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承载了这座城市的曾经——北京西城东旧帘子胡同手机速写

 老阿工作室 2020-08-13

承载了这座城市的曾经——

北京西城东旧帘子胡同手机速写


   北京西城东旧帘子胡同位于西长安街地区南部。东西走向,东起兵部洼胡同,西至北新华街。全长304米。属西长安街街道办事处管辖。

    东旧帘子胡同因左近有莲池,故明代称莲子胡同,亦称帘子胡同。后南侧形成新街巷,遂改称旧帘子胡同。1965年以北新华街为界,分为东西两段,此为东段,遂命名为东旧帘子胡同。

    北京曾经的这些胡同,离彻底消失还有多久?(原作者:习楠)

    作为北京文化名片之一的胡同,承载了这座城市的曾经,包容了一代代人的柴米油盐,孕育了专属于北京的文化。当城市之光升起,照进胡同的刹那,摩天大楼和商业街荡平了一片又一片老院落。那些历史意义和文化传承,在现代化城市的建设中,轻如石块落地时震起的尘土,混沌一团,转瞬即逝。

    在东城区魏家胡同,从胡同东口向西不出百米便会看到南侧一个被封堵上的巷口。矮栏杆将这里圈成一个封闭的区域,旁边墙上挂着红底白字的标识牌,“小细管胡同”,表明这条已经不能通行的路原本是条胡同。

    跟周边其他胡同相比,小细管胡同恰如其名,又细又短,曾经连通了魏家胡同和南边的什锦花园胡同。在一幅印制于1908年的实测地图上,绘制者清末长白山人常琦虽未对其进行名称标注,却也清晰记录了其位置和走向。那时,什锦花园胡同叫做“什景花园”。

    在西城区菜市口附近,不少胡同的名字正渐渐变得模糊起来,处在消失的边缘。比如铁门胡同。原本的铁门胡同北起西草厂街,南至骡马市大街。有资料称其“因有圈虎的铁栅栏得名”,“明朝开始称其名”,当年处决戊戌六君子即在此。而现在,铁门胡同早已被一栋办公大楼拦腰截断,不能南北贯通已多年。

    西绒线胡同以南是和平门社区。曾经,这里自北向南有西旧帘子胡同、西新帘子胡同,十几年前的一次拆迁,这两条胡同不复存在。取代它们的是居民楼以及周边陆续建起的商业用楼。

    在如今的地图上,依稀能够寻得一些痕迹:北新华街东侧,从北至南依次有两条胡同,分别是东旧帘子胡同、东新帘子胡同。它们曾与西旧帘子胡同、西新帘子胡同相通,更早的时候,它们的名字前面没有东、西二字,仅是“旧帘子胡同”和“新帘子胡同”,就如东、西绒线胡同曾经是一条“绒线胡同”。

    胡同的消失,并非近一二十年才开始,而有些胡同也并非真的消失,而是逐渐更换了名字。有史料记载,民国以后,新文化运动兴起,在大规模的雅化地名活动中,不少原本命名有些粗俗不雅的胡同被更换了发音近似、用字更文雅的新名,如裤腿胡同改叫库堆胡同,小脚胡同改叫晓教胡同,狗尾巴胡同改叫高义伯胡同,棺材胡同改叫光彩胡同。

    这一时期,有300多条胡同改了名字,其中有不少沿用至今。1934年之后,胡同名称开始被写在标牌上,挂在胡同口。1965年,北京开展了街巷胡同地名整顿工作,区分了一些重名的胡同。此次整顿,保留一条为原名,其他或者改称别的名字,或者用东、西、南、北、大、小等加以区分。

    1958年,长安街向东修建,东、西观音寺胡同被拆除。如今的西单商圈,西单路口北侧原本有白庙胡同、藤牌营等胡同以及一些小巷,另有库资胡同、宗帽四条、保安胡同等小胡同被拆除。

    开发建设金融街时,有资料记载,该地区有51条胡同被拆除。“大吉片儿”的成片拆除,更像是北京胡同记忆里的一大痛点。东起粉房琉璃街,西到菜市口大街,南起南横东街,北至骡马市大街,大小胡同街巷30多条,院落300余个——这片区域因着南、北大吉巷而被称为“大吉片儿”,原宣武区腹地,形成于明代中叶,有数据称此地曾有会馆78家。而宣南文化的核心便是会馆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士子文化。

    “解决居住、建设问题,不代表要全都拆掉。”站在曾经的西新帘子胡同位置上,老邻居指着南边一处围起来的院落,“为什么有代表性的院落就不能保护起来?”春天,老胡同里的槐花开得正好,风吹起,一片馨香。这份气息,弥漫在每一条已经消失、将来可能消失的胡同里。(摘自《北京晚报》)

    [编后:北京的胡同自有照相机以来,就有很多人拍摄,每一位记录者都有着自己的理解与情怀,都有自己的审美取向,我只是用手机将所看到的速写下来,其中也包括我对胡同的回忆和期望。文中所有的照片都是用手机拍摄的,文字资料都是在网络及图书馆搜集整理的,如有不妥之处还望直言不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