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紫菀,见过吗?能润肺,化痰,止咳

 太极本草888 2020-08-12

山紫菀

来源产地

为菊科植物蹄叶橐吾的根及根茎。

夏、秋季采挖,除去茎叶,洗净,晾干。

生于海拔100-2700m的水边、草甸、山坡、灌丛、林缘及森下。

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安徽、浙江、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等地。

别名葫芦七、大救驾、荷叶七、马蹄紫菀、土紫菀、硬紫菀、蹄叶紫菀。

【原形态】

蹄叶橐吾 多年生草本,高80-200cm。根肉质,黑褐色,多数。

茎高大,上部及花序被黄褐色有节短柔毛,下部光滑,基部被褐以枯叶柄纤维包围。

从生叶与茎下部叶具柄,柄长18-59cm,基部鞘状;叶片肾形,长10-30cm,宽13-40cm,先端圆形,基部弯缺宽,边缘有整齐的锯齿;茎中上部叶具短柄,鞘膨大,宽超过于长。

总状花序长25-75cm;苞片草质,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向上渐小,边缘有齿;花序梗细,向上渐短;关状花序多数,辐射状;小苞片狭披针形;

总苞钟形,总苞片2层;舌状花5-9,黄色,舌片长圆形,先端钝圆;管状花多数,冠毛红褐色,短于管部。瘦果圆柱形,长6-11mm,光滑。

花果期7-10月。

【性状】

性状鉴别 根茎横生,为不规则块状,上方有茎基痕及残存叶柄,下方密生多数细长的须根。很长3-10cm,直径0.1-0.15cm,集成马尾状或扭曲成团块状;表面黄棕色或棕褐色,密生黄色或黄棕色短绒毛,有纵皱纹。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中央有浅黄色木心。有特殊香气,味辛辣。

性味功效

《全国中草药汇编》

苦,温。

润肺,化痰,止咳。支气管炎,咳喘,肺结核,咯血。

《中华本草》

味辛;性微温

祛痰;止咳;理气活血;止痛。主咳嗽;普多气喘;百日咳;腰腿痛;劳伤;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8-15g;或研粉。

【注意】

阴虚、肺热、干咳者慎服。忌浆水;阴虚、肺热、干咳者慎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