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楚 水

 商洛古文化院 2020-08-09

作者:ZENMAX  王国伟(福凸)

编辑:王羿

类别:历史

古楚水,今南秦河

考古文物载:古楚水船的历史久远。

       

摘要:秦修驰道九条,秦楚大道(武关道)为其中的一条,不过《中国历史地图集》因疑惑未标注。今从新发现的少习武关,上雒治邑、按《水经注.丹水.凸释》楚水路径去探寻这迷失千年的秦驰“秦楚大道”(武关道),从楚河与秦人占领的“秦岭口”开始......这又要得罪很多人了,不过,这是历史。)

 关键词:秦驰道   秦楚大道  武关道  商於古道 

(节选词条)

   

       《探寻迷失的秦驰“秦楚大道”(武关道)游记》

(节选词条连载)

楚水,即今商州南秦河水。是秦汉前未有标注,但船型考古文物发现,此水行船历史悠久,河流量仅次于丹水的一条河流(五六十年代仍有船至商州城南门口。)。并在《水经注-丹水-凸释》及地方志有载注。水源出自今商州东岳庙上游鸡冠岭小东沟,流经今秦岭口、麻池河、杨斜镇北城子、南城子、土门庵、下赵源、贺嘴头前于丹水交汇,全长约八十里。  

楚水,是春秋战国秦楚晋(郦道远认为战国之后为魏国)分界于北城子前、楚山、秦岭(秦岭根、秦岭村、秦岭口)的一条古水。

水从楚地流进晋上雒与雒水(秦更名为丹水)汇合,楚水旁(南侧)的山统称“楚山”,是因春秋战国山南属楚辖酆邑之故,而并非诸学者认为上雒之地是“楚起源”之说。更并非楚水灌今州城(上洛新城),因州城前的流经不是楚水。

楚水之源,解注了秦楚晋春秋战国、所谓“秦岭”与楚河分界,及西周向丰镐王室朝贡路径、及秦楚大道之谜。

【水经注丹原文】

“《竹书纪年》,晋烈公三年,楚人伐我南鄙,至于上洛。楚水注之,水源出上洛县西南楚山。昔四皓隐于楚山,即此山也。”

【译】

《竹书纪年》载:“晋烈公三年(公元前413年),楚人伐我南鄙,至于上洛。”  楚人用楚(辖地所命名的)水攻我城邑。水源即出上洛县西南的楚山。《史记·留侯世家》所载的四皓隐于楚山,即此山。

【注】

zenmax福凸按:

此水经上洛的描述为战国《山海经》洛间上洛。亦有广义洛间包含上雒。但治邑在上雒。楚水之源,在春秋战国楚辖地“丰(酆)邑”(今山阳),包括今商州南城子、北城子之外以南地域。是《左传》司马起“丰”楚辖地所指区域。

而楚水注之:指用楚水灌攻土城邑。此处唯今杨峪河南城子北城子。


     

            爨书    王国伟  作 品                                          2020.4.20于广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