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福海散文||神说鬼话“看阴地”

 乡土文学微刊 2020-08-12

黄福海,网名雷老五、秦巴汉水等,现为《史飞翔工作室》首批签约作家。自年轻时就酷爱文字游戏,曾搞过多年的新闻通讯写作,也曾在地市级报刊上发表些豆腐块儿。后缀笔多年,现已步入知天命之年又“贼”心不死,总想梅开二度,于是乎,重新操戈,廉颇老矣,不知尚能饭否?

神说鬼话“看阴地”

       阴地,即阴宅,乃芸芸众生百年谢世后,最终的归宿。能看阴地的人,自然被各地称为阴人或阴差,而在陕南的大巴山地区,此类“高深莫测”之人,则被虔诚的山民赋予了最高礼遇,他们常常怀着敬畏的心情和神色,称呼其为“阴阳先生”,足见游曳民间诸如“看阴地”之类术士的不凡地位。

        数千年以来,自有人类文明历史,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就是:阴地切乎风水、牵涉根脉,且与家族兴旺、子孙繁衍、世代隆盛诸多方面,有着无比重要和息息悠关的联系。何谓风水?即指宅基地、坟地等的地理形势,如地脉、山水的方向等,迷信认为风水好坏可以影响家族、子孙的盛衰吉凶。择风水、选墓地,心理上贪图个龙脉安葬,原则上讲究个寻穴和立向,此为其玄机与精华所在:一、龙真穴真、龙正穴正;二、藏风纳水、山水有情;三、二龙交会、明堂亮穴;四、龙水匹配、天人合一。又因其墓地风水的测定和掌控是很复杂的,须得有相当经验和水平的风水师即阴阳先生,于微细处对山势、地理及走向进行实地勘察推断。活动于大巴山地区阴阳先生们的画像,留在脑海里的通常印象中,首先并非走乡串巷、手执经幡的江湖游神,他们凭籍着三寸不烂之舌,煽乎着云山雾罩之言,惯使着测字、看手相、改运的晃子,施展些丹药蛊术之类的手段行骗,弄些散碎银子养家糊口,亦属轻车熟路、司空见惯;其次并非街边席地而坐、随意摆摊设点的算命先生,他们趷蹴在街头巷尾,悠闲地架着一副溜圆的或明或黑、或琉璃或矿石的蛤蟆镜,装模作样的在给路人指点着“迷津”,利用着抽签、打卦、相五形等等混饭家什,再兼捎带些拔牙、取痣之类的勾当忽悠,赚点零碎钱花消缱度日,亦算手到擒来、老生常谈。因而真正意义上的阴阳先生,应该是正儿八经名符其实的开天眼、穿地府的圣贤,懂得些五行命理、阴阳八卦,为人推算吉凶祸福、生老病死等等,可谓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的饱学之士。他们怀揣着罗盘,走东山逛西山,形态一向悠然自得,或神色气宇轩昂,或步履仙风道骨,法事过程淡定神闲,或口中念念有词,或比划煞有介事,仿佛总是给人感觉与易经八卦,存在着某些方面不可避免的、必然的联系。罗盘,又叫罗经仪,主要由位于盘中央的磁针和一系列同心圆圈组成,每一个圆圈都代表着中国古人对于宇宙大系统中某一个层次信息的理解。是阴人专用于风水探测的器皿,亦是家族宗派常用卜卦操作工具。在指南针发明以前,地平方位不可能划分得那么仔细,因此只能用北、东北、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八个大方位来描述方向和方位。风水术上用八卦来表示:坎卦代表北方,艮卦代表东北方,震卦代表东方,巽卦代表东南方,离卦代表南方,坤卦代表西南方,兑卦代表西方,乾卦代表西北方。

