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钟鼎和铜镜铭文欣赏!感谢转发

 昵称Zpzg8fzu 2020-08-14

汉铜鏡铭文

此二件铜镜均为西汉中晚期所制。其铭文基本上为隶书,有篆书遗意。

汉钟鼎和铜镜铭文欣赏!感谢转发

其用笔类似篆书.笔画较均匀,无波磔。笔画的转折形态近于隶书,简约了篆书的夸转。其结体以隶书为主,部首写法大都比家书有所简化。

字形的长宽比例较灵活,有的仍然如小篆较长,有的近于隶书呈扁方其章法为铜镜铭文所特有的形式。上图文字为圈,按顺时针方向识读,首尾相接,浑然一体。下图文字为两圈,均对圆心而视逆时针而读,较为规整

汉钟鼎和铜镜铭文欣赏!感谢转发

了解铜镜铭文,我们可得知汉代隶书的应用比较广泛,并因器物造形不同而有相应的变化。从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书法艺术和功用的统一方面可以得到一定的启未。

汉钟鼎铭文(一)

汉钟鼎和铜镜铭文欣赏!感谢转发
汉钟鼎和铜镜铭文欣赏!感谢转发

上图为《昆阳乘舆鼎铭文》。此鼎为西汉中期铜器,1961年西安三桥镇高窑村出土,高83厘米,口径30厘米,西安市文管会藏。书刻拓片长10厘米,高48厘米。

下图为《阳信家钟铭文》。此钟亦为西汉中期铜器,1981年陕西兴平茂陵出土。书刻拓片长10厘米,高2.8厘米上图书法更为自然活泼,近于当时的简书。下图书法较为规整,书体有小篆遗风,又有隶书的写法。二者笔法多近小纂,粗细较匀称,无波磔。结体近隶书,简化了小篆的写法。

章法特点是:书刻布局随器物形态而定。上图6行,每行5-6字不等。字形大小、长短各异,如“昆等字很小,“铜、鼎、重、盖”等字甚大。下图中“十、升”等字也小于其他字。参考此类铭文创作,应注意笔画简洁,结体活泼,章法随形,自然成趣。

汉钟鼎铭文(ニ)

汉钟鼎和铜镜铭文欣赏!感谢转发

左图《元始四年钫铭文》作于公元4年;右上图《南宫钟铭文》作于天汉四年(公元前97年)右下图《上林共府升铭文》作于初元三年(公元前46年)。

此组铭文表现了西汉铜器刻字的一些特点。整体上看,折笔较多,隶书锥形相当明显。《南官钟铭文》有篆书结体的遗风,字形方正。《元始四年钫铭文》表现了成熟隶书的结体风格。

汉钟鼎和铜镜铭文欣赏!感谢转发

学习和参考此类铭文创作隶书作,应注意与碑刻隶书的区别。其用笔应体现金属刻制的特点;其结体不拘一格,具有刀刻的随意性;其章法随形布局并注重竖行连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