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6年高考山东卷作文真正出处和方向

 文侯读书 2020-08-08

今早上监考,打开2016年夏季高考语文试卷袋,我先去看了看作文,这个吐槽点最多的题目。收卷回家打开手机,就有太多的抢新鲜的话题出现了,比如有的说这作文素材来源于许顺居散文《行囊》,新浪教育抢着吃屎么把字都打错。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行囊已经备好,开始一段新的旅程。路途漫漫,翻检行囊会发现,有的东西很快用到了,有的暂时用不上,有的想用而未曾准备,有的会一直伴随我们走向远方……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④文体特征鲜明。

今年作文题目比去年的在审题上要简单直接,大家不会像吐槽“肉豆”一样吐槽今年材料里任何一个词语;唯一重要的词是“行囊”,再就是连续几个“有的”。其实就是人这一辈子什么最重要。出题人为了不引起考生和大众材料认知上的麻烦,出了这样一个蹩脚的没有文化的材料,这种所谓比喻式材料的导向性非常不健康,和作文要求里第④个直接矛盾!如果按照材料的语言特点来写人生感悟,正好犯了一个堆砌言之无物的空中楼阁,学生必然装老成,很可能用以下形式来写几段感悟,比如“春夏秋冬”“童年青年老年”“小学初中高中”“1岁10岁20岁”……

所以,今年材料从形式上就不如去年。林清玄散文,有情有景有文化有思想,从细处切入,慢慢铺展开来,浸润多少文化情怀!包括《春来草自青》。今年再从他散文里出则材料也未尝不可。看看这种连鸡汤都算不上的文段吧还当高考题来出?!

今年材料从内容上也是退步,写人生感悟的东西一是指向宽泛,二是太虚。我们的作文始终在各种营养元素上下功夫,慢条斯理地和气生财。不触及脏乱,不涉及疼痛,不指擿时弊,不剖析人性。历史和未来感找寻不到!

日本的教师给他的学生布置了这样一道历史试题:

        日本跟中国每一百年就打一次仗,19世纪打了日清战争(即甲午战争),20世纪打了一场日中战争(即抗日战争),21世纪如果跟中国开火,你认为大概是什么时候?可能的远因和近因在哪里?如果日本赢了,是赢在什么地方?输了又输在什么条件上?请分析之。

其中有个日本学生是这样分析的:“我们跟中国很可能在台湾回到中国以后,有一场激战。台湾如果回到中国。中国会把基隆和高雄封锁。台湾海峡就会变成中国的内海,我们的油轮就统统走右边。这样,会增加日本的运油成本。我们的石油从波斯湾出来跨过印度洋,穿过马六甲海峡,上中国的南海,跨台湾海峡进东海,到日本,这是石油生命线。中国如果把台湾海峡封锁起来,我们的货轮一定要从那里经过,我们的主力舰和驱逐舰就会出动,中国海军一看到日本出兵,马上会上场,那就打!按照判断,公元2015年至2020年之间,这场战争可能爆发。所以,我们现在就要做好对华抗战的准备。”

太可怕了! 我们的孩子在考场上已经输了。可这不怨孩子们!

       监考回来见一链接,说这作文素材来源于许顺居散文《行囊》。我没读过此人作品,就打开链接去看,别说一段段的跟砌城墙一样,压缩后就是今年的山东作文材料,而且拖沓冗长,故作深沉,怎一个“装”字了得!

     


(后面没再截图)

       按照明年高考的师生的作文应对策略,这篇《行囊》就要当作范文去学习了。可这篇和去年林清玄的《无风絮自飞》能相提并论吗?这是又一篇无病呻吟的空中楼阁文字。大概有个“行囊”的词语和文中“行囊”吻合,“百度”出来这样一篇,“百度”你还信吗?

     我读书不多,按照这个思维方式倒是觉得有篇带“囊”字的好文章,这就是蔡崇达的《皮囊》。推荐大家看了以后再回来喷我。

     



     真正的文章是怎么写的,文体鲜明究竟怎么做到。一些有些指导性的小文我也写过,请去历史文章里去找《老侯写作漫谈》。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人之乐亦在好为人师,哈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