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学:有边界感,是一个人骨子里有教养的表现

 谢耳朵馆长 2020-08-13
不知道大家在人际交往中有没有这样的情况:刚开始的交往可能想很快与人拉近距离,于是想方设法的让对方了解自己,可是有很多时候,人际交往的过分亲密,也会给人造成一定的压力。
总有那么一种人觉得跟你很熟,熟到可以随便拿你的东西,以及他们会认为你的就是他的,如果你拒绝了他们的请求,他们会觉得你是不够大度的,然后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对你无尽的数落着。
还有一种人,以自己“毒舌”为由,以你的失败为乐趣,批判评论着你的生活。
此外,还有这样的人——仿佛对别人的什么都很充满新鲜感,你跟朋友聊天他们想插一句,你拿着手机他们也想望一望你所看的内容。
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点:对人际关系的界定不够清楚。
如果这样的人在身边,其实是很难受的,并且可能当事人自己还发现不了。

那么,从心理学上看,为什么会出现边界感不明呢?

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的自我意识(Self-consciousness)从发生、发展到相对稳定,大约要20多年。
而自我意识的最初形态,是以婴儿不能分清自我和他人的区别存在的,他们不能意识到主体和客体的区别,直到大概8个月大时,生理自我才开始萌生。
著名科学家阿姆斯特丹(1972)有过一个经典的点红实验,选择3到8岁的婴儿作为被试,给他们在无意间涂上一个红点,然后让婴儿去照镜子,观察他们是否能够发现镜子里自己的不一样。
如果婴儿有下意识的去用手擦拭自己的那个红点就表明他们是拥有自我意识的,他们可以区分出自我。
倘若婴儿对那个红点毫无反应则可以论证出他们是很难区分本身与外界的差异,这时的他们还停留在一种原始混沌状态。
实验结果得出,6到8个月大的婴儿他们能看到镜子里面的人,但是他们大多数都是去拍拍镜子里面的人或者一直以各种方式与其互动,却并不知道里面的人是自己。
所以这个阶段的自我全靠父母的引导,那些过度满足孩子的父母,会让孩子沉溺在自己是世界中心的感觉之中。
而对于孩子太过冷漠的父母,会使孩子缺乏安全感,从而他们在长大之中去过度的讨好或取悦别人来获得认同感。大部分的边界感不清都是由于婴幼儿时期所形成的。

养成好的边界感,是人际交往的必修课

在人际交往中,适度的自我暴露(Self exposure)可以使双方的信任感增加,但是过多的暴露,特别是双方关系还没达到那种层次,其实是破坏两边关系的。
就像剥洋葱一样,越剥开得深,流泪越多。所以当我们与关系密切的人分享秘密、谈自己的感受、暴露自己的想法,无可厚非。
但若在不熟悉的人之间暴露自己的私密事,就会给他人带来不适感。
这种自我暴露显然是压抑太深所致,需要一个合理宣泄的途径,否则会引起他人反感。
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做一个有教养的人,明白自己的边界,也了解别人的底线,不以职业分高低贵贱,不轻易评判他人穿着打扮,不以贫富为交友原则。
即使对最亲近的人,也能始终不逾规矩。不是说生分,而是不因莽撞伤人心。
不要以恶意去揣测别人,多用别人的思想思考问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换位思考。
当然,如果遇到自己的边界感被侵犯到时,我们要做的不是选择忍让,相反,我们应该让侵犯你的人知道,他的做法让你很不舒服。
已经触及到你的安稳区,勇敢的表达出自己的请求或拒绝,记得果断点,具体陈述你的请求或拒绝。
这一部分最难,因为往往对方的失望可能会引发内心的愧疚感,但是清晰的交流对双方都有益。
具体的、行为坚定的请求可以减少不确定性带来的不适,还可以增加对方同意你请求的可能性。
所以,我们要适当的保持一种人际距离,不能全盘托出,也要学会适度的自我暴露。
多把自己当外人,少去侵犯他人的安全区,同时也为自己的安全区打好保卫战。
有边界感的人际才是最稳当,为人有教养的最高表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