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诗:国画

 小诗余味 2020-08-12
点击上方蓝字“写作点亮生活”关注我们!


小诗:国画


文/张利红


摊开宣纸
摊开了无限


笔尖轻点
把山水拉近又拉远


一缕风
吹回了千年以前


一朵梅
绽开了冰心一片


灵魂住进水墨
随狼毫
在丑石上听泉



理论拓展:让笔飞



王维《辛夷坞》诗写道: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在幽深的山林中,泉水淙淙流淌,溪涧边芙蓉花自在地开放,没有人知道她什么时候开,什么时候落,这是一片寂静幽深的世界。
又如王维《栾家濑》:“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
在飒飒的秋雨之中,白鹭自在上下。
诗人写的是自己的感觉。
如果我们把它当做“山水诗”,或者“写景诗”,那么可以说这样的诗了无足观。
描写是这样的简单,内容是这样的单调,单调到只用一句话就能概括它的内容:山间有一些芙蓉花开了,又落了;秋雨中有一只白鹭飞来。
这样的诗会有什么魅力?这样的诗还算诗吗?
其实,王维的诗与他的前辈也无法相比,如山水田园诗代表人物之一谢灵运的《登永嘉绿嶂山诗》:
裹粮杖轻策,怀迟上幽室。
行源径转远,距陆情未毕。
澹潋结寒姿,团栾润霜质。
涧委水屡迷,林迥岩逾密。
眷西谓初月,顾东疑落日。
践夕奄昏曙,蔽翳皆周悉。
蛊上贵不事,履二美贞吉。
幽人常坦步,高尚邈难匹。
颐阿竟何端,寂寂寄抱一。
恬如既已交,缮性自此出。
然而,奇怪的是,王维这些看起来内容单调的“小诗”,并不因为“小”而受到人们的漠视,而且千古传诵,倒是谢灵运的写景诗很少有人提及。
王维的小诗自有其独特的魅力。
王维的类似小诗还有很多,如著名的《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等。
中国诗歌史上,像这样的作品也很多,如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王安石的《若耶溪》(“若耶溪上踏莓苔,兴尽张帆载酒回。汀草岸花浑不见,青山无数逐人来”),等等。
其实,这些小诗根本就不是“山水诗”、“写景诗”,它的主旨根本不是描写外在的景物。在这里,没有外在的“物”,没有被观的“景”,没有观照的主体,没有被观的对象,在诗人当下的体验中,人与世界共成一“天”,共同形成一个生命宇宙。
这个世界,中国美学将其称为“境”。
王维这些小诗绝不是偶然的表现,它反映了中国美学观念将要发生重要变化的征兆。
晚唐五代以后,不是“情”的直接抒发,也不是“景”的具体描绘,而是“境”的创造,成为中国艺术的主流观念。
王维在道禅哲学影响下,通过他的独特的诗和画,为这一美学风气的转变注入了活力。

自中唐以来,中国绘画的发展不仅是水墨画异军突起,更重要的是,境界的创造一跃成为绘画艺术追逐的对象。
好的画家作画,不是画外在之景,而是画一片心灵体验的境界。
来源:
书名:美学十五讲(第二版)(名家通识讲座书系)
作者:凌继尧



声明:
本公众号所发的小诗,均不影响在其它公众号里原创发布。
因为小诗字数少,和其它文字再组合后,就又能原创发布了。
因小诗字数少,不足300字,所以配上“摘抄”,才能声明原创。不过,摘抄的内容均为干货,值得一览哟。



张利红:海东青·诗僧现代诗讲学班学员,喜欢把爱与美与悟写进文字,化成诗行。尤其喜欢微诗,一粒沙里雕世界。
微信号:13937305746
昵称:若水诗心
公众号:写作点亮生活



更多
详情
敬请
关注
欢迎留言,转发,分享,关注!
投稿微信:13937305746,或直接投到公众号里。


点一下在看再走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