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基腐水稻:后期管水护苗灌浆

 拒绝平庸YQ 2020-08-14

摘要:今年水稻生长前期雨水较多,部分水稻细菌性基腐病发生较重。该病显症后用药防治效果不佳,结合防治其他病虫害用噻霉酮、噻唑锌等药防治有一定效果。加强肥水管理,为水稻提供平稳的根际环境,田间不长时间沤烂或时干时湿,避免伤根,有利于减轻该病发生。有该病发生的田块,中后期浅水间歇湿润灌溉,遇强降温天气提前灌水护苗防生理性青枯。

盱眙网友小峰发微信:我田里部分水稻整株枯黄,有的已经死亡,是什么情况?

雨燕:检查一下病株茎秆基部有没有特殊的恶臭味。

小峰:有恶臭味,而且很多稻株基部变褐腐烂,一拔就断。                    

雨燕:应是水稻细菌性基腐病。有特殊恶臭味是田间诊断该病的重要依据。

该病在水稻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病菌在种子萌芽期侵入,可造成烂种、烂芽。分蘖至灌浆期发病,典型植株茎基部变黑腐烂,伴有恶臭味,剖开病茎可见内壁呈湿腐状,手触有黏滑感。随着病情加重,病株根颈处易折断。发病较轻时,田间病株零星分布,在同一稻丛中常与健株混生。水稻分蘖期发病,病株先表现为心叶青卷,随后逐渐枯黄。

三河大华农服群网友小国发微信:这是不是水稻细菌性基腐病?有没有药防治?

雨燕:检查病株茎基部腐烂部位是否有恶臭味。

小国:有。

雨燕:应是细菌性基腐病。该病在水稻拔节期前后显症后,用药防治效果较差,结合防治纹枯病、稻纵卷叶螟等加喷噻霉酮、噻唑锌、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辛菌胺醋酸盐、碱式硫酸铜、中生菌素、氯溴异氰尿酸、三氯异氰尿酸等药,对轻病株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水稻细菌性基腐病株根系差,茎秆输水能力下降,灌浆期连续阴雨过后遇暴晴天气,更容易发生生理性青枯。发病田块,应加强肥水管理,灌浆期间歇湿润灌溉,遇强降温天气时提前灌水护苗防生理性青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