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篇小说《我的自传》连载第十三集《建筑工地打工锻炼》张兰洲

 作家文坛 2020-08-12

原创散文大赛全国征稿

上海文坛lin888xue

关注上海文坛给你最震撼人心的真实感

【上海文坛】
首届为教师节写散文大赛全国征稿

所有参赛作品一经采用根据赞赏和留言情况而定于,至少发布腾讯等6家主流媒体,获奖作品还将发布今日头条等12多家媒体!

我们想用文学唤起你灵魂的崛起和清醒

上海文坛 lin888xue

==================     

      于是,我重新调整了自己的心态。一九九三年九月份,随父亲一同到县工地干建筑去了。之前上学时就常听别人讲干建筑很辛苦。刚到县工地,几天下来整个人被太阳晒得黑黑的,人也比以前消瘦了许多。

  每天早上五点钟天不亮就要起床开工,一直干到晚上00:00钟左右,一天算下来足足有十二、三个小时。而且吃的又差,每天都是大锅菜。早上一般是稀饭、馒头和咸菜,中午有时大杂烩炖菜,另放十余斤肉在里面,但对一百多号人来讲这点肉如杯水车薪,算不得什么。有时吃水煮面条,随便炒个菜或腌个黄瓜什么的,我看这些人吃的津津有味。也许是太劳累的原因,每人足足至少两大碗。对我一个刚从学校里出来的学生来说,还是感觉到生活上有点不太习惯。因为终究感觉到与这些人之间有一定的代沟。他们大多是四十至五十岁左右的人,基本上均已成家。而自己毕竟是刚脱离学校:一是社会经验较少;二是还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三是与这些人之间没有什么共同的语言。但为了生活,我别无选择。我仍每天咬牙在坚持。我的主要工作是:做一名小工,挖地基、拉砖、拉混凝土、拉砂籽、用水管浇砖等等。一天下来,全身腰酸背疼,一躺在“床”上浑身好无知觉(所谓的“床”就是在地上用木板搭的通铺),一觉就到天亮。特别是夏天,不挂蚊帐根本无法入睡。工地一般都是在城郊,蚊虫又多,而且蚊子的个头比在家里的大多了。记得一九九三年十月底,也就是我到工地的第二个月;有一天晚上睡觉不小心被一只大蚊子咬到左腿,当时没在意,就用手猛抓一通,结果第二天左脚就“发了。”当时就用手挤出了许多的脓血,伤口处便留下了一个小小的“坑。”被父亲知道后,我不得不离开工地回家休养。

  第三天早饭后,我就被父亲骑着单车送到县城汽车站,坐车回家了。到了家里,母亲找来村医一看不碍大事,就给了一盒红霉素软药膏,让涂抹几天并嘱咐:“在床上好好休息几天就慢慢会好的。”在家休养了大概一周左右,这一周我过得比较安逸,天天睡在床上看电视。而且母亲每天从地里劳作回来,都下街去买点猪肉回来打一下“牙祭。”一周后我又从邻村坐小巴车返县工地了,因为我们村当时经济还比较落后只有去邻村坐车。

  我又可以见到这帮大叔大伯了。当时工地是建一所县中学,包工头是县城第二建筑公司老板张国亮,主要施工者是我二舅郭现合和大舅的二儿子郭现生负责。因为我们豫北农村的人没什么技术,除了种田外,其余时间都是出来干建筑。父亲让我干建筑的目的我心里也很清楚:“他就是想让我跟二哥(大舅的二儿子)学一点看图纸的技术。”说起我的二哥(大舅的二儿子),我想把他的经历讲一讲;听我父亲说:“二哥也是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后来跟我二舅学建筑干工地,跑北京、天津、石家庄等等许多地方。但二哥他人踏实肯干,又能吃苦,从小工一步步做起,一晃跟了我二舅八年。后来,我二舅介绍他在县城一工地干,被一建筑老板看重。于是老板保送我二哥去省城郑州建筑学校学习,学费生活费等等一切费用全部是这位老板出的。加上我二哥先前有八年的实践经验,结合这次的理论学习,二哥只用了半年的时间就结业了。回来后就得到了老板的重用,开始做技术员看图纸。再后来,听说二哥不跟这位老板干了,开始自己包工地当老板。二哥手里有了钱,就把家里的旧房子全部拆掉,建了一座漂亮的二层新楼房。又买了摩托车、手机等等,这在当时很是惹人“眼红。”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人生不如意之事常十有八九。二哥虽然变得富有了,但夫妻之间的生活并不如意。听说嫂子不会生育,二哥就想提出离婚。后经众多亲人的劝解说和,提出抱养了一个男孩,才算没有离婚。直到现在一家三口过得也很幸福!

  我在工地上干到十一月初,身体实在吃不消了,也许是当时二哥的脾气太暴躁,心里就产生了打“退堂鼓”的想法。自己觉得对不住父亲,辜负了父亲对自己的一片期望…

 原创首发,侵权必究,图来自络

====================

原创作者 :张兰洲,笔名:张思清,男,1975年5月22日出生,中共党员,高中文化,复转军人,系河南省内黄县井店镇张王尉村人。《中国诗歌网》蓝V会员,民间草根诗人。本人平时爱好写作,尤其擅长散文、诗歌、小说等,曾自创长篇小说《我的自传》一书,诗歌集《津门勤工草诗汇》。作品散见于《豫北文学》、《中国乡土作家》、《上海文坛》、《北京文学传媒》、《网易》、《百度》、《北极星文学》、《中国诗歌网》、《中国乡土文学》、《军地红色文学》等等多家媒体和平台。本人宗旨:“以文会友,以文结缘,弘扬传播正能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