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因素

 曾柒言 2020-08-09

据悉,在21世界中国疾病负担问题研讨会上,精神疾病已被列为疾病负担的第一位。精神分裂症就是其中一种常见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的精神类疾病,多发于青壮年,15~45岁较为常见,且病程多冗长,达数月至数十年,甚至持续终身。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约有1780万,尽管2/3的患者需住院治疗,但仅有一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获得治疗,约900万患者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可见形势十分严峻。

 三大原因诱发精神分裂症

 我院精神疾病诊疗专家指出,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1、生物学因素。即患者自身的因素,通常跟性格、个人的社会适应性等有关。调查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50%~60%在得病前具有某种特殊的个性特征,表现为孤僻、冲动、内向、多疑敏感、好想入非非等。

  2、心理学因素。即外界因素,一般认为生活事件可诱发精神分裂症,如失学、失恋、学习紧张、家庭纠纷、夫妻不和、意外事故等均对发病有一定影响。

 3、社会学因素。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如果患者在遇到一些突发事件时,家庭、社会能给予及时的关心和帮助,就有可能会阻止患者发病,反之则会加剧发病。

 另外,王主任还表示,由于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因此不能说其具有遗传性,但临床确实发现,患者家属的患病率比一般居民高得多,并且血缘关系越近,发病率越高。相关调查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成员中,精神病的患病率比一般居民高6.2倍。父母双方均患精神分裂症者,其子女患病率为35%~68%。

 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表现为妄想、幻觉、注意力不集中、倦怠乏力、情感淡漠、社交退缩、疑心重重、一反往日热情乐观的神情等。加之精神分裂症具有精神渐进性衰退的特点,发现得越晚,治疗起来就越困难,所以,一定要及时注意识别早期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尽早就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