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也有童真·童心·童趣 对漫画家作家丰子恺的这句话——“既然无处可逃,不如喜悦。既然没有净土,不如清心”。我有一种醍醐灌顶,豁然开朗的心理感受。确确实实在生活中,有时候我们会遇到一些让我们无法闪避,无法腾挪,万般无奈,无计可施的事儿,怎么办?现在看来,只有做到丰子恺大师说的这样,我们才能喜悦起来,只能是自己“清心”了。 丰子恺他不愧为一代漫画大师,他的画看似线条稀疏,画面简单,但却寓意深刻,里面蕴含着浓浓的人生百态,包含着深刻的人生道理。令我对丰子恺大师钦佩到五体投地,奉若神明的,除了他的漫画,还有他的文章。在他写自己孩子的那些文章,我感觉应该让天下所有的父母看看,也应该好好想想。他对孩子们细腻地观察,设身处地去考虑孩子们的感受,这也是绝大多数为人父,为人母者,做不到的地方。 在《送阿宝出黄金时代》这篇文章中,他的大女儿阿宝从特别率真,单纯,调皮,狡黠,渐渐地变成了一个矜持的大姑娘,这变化是潜移默化的,她从一个给凳子“穿鞋”的幼童,不知不觉中,已经到了把欢喜和悲伤都藏于心里,表面上文文静静的少女了。 在他的另一篇文章中,令我记忆犹新,忍俊不禁的是有一次他剃了个光头,小儿子竟然疑心他真当了和尚,孩子一时哭一时傻,作者将一个幼童的惊诧,失望,悲伤,生气……描写得淋漓尽致,惟妙惟肖。究其原因,都是因为他非常热爱生活,对孩子们观察得太细致了,而一个大人,能够时时刻刻关注到孩子们的喜怒哀乐,体验到他们的酸甜苦辣咸,这样的大人,绝对是心里充满了童真童趣的,如果不是一个有着童真心态的人,是断然观察不到这么仔细,当然更不会描述得如此酣畅淋漓的。 在《清明》中,他把自己小孩时期上坟的情景,描绘得趣味盎然,特别新鲜有味儿,看着他们那会儿的讲究,习俗,想起我们小时候因为家里穷,最好的贡品往往都是白面馍馍,偶尔会有几个煮鸡蛋,那可是从一开始摆上供桌(炕桌石),就吸引了每个孩子的目光,心里暗暗地祈盼着大人们剥开蛋壳扔火堆时,能够少掰一点儿,而留给我们一些。 我们每年清明上坟的步履从来没有停止过,一上就是几十年,从娃娃上到小老头儿,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一同上坟的亲人们,却一直在变幻着。父辈们一个个不见了,他们自己也都钻入了坟堆中,而身边又多了一些小辈……人活在世上,这情景是丰子恺大师,也是我们,还有天下所有人的真实写照吧! 蔡吉成,60后,网名甘南草原人,卓尼县柳林小学教师,有三百多万字发表在各路媒体平台上。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