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士宏:先生授我以鱼 又授以渔 ——记兰州大学赵俪生教授

 乡土文学微刊 2020-08-12

乡土文学微刊

杨士宏(卓逊道尔吉)藏族,西北民族大学教授,藏学专家。1982年1月毕业于西北民族大学藏语言文学专业,并留校在民研所从事藏学研究。1994年10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先生授我以鱼 又授以渔

——记兰州大学赵俪生教授

我于2017年5月退休,想起从小学到初高中,再到大学学习、工作几十年,期间遇到了不少良师益友,对我在工作、学习中启发良多,受益匪浅。如今,我也已到退休之年,反过头来想,自己像赵先生那样给了学生什么?学生有影响吗?

1987年,我到兰州大学历史系助教进修班学习,有幸聆听和分享著名历史学、中国土地制度史研究专家赵俪生先生的授课风采。学院的课程安排是《中国土地制度史研究》,但先生为我们首开《中国传统文化》专题讲座。

9月3日早上一二节是开班的第一堂课,记得先生课前的开场白是:

1.党中央召开两个文明一起抓会议,当前所谓的精神文明跟我国千百年的文明是割不断的。传统文明中那些是我们应提起和抛弃的,用怎样的办法。

2.近年来国内掀起了很强烈的文化热,跟着浪潮学习比没有浪潮收获要大。最近据悉在国内有三次讨论文化的会成班。

(1)杭州会议提出“五﹒四”运动原是文化革命,后来被“武化革命”代替,相反忽略了文化和民族,反封建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封建借尸还魂,还会钻进革命的阵营。

(2)武汉七月份中青年史学会,谈到发展马克思主义要“正本清源”。

总之,政治气息浓厚,学术气氛不太浓厚。所以,我们的课想从学术上多探讨些问题。

3.三四十年代,在历史学的范围内,把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框框限的太死了,在马克思的著作中很少用决定,而用“约制”,到斯达林时则多用“决定”。这些年来把“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问题执行的太绝对了,而把意识形态的反作用忽视了。因此,我们的课对过去的偏向是一种弥补和修正。

可见先生正确的政治判断和学术担当。听了先生的开场白,这才明白改变课程内容的原因。

赵先生出生在儒家文化的发祥地,幼年时因家庭变故,从老家到青岛,完成高中学业。考入北大后,曾参加“一二九”学生运动,因抗战爆发投笔从戎,加入抗日游击队,后从延安辗转到西安投亲靠友,谋到一份乡下中等专业技校的教学工作,又到河南郑州。新中国成立后曾在山东、吉林、北京、兰州从事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先生一生颠沛流离,命运多舛,但山东汉子不屈不挠的精神使得他具有很强的抗打击能力。先生身材伟岸,性格豪爽率真,语言表达风趣而有磁性,海量的知识信息,吸引了很多旁听生,使教室经常爆满,而我们班只有12人。他讲课不带讲义,只拿几张事先准备好的卡片,说古论今,语言凝练,逻辑性很强,分享他的讲课,轻松愉快,既是一餐知识盛宴,又是一种艺术享受。先生讲课不拘泥他者的观点,有吸收,有批判,有发展;语言犀利,视野宽广,学贯古今中西,胸怀博大。

当授课转入传统文化时,先生用卡西尔“人是符号的动物”的概念,说:“符号拿中国话讲,就是金、木、水、火、土等。有一个比较合理的看法:‘人能创造符号,用符号造文化’,我认为:人是创造文化的动物”。

至于,文明和文化的区别,先生介绍了多家之观点,而我最看重,最认同,记忆不忘,多次向学生传授的是先生的“文明和文化有纵横之分。上下五千年叫文明,纵横三万里叫文化”的观点。

文化指人们世代相传的生活方式。其中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积累。它跟生产方式,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结合“所强调的生产方式不一样,在文化史中我们着重讲生活方式。而且,文化有其产生的自然和社会环境。

在讲到中国文化特点时,用司马迁语:“仰观天文,俯察地理,究天人之际”,引出中国人讲究“天人合一”,文化具有“闭合型”特点。把自然和人的界线合一,而西欧文化是“解析型”的。中国文化重视传统的、群体的,个人的修养,伦理道德带有血缘关系,与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相联系,进而上升到原始的、宗教的、哲学的神秘主义。神秘主义又分:理智与情感;理性思维与形象思维。另外,还存在一个“跨度”的问题。   

