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远洋盛举”为角度,浅析郑和下西洋与明代对外政策

 瓜子心 2020-08-08

探及晚清,人们想到的往往是闭关锁国,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使得中国的对外交流急剧减少,也使得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大潮。但是,中国的古代并非一直是封闭的,古代的中国也曾经是开放的。论及中国古代的开放时代,唐朝的前中期算是一个时代,明代的前期也可以算是一个时代。而明代的前期之所以能被称为是一个开放的时代,主要就是因为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

当时的明朝之所以会花费大量的钱财资助郑和进行这样大规模的远洋航行,一方面是因为当时的明朝国力强盛、财政健康;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受儒家思想深刻影响的明代帝王对于“万邦来朝”、“天下大同”的社会有着特别的向往。

本文希望通过对郑和下西洋这一事件的分析,向读者展示郑和下西洋所显示的明代对外政策以及明代统治者的对外思想。

郑和下西洋

明代的对外思想

自宋元以来,中原王朝一直有与南边的海洋诸国进行交往的历史,中原王朝往往通过东南的沿海城市与东南亚以及琉球等小国进行贸易往来。在这种交往历史的影响下,朱元璋在建立明朝之后,急切地派出使者到周边诸国,目的就是宣告元朝的灭亡与明朝的建立,以及要求各国承认明朝的正统地位。

虽然明朝的对外交往受到前朝历史的影响,但明朝对外交往中有着与前代,特别是元朝的一个极大不同,那便是明朝的对外交往是以和平交往为最主要的手段的。在元朝统治时期,由于元朝统治者认为其武力强盛,因而屡屡对外用兵,曾经派出大军征讨过日本、占城、安南、爪哇等国。

朱元璋影视剧形象

而朱元璋则在登基之初即表明明朝不会奉行与元朝一样的对外政策,而是反其道而行之,奉行一种和平交往的对外政策。朱元璋的《皇明祖训》中就提到了他的对外思想:

“四方诸夷,皆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若其自不揣量,来扰我边,则彼为不祥。彼既不为中国患,而我兴兵轻伐亦不祥也。吾恐后世子孙倚中国富强,贪一时战功,无故兴兵,致伤人命,切记不可。但东北与西北边境,互相密迩,累世战争,必选将练兵,时谨备之。”

对于明代对外政策影响最大的除了前朝的传统外,还有一个便是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体系主要是朝贡体系,所谓朝贡体系,也就是以中国为中心,其他国家奉中国为宗主国,定期要来华朝贡,而中国则会给予朝贡国以丰富的赏赐。在朝贡体系中,中国的中原王朝处于等级制的最高等级,是世界的中心。

明代官员

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明朝统治者希望将中国的强盛和影响传播到海外,使世界上的其他国家认识到明朝的强盛,从而归顺于朝贡体系之下,成为受到中国和儒家思想影响的朝贡国,最后在儒家思想的指导之下,建立一个“四海之内皆兄弟”的理想世界。根据《明史》的记载,朱元璋就曾经表达过这样的思想,他曾说过:

“(朱元璋)以平定沙漠颁诏:自古为天下主者,视天地所覆载,日月所照临,若远若近,生人之类,莫不欲其安土而乐生。然必中国安,而后四方万 国顺附。”

《明史》

明代的这种对外政策在洪武年间已多有体现,但是由于当时的明朝在北方还要面临北元残存势力的威胁,南方沿海亦不时有倭寇袭扰,因此难以大规模地远洋。到了明成祖朱棣登基之后,他很快便开始实行积极的海洋策略。根据《明史》的记载,早在永乐元年,就已经有外国使节来华朝贡:

“中官四出,实始永乐时。元年李兴等赍敕劳暹罗国王,此奉使外国之始也。三年,命郑和等率兵二万行赏西洋古里、满刺诸国,此将兵之始也。”

随后便是永乐三年开始的郑和大规模地下西洋,郑和下西洋的直接目的,便是宣扬明朝的国威,邀请更多的国家来华朝贡,从而将明朝的统治秩序推及天下,最终建立一个大同的理想世界。

郑和

远洋的盛况

在朱棣积极的海洋政策下,明朝开始派出大量宦官出使外国,《明史》记载:

明成祖于“永乐三年六月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赍金币。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城,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五年九月,和等还,诸国使者随和朝见”。

后人往往认为当时只有郑和下西洋,实际上,与郑和同样率领使团出使的宦官还有其他许多人,如王景弘、李达、海童、侯显等人。《明史》对此就有清晰的记载:“当成祖时,锐意通四夷,奉使多用中贵。西洋则和、景弘,西域则李达,迤北则海童,而西番则率使侯显。”侯显就曾经五次出使异域,曾经翻越喜马拉雅山到达硬印度中部的国家,最后由海路归国。

