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村里的古井 || 杨鞘玲

 作家平台 2020-08-11

 

每次回到家里,我总爱到村子里逛一圈,先是从自家门口走一段路往前向左走过一座二米长的麻石桥,又往前走就是村里的大祠堂,也是奶奶的家,如果遇上奶奶没有关上木门,我一定会进去坐坐,跟奶奶打声招呼闲聊几句,最喜欢的是还能看看爷爷生前种的花草树木。

       从奶奶的前门穿过后门再经过一个祠堂,一口百年古井赫然在目,庄重沉静,每次我总爱在这里驻足停留一会儿,或摸摸井的沿边,或望着井水照照自己,或看看井碑,或听听婶婶们的闲聊声洗莱声,有些清闲有些自在有些舒服。

        记得刚到先生家里的头几年,家里是要挑水的,不过这可难不倒我,这之前我在娘家也是挑的,不过的是,新房子的家离担水有些远,因为我本身瘦小,中间总要停留一下才能挑到家,如果遇上过年,这井里的水一定是空的,总是流不及,这不在外面打拼的游子们回家用水就多了吗,深夜十二点我还曾和先生在老井等过几次水,再后来家里安上了自来水,就再也不用担了。

        再后来,几乎每家每户都安上了自来水,有意思的是,村里人还是喜欢到这古井打水,或喝或煮饭,比较近的还天天在那洗衣服洗菜,经常时候还能碰上外村的人来打水,摩托车后面绑着五十斤的白色加盖大桶,想来恋上古井的感情自然不用多说。

       古井的水冬暖夏凉,冬天冒着氤氲雾气,仿佛是仙气,手触摸沾着仙气的水,一股暖流流遍全身,在这个冷冷的冬天连洗菜洗衣服都变得是那么有意思,夏天井里的水又变成冰凉冰凉的,若是你满身热气经过此,一阵清凉准能让你热气速减一半,然后再悠悠地喝上二口,一股甘甜直奔心田,准能让你体验到人间最舒服的美妙,一个字“棒”极了。

       古井很老,斑驳的碑记上面最后重修的字样提醒着它远久的年代,碑记旁边长苔的青砖显示它的苍桑;古井井口很宽很浅,用一个小水桶就可以把水提上来且毫不费力;古井很朴素,外围是用几块大麻石条拼接而成,很圆很圆,实在是佩服我们的祖先在当时没有任何工具和机器的情况下怎么弄好的,他们的智慧留给我们总是那么丰富。

       古井也要清洗的,毎隔三五个月定要叫人清洗一番,要不浑浊长青苔,清洗过后的老井流出的甘泉更加清澈,如同刚刚沐浴的少女,令人迷恋,令人陶醉。

       古井里故事多,若是逢上清晨或傍晚,井旁边洗衣服洗菜的阿婶们总能让你一饱耳福,比如谁家的孩子考上了大学、比如谁家的牛养仔、比如谁家种的莱好、比如谁家的柚子又丰收、比如谁家的媳妇好看懂事、比如谁又不孝对父母不好......仔细听听还能听到悄悄话,谁和谁又好上了,阿婶们低头喃喃私语说些什么,还不望偷偷看上你一眼,那样子好像怕你听到又好像想让你知道,人间故事就如古井的涓涓流水源源不断。

        古井就这样每天早晚听着村里的人带回来的故事,古井爱听,人们也愿意说,如果你也有心事,不妨可以向它诉说,古井一定会替你保守秘密。

        古井很老,古井还是那口古井,古井还会一天天老去,而它的温暖、清澈、包容、奉献、坚定却一直从未改变,它滋养着一代又一代这里的人。

        作者简介:杨鞘玲,生于广东梅州大埔,喜爱文字,闲暇写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