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莞石龙,老街上最后的竹器店

 陆建华摄影 2020-08-12
最后的竹器街

东莞石龙镇,不仅有新昌鼓,木屐鞋、扎醒狮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一条曾经名声很大的竹器街。

从石龙镇的中山西路转过去,有一条一百多米长的老街,街宽仅为三米左右。现在的老街已经很少有店铺了,大部分改成住户,即使你白天来到老街,丝毫觉察不到老街的商业氛围,倒是处处显得很安静。只是你可千万别看不起这条叫“竹器街”的老街,它已经有四百余年的历史,也曾经辉煌过。

还在清代的中叶时,石龙镇就以竹器、木材和棉织物而出名。那条流经石龙镇的东江,每天都会从上游放下来捆扎整齐的竹排来,这些竹排搬上岸后,便成为石龙竹匠的原材料。在经过匠人们精心的编织后,一件件竹制品,又从石龙发往周边地带。甚至在香港市场上,都能见到石龙的竹器。

民国初期,石龙镇约有三百多家竹器店,从业人数二千多。以“竹”命名的街坊,有七条之多,而竹器街,则是其最典型的代表。这里每天都进行着竹器的编织和交易,四周的农民,往往要坐船来到竹器街,挑选自己满意的竹制品,回去后当做生活或生产工具使用。

到访竹器街时,我听当地人谈起了老街一段惊人的历史。当年孙中山领导的东征军,在石龙扎营后,急需一批攀城用的竹梯,以用来攻打军阀陈炯明盘踞的惠州城市。竹器街上的店主,号召竹匠们连夜赶制了三百张竹梯,以支持东征军。这段历史,已经记录在石龙的镇史里了。

只是,如今到了竹器街,你已无法去想象那曾经的兴旺,因为,现在的竹器街,还在制作竹器的,仅剩下卢钦一人了。

在竹器街的口头上,有一家没有任何商柜、没有任何招牌的小店铺。铺子的里面整日坐着一位编织竹器的老人,除了摆放一些竹制品之外,店里唯一的家用电器是一台立式风扇。这位老人叫卢钦,今年已经64岁了。他从8岁开始学做竹器,竹器陪伴他已有半个多世纪了。

卢师傅其实并不是石龙人,他的爷爷是东莞茶山镇人。卢师傅还没出生之前,他爷爷就带着卢师傅的父亲,从茶山迁来石龙,以编织竹器而谋生。可以说,卢师傅得一家,是个编织竹器的“世家”,祖孙三代,都是跟竹器打交道。卢师傅很自傲地告诉我,他爷爷在86岁高龄时,还能动手编织竹器出来。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16岁的卢钦进入石龙竹器厂当工人,这一干就是十多年,直到竹器厂最后倒闭,卢师傅才回家待业。迫不得已,卢师傅又开始干起了竹器编织的活,直到2001年,卢师傅租下了竹器街的第50号店铺,自己既当老板,又当工人,开始在这间大约才十个平米的店铺里,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编织竹制品来。

跟卢师傅的交谈很不顺利,主要是他讲的广东话,带有当地客家人的口音,听上去如同天书,基本上能听懂仅一二个字。他用竹刀在地上刻上自己的名字,告诉我他姓卢,而钦字,却刻了个繁体字,让我一时竟没认出来。

卢师傅手中的竹刀,是他干活的主要工具。竹篾匠,通常使用的工具有两样,一个是竹锯,用来锯竹子,另一样就是竹刀,那些细细的竹篾,便是用竹刀劈开来的。卢师傅笑称自己是一名“刀客”,专门对付那成根的竹子。只是这名“刀客”,恐怕是最后一位了。卢师傅说等自己老了,干不动时,竹器店便要闭门谢客了。

卢师傅编织的竹器,主要有箩筐、簸箕、竹凳、竹耙、竹篮等,所用的材料都是外地产的黄竹。这些原材料,通常是外地的客户定时送上门来,卢师傅的工作就是先把数十米长的竹子锯成自己需要的料,然后用竹刀把这些料劈成细细的竹篾。这些竹篾的宽度,按制作成品的要求,粗细不一。竹篾劈好,卢师傅便坐在自己的小竹凳上,精心编织竹器。

都说竹篾匠是个心灵手巧的人,因为从一根竹子,变成一件件竹制品,没有蓝图,没有模板,全是凭祖传技艺,或者自己的想象,通过灵巧的双手,最后让竹子变成成品。看卢师傅用细细的竹篾编织时,那长长的竹篾,时而在卢师傅手中轻舞,时而在竹器的缝隙里穿梭,那竹篾如同精灵一般,在卢师傅的手中复活。

老街坊,传统手艺,往往会在现代的社会中迷失,竹器制品业一样。过去,石龙镇出厂的竹制品,主要是提供给周边农村的村民使用。随着农村的发展,特别像东莞这种改革开放的前沿,传统的农村已经不见了,代替而来的是现代化工业企业。人们也不再需要竹制品,不再用竹簸箕来扫地盛垃圾。因而像卢师傅这样的手艺,已经越来越派不上用场了。

我在卢师傅的店铺里待了大约一个小时,没有见到一位顾客前来。卢师傅笑着说,习惯了,十天半月没有顾客上门的都有。我问卢师傅,既然没人来购买,还要编织吗?卢师傅说,现在年纪大了,闲不住。乘现在还能干些活,就每天干一些吧。如果那天干不动了,就算了。

兴许,这间卢钦师傅开在竹器街上的店铺,真的就是老街上最后的竹器店了。

作者简介:陆建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