并提出不同时代社会发展的动力,与哲学思辨能力之提高关系密切。思辩能够引导人们,并动脑筋对如下一些是事而非的问题进行辨析。

1.现象和本体,2.本体和主体,3.现象和本体假象,4.一般和个别,5.普遍和特殊,6.整体和局部,7.统一和差别;8.独立和依存,9.绝对和相对。

又从哲学思辨引申出中国综合文化的最结集和源头《周易》的话题。

讲《周易》,必先讲我们的祖先上观天文,俯察地理,用积极的态度认识“大宙天”—客观—“外在”的探索精神。

古人首先看到的是天地人三者的关系。如昼夜、黑白、上下、阴晴,男女等,进而产生了相对概念。易有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从阴阳互动,到宇宙生成,并通过自然界的八种事项—八卦的演绎,上升到理性地数理层面,用八分之一或十六分之一、二十四分之一……六十四分之一的概率,来探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乃至事物发展的规律。到了秦汉时期,人们通过观察天文在科学上懂了很多东西。

先生告诉我们,像周易八卦,是人们在科学技术不发达,且很困难的自然环境下产生的一种神秘主义。说古人很迷信,也一定。

迷信的特点是有框架的,不零碎。框架源于“五行”说,而且这个架子越造越大越高。

五行:“木”“火”“土”“金”“水”,指宇宙的五种元素,希腊古哲学家也有这样的安排。有人说“五行”是五种势力的表现形式,是互动的。到了秦汉就有了相生相克之说。

五行,首先涉及星相,木星、火星、土星、金星、水星……除星相之外,还观察颜色,即光。“五行”学说促进了天文历算(昼夜二十四时、一年四季、二十四节气、十二属相、天干地支)、数学(勾股定理)医学科学的发展。两汉时期,迷信与科学并存。

在“五行”这个基本框架上,又可搭配很多东西:

其中,四相统帅四个星群,每个星群管七个星座,即二十八宿。由此可看出秦汉时期的文化框架,有些是科学的,有些是硬奏上去的。但可以看得出,这个框架是很大的。如物候、节令:

接着把与之相干,甚至不相干上的因素拼凑起来,如 “五德说”。

伏羲:东方青帝,木德之身;神农:南方炎帝(赤帝),火德之身;轩辕:中央皇帝,土德之身;少昊:西方白帝,金德之身;颛顼:北方玄帝,水德之身(黑帝)。秦,始皇出,秦: 土德,尚黄色;……等等。

到了两汉,在迷信和科学伴生、共存的同时,人们把目光开始转向人与社会这个“小宙天”—主观— “内在”的精神维度。

在儒家学说中,孟子继承了孔子,高度赞扬孔子,把孔子的思辨成果加以发展、提高、扩大。把“仁”—全展开,从“仁”又加上了“义”—“四端”(恻隐之心,善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归结为仁、义、礼、智。到两汉,出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又加上了“信”。

“五行”可以与五种道德等搭配:

五行: 木   火   土   金    水

五脏: 肝   心   脾   肺    肾

五德: 仁   礼   信   义    智

四象:青龙  朱雀     白虎  玄武   

宫门:东门  南门     西门  北门

布阵: 左翼  前锋     右翼   后卫

从中可以看出古人的思维不是基于“认识,”而是基于“信仰”。“认识”不带神秘主义,“信仰”带有神秘主义。“认识”只是被人们理解了的东西,“信仰”里除“认识”之外,还有神秘主义。

另外,古人还在“信仰”的基础上,再从社会的群体意识意向个体的精神家园——修养层面跨越,集儒、释、道及魏晋玄学、宋明理学,构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哲学框架。

先生认为,在我们的现实与历史上有原始、宗教、哲学三方面的神秘主义。其中,哲学中的神秘主义如:

1.儒道:(1)“心斋”“坐忘”。

仁—礼

(2)仁—内,义—外。

        “良知”(原始知感),“良能”(本能);

“心”,“存心”。

“至乐”“至美”“至人”

“心”恻隐之心,导致“仁”;

善恶之心,导致“义”;

恭敬之心,导致“礼”;

是非之心,导致“智”;

2.玄学:     无极、太极、太虚、天理、心;

“无”又讲“有”,“有”出于无;

“无”不能生“有”,“有”来自“独化”;

