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49 伊人风尚

 读书当玩 2020-08-08

伊人风尚》,没订阅。好些年都是我买给夫人。名义是夫人看,其实我也喜欢看,丽人养眼。与夫人不同的是,她看《伊人风尚》从前面看到后面,我从后面看到前面。她主要看服装、鞋帽、化妆品,我主要看文字、美人,审美趋向。她从中吸收感性的东西,我从中提取理性的东西。

在商场买衣服,好不好看,她说不了道道,靠的是直觉。顶多说“不错”“协调”“还行”的话。最后,买与不买,一定要我摆了“伊人”的谱,才下得了决心。我不在家,她自己逛街,遇上了称心如意的衣服,千叮万嘱叫售货员留了。只要有那么一天,夫人特别的对我好,预料是要中弹(糖衣炮弹),肯定是要拖我上街。有的衣服是价钱问题,的确好看,也适合。把我拉去,只是肯定她的审美和帮助下决心。有的衣服不错,但不适合老师职业,款式不适合夫人的年龄和气质,还有的是不在夫人服装颜色系谱的。于是,先肯定夫人审美相当的不错,眼光与众不同,再小心翼翼有理有利有节加以否定。

选服装,就是选自己。人贵有自知之明。在命运那个网结上,就安心在哪个网结上,即来之,则安之。坚决的永远的反对割鼻子拉眼皮,抽脂吸油。不就是为了穿那衣服吗?花朵花装,绿叶绿装,高雅雅装,素相素装,尤物粉装,肥肥宽装。容貌不由已,美丽可选择。《伊人风尚》中传导了这样的信息,特别是那些长得不太漂亮,身材不够匀称的成功女士的穿着。虽说成功女士,挂在瑞丽这样的杂志上,确实有点有碍观瞻,但从其本身条件审视,又不得有佩服《瑞丽――伊人风尚》的改造力。翻到这些页面,思想就岔开,从衣着到成功的意志。不想正着说这些成功女士,太对不住她们的智商、情商和商商,或是其他的非智力因素。这样反着说吧,往往漂亮的女人难以走向事业的顶端。

道理其实是人讲出来的。选服装也不一样全是选自己。如果全部是选自己,人与人的选择范围就天差地别。所以有了另一种选择,选心情。服装不一定都是选适合自己的,反叛着穿,不意穿出个时尚来。超女的李宇春,男不男女不女的穿着,不仅迷了青年,还迷了以上海老太太为代表的中老年人。心情不高兴的时候,不太自信的时候,年龄大了向往年轻的时候,用服装表达自己也是一种选择。裸奔在海滩上,男男女女的一幅图,在网友的小家题头。不管她意喻什么,在穿着上的不穿,也是一种选择,只要你有这个硬气。

伊人风尚》上的模特,春夏秋冬的穿,披个麻袋也好看。人家那是专门穿衣的料。好听的是模特,不好听的是衣架子。人有所从,干哪行就有哪行的顶尖人物,模特也好,衣架子也好,叫买杂志的人舒服就好。

“太阳出来了,哟喝依哟喝……”白毛女的歌声中,本来是翻身解放的情绪,到当下演绎成盼大春的春心。《伊人风尚》同样演绎着伊人风尚。真的假的,正版的翻版的,还有盗版的,满眼皆是。不是说《伊人风尚》这本书,而是街上的衣着服装,只要你留心。走在街上,就是喜欢看穿得得体时髦的女孩,她们上街,就是来展示的。口袋钱包里的那点羞涩,为着大街的那一踮一挺的扭扭步伐,也为着少年青春男子,还包括我这等不安分的目光,一点心血,倾囊而出,为公共的流动环境装扮靓丽。美丽的青春,青春的美丽。有了她们,一年四季就有了春天的牵引。

当然,高档商场时而走过的中年女人,如出《伊人风尚》,也引人眼球哟!车上下来个满头银白老太太,那气质一眼就知是贵气的一生。至于翻版盗版,只能怪天热了,吊带裙抢着上街,聚光形的少之又少,但凡的有了,不说男人,女人也多看几眼。多的是那些汗毛如修不干净鸭毛的,脑袋与身子不成比例的,一不小心看了,要不当个瓜棚里,用绳织篓挂了个冬瓜,要不只当个铁圈箍了个若干水桶,目不忍睹呀!

还是喜欢张眼的看路边美女,哪怕是从大白米饭中挑味精。也愿意看街上的穿着,不仅是女的,那是一道风景,也是一种心态,还是一番识别。我要是给人看相,一定从穿着说起……

大路朝天,各走半边,穿衣戴帽,各有一套。

                  大约写于2010年左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