        也许是早先年大巴山区乡间闭塞,尚没有出现探风水看阴地这类行当,或许是贫苦的先民们迫于囊中羞涩,因之拜请不起可以求神占卜的阴阳先生,相传普遍流行于民间的有“撞阴地”之说。大凡一般的人户罹遇白事,家中过世了老者或长辈,当众多的孝子贤孙或真情流露、哀恸欲绝地哭得呼天呛地,或惺惺作态、假模假样一把鼻涕一把眼泪数数答答的时候,一场颇具原始古朴、听天由命的“撞阴地”之旅也就即将起程。“背架子”,一种人力运输工具此刻粉墨登场了,它是一种厚重沧桑、背驮肩扛时代的必然产物,由两根等距的木质支架构成,呈弧形,凸起的一面驮货,凹进去的一面紧贴负重之人的脊梁,且须与“丁”字形赖以换气歇脚的支撑杆“打杵子”配合使用。早先年的巴人下湖北、过四川,常年累月靠它来驮运出去本土特产——茶叶,以期换回煤油、食盐、布匹、粮食等等生活必需品。在当地流行着一句古老的俚语叫做“背架子背老爷——背靠背”,形象的描绘了这种工具使用时的生动写照,通常是对两人关系不睦或某两类相对事物和客观现象的一种总结、一种形容、一种表述。将遗体装殓齐备,世者容颜朝上结结实实捆绑于背架子的弧面,往往先由孝子中的老大即长孝子,背起自己那故显考或故显妣一百多斤重的遗体,绕后山出发,遍山架岭地疯跑,不辞千辛万苦,为的是能的能找到一块可以让后辈子孙发迹的风水宝地。两根结实但不失纤弱的背系,乃一根根菲薄的竹骨篾条编织而成,非常坚韧与绵软,深深地嵌入孝子那虔诚而悲伤的肉肩。大孝子累倒了,由二孝子接过背架子继续背,二孝子累倒了,再由三孝子接着背……总之,生生不息,似这种特别的送丧过程不能间断。虽不至于捱到海枯石烂、滴水穿石的那一刻才罢休,但也要等到背系被榨烂、被挣断的时候才算完。于是,人们谨遵“天意”,认为背系断掉的地方乃为天作之合的好阴地,就此挖坑掏土、装棺下葬。如遇厚土之地,即大吉大利、颇走运气,倘若碰一处荒蛮石粱、绝壁千仞,那就只能暗自嗟叹连连、叫苦不迭,怪主人家流年太背、自认倒霉。末了,的确在坚若磐石上掘墓不现实,也只能就近找来一些枯枝乱石,在光秃秃的石梁上垒起一座坟头,草草地将先人下葬。当然,久而久之,一方面人们对这种近乎愚昧的择阴地方式,感觉劳命伤财、荒诞不经;另一方面,确有投机取巧、贪生怕死的奸佞狡诈之徒,忘了自己的带孝之身,怕苦怕累更怕皮肉之“刑”,为了少负重跑路,肆意在背系上做手脚,像征性地寻得所谓的“阴地”,然后将亡人入土为安、打发了事,失去了神圣的勘验未来、决定兴衰的意义,至于有无败着风水如何,这就不是他们所要真正关心和揣摩的问题了。于是乎,让阴阳先生帮忙看风水、选阴地,便早晚成了顺理成章的法事,因为省时、省事少劳神,且颇具权威性、准确性、严肃性。

        随着形形色色阴阳先生的身影,越来越多的呈现于浓淡不同的殡葬场合,宛如八仙过海,各自尽情地施展着他们的神通和手段。自然,曾经风行于大巴山民间“撞阴地”这一古老丧俗和现象,早已慢慢的走向消失和绝迹,如今也只能从一些传说与杜撰的故事中,去体会当初那种神秘场合的此情彼景。现实里的阴阳先生,倚仗一柄罗盘行走天涯,频繁地活动于生活中的各种舞台,大多不乏神神叨叨之辈,他们或神秘兮兮,抑或絮絮叨叨,极尽口若悬河之能事,更增添了人们的信任度、佩服感,甚而恭敬视之,最后便顺理成章的奉为神明了。话说九曲十八拐的盘厢河流域,每每能见到一位张姓老汉的阴阳先生,活跃地游走在去给主家看阴地的路上。矍铄的张老汉虽年事已高,仍耳聪目明、身轻体健,而且看阴地的本领在这一带很有名气。凡是经他察看、确定并最终下葬的阴地,其家庭及后裔均事业昌盛、繁衍发达。因此,远近慕名而来求助和拜访者络绎不绝,住所门庭若市,操控风水的营生做得风生水起、驾轻就熟,也积攒了些家财和人脉。然而,张老汉的家事却并不怎么样,早已成年、分门立户的三个儿子,打小都生养得好逸恶劳、贪图享乐,他们整天琢磨的不是如何自强奋斗、吃苦耐劳,从而继承老爷子的衣钵,而是琢磨的是咋样轻轻松松地不劳而获、坐享其成。他们看到那些因父亲指点阴地而改运,从此事业有成、财源茂盛的人们独享风光,羡慕嫉妒恨的同时,心生邪念,很想知道身为阴阳先生的父亲,百年之后是如何为自己选定阴地的。于是弟兄仨成天正事不干,围着老爷子寸步不离,唆使和撺掇张老汉说出自己的阴地所在。万般无奈之下,被死缠乱蹭不过,张老汉只得神秘兮兮、小心翼翼叮嘱仨兄弟道:“千万不要对外人讲,我日后若百年归世,你们把我葬在一石崖下。下葬之前要大喊三声石门石门快快开,张家老汉要进来。如果石崖裂开一条缝,便赶快将我的肉身抬起丢进石缝就行了,你们以及后代子孙都将沐浴恩泽,享尽荣华富贵。”哪知仨兄弟闻讯后,一方面窃喜世上还真有如此神话般的美事,另一方面又半信半疑,继而“快心婆娘没得裤子穿”。避过张老汉的耳目,来到那座石崖下,念动咒语很想试一试父亲所交代事项的真假:石门石门快快开,张家老汉要进来!只听话音刚落,轰隆一声,但看石崖慢慢裂开了一条很宽的缝,瞅进去黑黝黝的,阴风飒飒、深不见底。弟兄们且觉得好玩,随便抓了一捆稻草丢了进去,接着石门又轰隆一下关上了,一点也看不出刚刚裂开过的罅隙。张老汉知晓后,气得捶胸顿足,指着他的后人悲愤地破口大骂:你们这些个败家玩意儿,咱老张家的气数算是快到头了!不久,张老汉连恨带呕被气死后,由于原来选定好的阴地业已失灵,就只好随便下葬了一个地方。果不其然,过后的几年里,灾难和霉运接二连三的降临到张家的亲人头上,先是老大身体得了绝症,到处求医问药无效,即将不久于人世;后来老二上山砍柴时不慎跌下悬崖,虽勉强捡回一条性命,却也是半身不遂;接着老三不务正业,好与人打架斗欧惹上人命官司,迅即被衙门拘捕羁押在大牢,随时都有可能被送往菜市口,等待秋后问斩。