动而无静,静而无动,非不动不静。

3.佛家:    非三而三,三而不三,不二而二,二而不二。

孔子的仁—礼,老荘的内—外,主观—客观。

儒—(有)—道—(无)—佛—( 空)

4.理学:    气— 心,天理—良心

良知,格物致知。

 “知” “行”

“知行合一”;

“太极”—阴阳—动静

—“循环观”,阴阳无始,动静无端。

“道德”—天理。

先生通过“上下五千年,纵横三万里”“文明”与“文化”的时空关系,为我们构建出宏伟的“传统文化框架”。当然,这个文化框是以儒家文化为主干的,但它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很大的“文化”平台。通过这个文化框架,使我找到或认识了寻找中华民族文化共同基因的路径,有了对民族文化的自观与思考。因此,想转换一种角度,解读汉藏文化关系,探究汉藏文化的源流;通过汉藏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文化嵌入”、“同源异构”现象,建构汉藏传统文化框架范式,给先生交一份不成熟的作业,但不是文化攀附。目的是为促进各民族文化和谐、文化认同、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尽点普通知识分子的良知。

“汉藏同源”研究最早出于语言研究,目前仍以语言研究为主。在其他学科的研究方面,虽然在“汉藏同源”的论证上也提出了大量的证据,但还不足以确证。此外,在汉藏文化比较研究的活动中,大部分学者也试图找到汉藏文化“同源”的证据,但忽视了对文化现象中“异构”的识别分析,且对各种“同源”现象的分析不成系统。而且,多数研究则以汉藏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或后期的民族关系为中心,忽略了两个民族的先民在远古时期或古代的内在联系及文化基因。

此外,随着现代文明对传统文化带来的消减,关注文化认同是研究传统文化所要思考的问题。文化认同与族群相关,也与国家政治生活相关。

汉藏文化基因与文化框架建构:

分布空间:东     南      中     西      北

族    群:  夷     蛮               羌      狄

 雍   仲:“卍”1

两   仪:

太阳    太阴               少阴      少阳

数   理:  七      八                六        九

五    行:木        火        土       金         水

藏    文:rlung     me    sa།     lcags      ཆུ།

五    色: 青       赤       黄        白        黑

藏    文:snɡo/bo   dmar/bo   ser/bo    dkar/ro  naɡ/bo   

五    音: 角     徵    宫    商   羽

藏    文:lhonglhong tak tak     krak krak  krok krok  yiau yiau   

译    音:咙咙     嗒嗒     砸砸        啅啅   依乌依乌

四    象:青龙      朱雀           白虎    玄武

藏    文:vbrug (龙)khyuɡ/chen(鹏) staɡ (虎)seɡ/ɡe狮)

四    季: 春       夏                秋        冬

五    德: 仁       礼       信        义        智

五    识: 眼       耳       鼻        舌        身

天    干:

地支:

“五行”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源头,是中华民族先民初识宇宙万物以及天文学的发端与创造,也影响了藏汉文化主体框架的搭配与形成。藏族的“五行”文化受汉文化影响深刻。如以麦熟为岁首,以十二属相纪年、纪月、纪日。纪日时每个属相为两个时辰,并以虎为首。“五行”又分为五个时段,总共十段,以十干为名。记日时从日落“酉”时后的“戌”时—“丑”时之间的四个时辰,统称为“天损”,其余则以东方白、太阳升、晨初、晨末、中午、前下午、后下午日入来区分。每个时辰以两时计算,共十六小时,加上“天损”四个时辰,八小时,总计二十四小时为一昼夜,构成了时空关系。在此基础上配十二地支,戊亥—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五色、五方、四相、五音等,演化出藏汉文化框架的基本态势。

“五行”又是仁、礼、信、义、智五种传统道德的根源,佛教文化传入中土后,与之对应的有:眼、耳、鼻、舌、身五识,即色、声、香、味、触五种感性触觉等。当佛教文化注入藏族传统文化之后,使汉藏文化的结合,框架的搭配更具特色,更加精致。藏传佛教的时轮与道教文化的核心阴阳巧妙结合,太极嵌于时轮,二者处于一个同心圆的循环动态之中。