郑和下西洋的船只造型

无论从出使难度还是从贡献来说,侯显的成就实际上都不在郑和之下。除了这些率领使团的高级使者之外,还有相当多的中级使者来往于中国和其它国家之间。例如,宦官张谦就曾多次往来于浡泥国、麻剌郎国,迎接其国王来到中国,随后又护送国王回国。这些中级使者同样做出了许多贡献,但在历史上则默默无闻。

在这些大小使者的共同努力下,在当时的东亚地区形成了一片繁盛的国家交往的景象。大量的国家来华进行朝贡,并且带来了大量的奇珍异宝,中国的大量商品也在这一时期来到了海外。《两溪文集》中就记载了明宣宗时期中国与各国之间的物品交换盛况:

明宣宗

“圣天子德加海外,间遣中贵人,总甲士,帆大舶穹舻,道海洋,抵暹罗、阿丹、爪哇、满刺加、古里、苏门、天方、真腊、锡兰山诸国,收其所谓麒麟、福鹿、狮、虎、象、犀诸异兽,驼鸡、口编、墩铎、莺哥诸珍禽,金砂、珠香、翠贝、齿角与凡彼产所有、此蓄所无之奇货以人中国、以为苑囿之定、府库之蒇,器玩服饰之用,使远方之人亦得因是以修其敬于朝廷。然必冒风潮,涉险阻,阅数岁而后至。”

同时,与中国交往甚至成为中国朝贡国的国家范围也越来越大,《明史》记载:“自成祖以武定天下,欲威制万方,遣使四出招徕……又北穷沙漠,南极溟海,东西抵日出没之处,凡舟车可至者,无所不届。”东至日本,南至印度尼西亚群岛,西至东非的各国使者在当时都曾经来到中国,与明朝之间建立了相互交往的关系。

明朝海外使团

一直到明宣宗时期,明朝对外交往的脚步都没有停止,根据学者的统计,自洪武年间开始,直到正统年间,共计有694个使团来到中国。到了明宣宗时期,明朝在海外的威望达到了顶峰:

“伏睹皇明白太祖开业垂统,太宗、仁宗继宏,功德益远益隆。传至皇帝陛下,尤勤于任贤,急于劝职,以恢鸿图,以致环海内外,悉义悉和,旁洽百夷,遐荒莫不宾来易。所谓万国成宁,诚惟今日为然也。”

可以说,到了此时,虽然离明朝统治者所渴望建立的“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大同世界的理想仍有距离,但是确实是达到了“万邦来朝”的目标,明朝在海外的威望与其国力一道达到了顶峰,成为了当时东亚地区最为强大的国家。

《广志绎》

但是,这样繁荣的场面也终究有落幕的一天,而之所以落幕,则是因为这种交往所耗费的钱财实在太多。《广志绎》记载:“国初,府库充溢,三宝郑太监下西洋,赍银七百余万,费十载,尚剩百万余归。”

从此记载可以看出,郑和下西洋一次,需要花费六百万两的银子,这大概是明朝一年的财政收入。除此之外,在朝贡关系之中,明朝奉行的是“厚往薄来”的原则,各朝贡国虽然带来了当地的各种奇珍异宝,但明朝皇帝要赐给他们更多的奇珍异宝,以展现天朝上国的国力和国威,这样一来,几乎每一次有朝贡国来华,皇帝便都要做一次亏本的生意。

明朝海外来使

在明初国力强盛之时,这样的来往尚在明朝的承受范围之内,但是随着明中叶以后,北方的瓦剌、鞑靼等少数民族再一次兴起,不时袭扰明朝的北方边境,导致明朝需要在长城一线大量驻军,军费大幅度上升,财政支出入不敷出,自然只能逐步缩小甚至停止使团出外。

而对于经常来华朝贡的国家,明朝则只能采取限制使团人数、次数,以及在商品交换中单方面提高中国商品价格的做法。这样一来,愿意来华朝贡的国家也是越来越少,到了嘉靖年间,只有很少的国家还会派遣使团来华了,到了这时,明初建立起来的繁荣的朝贡体系基本上已经奔溃了。

航海地图

结语

明朝前期在以郑和下西洋为代表的一系列出使活动的推动下,在东亚地区建立起了一个以明朝为中心的繁荣的朝贡体系。但是,这样的体系是建立在高昂的金钱的代价之下的,体系是否能顺利运行,取决于明朝是否有足够的财力对其进行支撑。

因此,从另一方面来说,当时繁荣的朝贡体系实际上是明朝在以金钱进行支撑的,故而也就没有办法长久的、可持续的发展下去了。

参考资料:《明史》、《两溪文集》、《广志绎》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