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艳霞散文||看 戏

 乡土文学微刊 2020-08-12

作者简介

杨艳霞,陇南西和人,喜欢写一些回忆故乡类的文章,主张写作是本人生命体验的真实的流露,力求自然的美。

看    戏

(一)


      从朋友口中得知,老家开始唱戏了。
      也许,每个人的生命成长历程总和几个关键词语相连,放下时,内心靜如春水,一旦提起,却犹如万马奔腾,许久不能平息。
       因为,它们早已成了你生命的组成,成了无法忘却的回忆!
       今天我想说的一个词语便是“唱戏”。
       跟我年龄相仿,在农村长大的孩子定是知道这一农村习俗的。当你看到这样的字眼儿,是否能让你想到与之关连的些许人,或是事。看戏,那是十多年前的事了,而儿时看戏的情形依然历历在目!


(二)


       唱戏,是农村的一件“圣事”,负责人从初一开始收戏钱,挨家挨户,村子里生活再不济的人家也要交,收的钱是给“神”唱戏用的,神可保佑着一方安泰,这便是农家人的信仰。
       那时的我们还小,不知道唱戏意味着什么,一年一度,如同四季的轮回,时间到了,开始唱戏了!
        吃过晚饭,整个村子热闹了起来,大人带着小孩儿三三两两往戏场赶去,如同去赴一场盛大的约会。到了戏场,老人带着凳子坐在戏台前,谈论着今晚要唱的“戏目”,这时总会有一两个老头儿在给大伙儿讲着戏中的故事,说的头头是道。他们中的很多人不识字,没读过剧本,有限的故事或许只是从戏文中听来的,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世间每一个事物都蕴含着一定道理,认真审视时,它早已成了你不可或缺的部分,讲戏文中的故事,又何尝不是在述说自己的过往。
       小孩子早已占据高地,在戏场院的半截矮墙上敦着或是坐着。那半截矮墙,平时看着颤颤巍巍,路过时总担心下一刻,或是明天的某一刻就要倒塌,可第二天醒来经过那里,发现太阳又照到了半截矮墙上,每天如此,你也就不会太在意。你担心的事情好像从来不会发生,它总是会在那里。
        唱戏时,矮墙也会显得格外神气,小孩子站在上面喧闹、走来走去,似乎它也一同站成了永恒。没有站到墙上的伙伴有的骑在树上,有的鼓着劲往人群里钻去。听见大人叫好,也连连附和,戏里唱的内容一概不知,戏外,他们与戏,与村庄早已融为了一体,不分你我。
       看着戏台上戏子的装扮,总想自己要是能变成戏中的人物该多好。戏院外,有几个伙伴已开始假扮开了。
       戏里戏外,几多悲欢,都是说不尽的故事。
       直到散场,才意犹未尽地离开,踩着月光,一高一低。

 (三)
        

        已有十多年没看过戏了,十年的生命历程,很长,但又很短,让你来不及忘掉一些经历!有人来,有人去,来去之间自然多了些许牵念吧!
                             

 记于2018年4月11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