        不言而喻,选择一块儿好的“阴地”,不啻于寻求一方风水宝地。一方面它确实迎合了人们藉以改变命运、企图一夜暴富的神话般传说的需要,另一方面也给予了那些个不肖子孙籍以大举造事敛财、实则却虚头巴脑演绎着“薄养厚葬”的理由。这里面不乏有陈规陋习在作祟,不乏有虚情假意的利害关系在冲突,更不乏有口口声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假孝廉,顶数此等伪君子着实令人讨嫌:亲人在时子却不在,他在哪儿?在外嫖赌逍遥快活呗!结果亲人是“默默无语望眼穿,老泪纵横到腮边”。起居无人搀扶,生活无人照料,生病无人送医,温饱无人问津,甚至于在某些地方有些老人连一日三餐都了无着落,上演着一场又一场“墙头记”、“街边记”、“月份记”等等诸如此类永不谢幕的人间悲剧……一旦老人溘然长逝,平时见不着的或从来也没露过面的“孝子贤孙”们,纷纷从各个阴暗角落里跳了出来,他们借口择阴地、办丧事、做法事,巨敛份子钱、大发亡人财。尤其是在办丧事上,别看平时老人在时,舍不得给老人吃、给老人穿,更不可能朝夕相处地陪伴老人共度天伦之乐,到了此刻却舍得大把的花钱,正所谓薄养厚葬,糜费周张、大办夜场,花样繁多的搞什么做轮回、做道场、做超度,还有烧灵屋、唱夜歌、奠丧酒,活人做给死人看,到头来哄死人啊!更可气可恼可恨的是,一些道貌岸然且稍有点墨水的伪君子,还趁着年时八节,总喜欢时不时的假惺惺地发一些不痛不痒的八卦文字,什么“忆先祖”、“忆父母”、“子欲养而亲不待”之类酸溜溜的吐槽,看似痛彻心扉,实则欲盖弥彰。试问,你个不忠不孝、不仁不义、无信无诚、无礼无节的败家玩意儿,早干嘛去了?

        现如今为了节约土地,随着城乡殡葬制度改革的推进,大巴山地区差不多亦同样与时俱进,少数地方土葬改火葬,大多数地方实行了公墓化管理。当一匣匣骨灰盒被码放于中草药橱柜般的方格簇里,或一具具棺木被整齐划一地安葬在一排排园林般的公墓里,你还会想到“风水”两个字吗,你还会因是否寻摸不到好的“阴地”而耿耿于怀、憋屈较劲吗?所以,当下看阴地这一行业伴随社会的进步,势必走向末落与消亡,而阴阳先生这一角色也将逐渐无人问津,自然门前冷落鞍马稀,最终肯定会落得个偃旗息鼓、改换门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