流进心中,像是观赏一幅期待以久的名画,也像听一首期盼的经典音乐,更像观看一场莎士比亚式的戏剧。荡漾在春波一样的秀美文字里,那种故事的自然感与文字的亲切感,以及叙述的临近感,就像作者陡然成了读者恋人,贴耳似的讲述,让聆听顿生渴求。虽然作者与读者异时异地,却有种隔空携手与开眼通灵的快感。 小说,就应当这样。而不是当今流行市面,走超时空,千篇一律的现场摄像报告似提取,再加上主观编造的佐料。不知有多长时间,读小说没这么的用心与期待了。不舍字句的阅读,硬是读人感觉到了书中所描写的即时即景,即人即物,即情即境。不得不感叹,那个年代,竟然有人能用笔墨,活灵活现的铺写犹如当今的全景式的电影。 仅从一个故事与文字的表述,以及故事结构而言,《呼啸山庄》可以与读过的《百年孤独》媲美。从人物性格的塑造,难得的是全部的对话与行为描写,人物中的每个人的讲话与行为,属于人物每个人本身,而不是作者。在人性的展示上,随着情节的变化与深入,来得合情,变得自然,去得合理。 看过一部韩国的电影《平行理论》,挺有意思。电影的平等理论试图告诉观众,每个活着的人,总有一个与你除了模样,其他一模一样的人,生存在别的某个地方。《呼啸山庄》中的凯瑟林与希思克利夫,就是“平行理论”中的这么一对。可以从凯瑟林对奈丽说的两段话得到印证:“现在我要是嫁给希思克利夫,那就会贬低自己;所以他永远也不会知道,我是多么爱他。而且我爱他并不是因为他长得漂亮,奈丽,而是因为他比我更像我自己。不管我们俩的灵魂是用什么做的,他的和我的是一模一样的。可林顿的呢,那就两样了,就是一个是月亮,另一个是闪电;或者说一个是冰霜,另一个是烈火。(P88)”“我对林顿的爱就像是树林里的叶子,时间会让它改变。我知道得清清楚楚,冬天一来,树就变了--我对希思克夫的爱则像地下那种永恒不变的岩石。这是一种不大容易看得见的欢乐的源泉,可是却是必不可少的。奈丽,我就是希思克利夫--他无时无刻不在我心里--不是当作一种乐趣,我把我自己同样也不能总当作一种乐趣--而是当作我自己本身的存在--所以不要再谈什么我们分开的事--那是做不到的;而且--(P90)” 小说的最大趣味在于:来的合情--自我邂逅。爸爸从外面捡回来一个小希思克利夫,凯瑟林找到了“平行理论”中的另一个自我(希思克利夫)。变得自然--自恋互恋。凯瑟林与希思克利夫,并不是全部的被对方的外貌吸引,而是在爱自己的潜意识里,在对方那里找到了另一个自己。去的合理--自我异化。凯瑟林嫁给了林顿,而不是另一个自己(希思克利夫),凯瑟林与希思克利夫都随着环境的恶劣而使人性变得恶劣。自我邂逅,说的机缘;自恋互恋,解读人性;自我变异,针砭环境。 小说中的故事,在展开之前,“天幕”一样的笼罩。作者如何来撕开?给读者一个印象深刻的开局感与最佳的审美视角?众多的小说,是以与“死”相关的话题开始的。《呼啸山庄》的开头,是以房客伍德夫的拜访起的头。并不十分的起眼,重新读一下,才发现在麻烦、妙不可言、远隔尘嚣、厌世天堂、满腹狐疑等与与希思克利夫相会的关键词里,看似随意平常的开头,潜伏着不平常的性格冲突与起伏不定的事态极变。在故事的结构中间,打个楔子,左右逢源得心应手的倒着说来,再顺着说去。《呼啸山庄》并没有粉碎全部的故事与结构,只是一部把故事结构引向看似随意,其实是经过了精心巧构比较复杂的叙述之中。从深层的文字感受中,不如《百年孤独》。读过《呼啸山庄》,读意识流的《追忆似水年华》成了急盼。我以为小说,从读者需求看,大致可分表象故事、人性冲突,灵魂对话三种。表象故事,把故事说得精彩,引人入胜;人性冲突,以性格为主,揭示人性的本质与变化;灵魂对话,作者在文字中安放灵魂陈诉的场所,也是读者与之交流沟通的地方。从这个意义上说,《呼啸山庄》,丽在表象,重在冲突,隐在灵通。 小说的封底抽取了这样一段话:“我在这个世界上的大苦大难一直是希思克利夫的大苦大难,每一个大苦大难从一开始我就一一观察到,感受到了。我活着主要关心的就是他本人。哪怕他保留下来,其他一切都完了,我依然会继续存在;哪怕其他一切都保留下来,只要他给毁灭了,那么宇宙就会变成一个巨大的陌生人。”读过小说,在“平行理论”中,设问如下:如今我们的大利大福,或者说大苦大难,是不是在寻找另一个同样的大利大福、大苦大难?我在这里,另一个我,在哪里?现实中呼啸山庄在哪里呢?同样有画眉田庄吗?呼啸,呼啸,故事的,人性的,灵魂的,如影随形的伴随着你我。 2014年9月24日于家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