另外,王尧先生在《河图·洛书在西藏》一文中,以西藏人经常佩带的护身铜镜图案及藏历图上画面来探索“河图·洛书”以及五行、阴阳、八卦等哲学思想在西藏的影响时讲到:在“护身铜镜”和“藏历图”中心场有一“三三幻方”(magic Square),藏语称为“九宫”(pho-brang dgu gling),或又根据苯教说称为“九宫”(Sme-ba-dgu),在正方形的九格内填以藏式字码1-9,而这九个字码代表了方位、五行、颜色等等。

先生指出,图中方位与现行号位相反,是上南、下北、左东、右西。

4

9

2

3

5

7

8

1

6

1-9九个数字在九个格内的排列位置,表现了与“河图”完全一致的神秘观念。就是在宫内横竖斜各行加起来的总和都是15。即4+9+2=5+3+7=8+1+6=4+5+6=2+5+8=15

只需把此图向左方逆时针方向旋转两格,即可看出与“九官”完全一致。所不同者,藏人的九宫取字码,河图取图像而已。因此说,五行、阴阳、八卦等一系列文化体系,长时期以来形成中华民族文化史上最有影响的思想,并影响着每一个民族。

结      语

在汉藏传统文化框架的建构比对中,不难看出中华各民族文化系统中传承着共同的文化基因,且有顽强的生命力。因此,在强调“祖国认同,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文化认同,社会主义道路认同”的同时,要认识到文化基因血浓于水,是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则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因此,我们要有文化敬畏、文化认同和文化信仰,以文化人,将中华民族文化的共同基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知行合一”,共同实现中华民族的强国梦。

2019年2月1日

                           杨士宏

注释:

1.根据文献资料记载和藏民族传统文化特征,将人与自然分为大小宙天,“天人合一”。天有阴阳,人分男女,在当时是远古初民自我意识还未获得真正独立的一种心理表现。阴阳互动,形成像藏族原始宗教苯教的抽象标识万字符这样一种永恒的框架。这种图形有四个面,符合中国民族天圆地方的传统观念,是一幅天地交泰而处于动态的宇宙框架平面圆。它与汉文化之基础框架“五行”“八卦”构成相生相克的生物链有某种共同之处。前者将以圆为中心的半径与面无限放大,后者八面闭合构成圆,二者兼有循环变动的特色。

2.五行观念:如藏族创世史诗《世巴塔义》中所认识的世界,根据自然现象,认为世界的毁灭和形成是由风、火、水三者促成,并认为促使宇宙形成的五大因子是土[sa]、火[me]、水[chu]、风[glung]、铁[lcags]。

另外,在藏族传统天文历算典籍和云南纳西族神话中有这样一则内容相似的故事:在很早以前,有位仙人用弓箭射准一神龟(纳西族称金蛙),箭从左入通右,因箭头带铜 故右为金[lcags];箭杆留左为木[shing];龟头朝南,中箭口喷鲜血,似火[me];龟尾置北,中箭受惊遗尿,为水[chu];疼痛难忍,四爪抓地,为土[sa],土置四方。纳西神话把“五行”视为金蛙发出的“金吾呃—abyung/bai/lnga),并由此演化出相生、相配、相克的物质链,即水为木母,火为木子,火为土母,金为土子,金为水母,火克金,土克水,木克土,水克火;木土相配,金火相和,水土相配,金木相和,水火相配。同时共生出东青[sngon/bo]、西白[nub/dkar]]、南赤[dmar/bo]、北黑[byang/nag]、中黄[ser]的色彩概念。它虽然与汉文文献墨子《贵义篇》中的“东方属青色,南方为赤色,西方为白色,北方为黑色,中为黄色”之间存在着差异,但以五行、五方、五色等来搭配宇宙框架,以阴阳流动其间而生万物的基点是相同的。

 3.P.1045号敦煌古藏文写卷。

4.《王尧藏学文集》(四卷)唐蕃金石录藏文碑刻考释,(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12年月出版。187页。 

 5.佛教的眼、耳、鼻、舌、身五识

 6.《王尧藏学文集》(二卷)唐蕃金石录藏文碑刻考释,(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12年月出版。250页。

7.[6][7][8]杨士宏:P1045敦煌古藏文残卷《雅鸣古卜及禳祀法译释探源》载《西北民族研究》

编辑:陇上光明

小编提示

主编:陇上光明

编委:岳海明   赵小军   张素云  

           合   非    赵   鹏   刘   金   

投稿要求:尊重原创和首发;附个人简介和个人照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