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夷岩茶记

 京都闻道阁 2020-08-15


本文作者/易书生

到武夷山不可不品武夷山的岩茶。其山也秀茶韵亦浓。

导游说,武夷山产茶的历史很悠久,其中以“大红袍”为茶中的极品,享有“茶王”之美誉,每年只产七八两。真正的“大红袍”市面上很难见到,如能品尝到,更是少有的幸运。

乌龙茶发源于武夷山,而武夷岩茶又是乌龙茶的始祖。但是,据我所知,茶圣陆羽所著的《茶经》中,并不曾记载过这里的茶,更不曾讲到“大红袍”。是知之未述,还是擦肩而过给我们的茶圣留下了永远的遗憾?我不得而知。倒是在那个被尊为是第二孔子的朱熹相关人文记载中,有一轶事与这武夷山的茶有关。相传,朱文公在武夷山隐屏峰下,构筑精舍,讲经授徒,不仅有聚友品茗之雅事,而且还曾手植名茶一株,引得此后当地的县官时常来索要茶叶,山上的僧人不堪忍受频繁的骚扰,希望能为这株茶树解脱,使她早早脱离尘世的苦恼,便偷偷地用热汤浇灌茶树,直至茶树枯萎。后有文人做诗云:“县官不解修祠祀,但索文公手植茶。”

在导游热情的邀请下,大雨初歇,我们过大小观音岩、武夷宫、大王峰、马头岩,漫步进山,观瞻“大红袍”真容。

一路奇石林立,挂着初雨的露滴,秀美清新。远山清云环绕,山路九曲幽雅,石阶依岩壁而起伏,或登或下,脚下即泉水叮咚,远近可闻隆隆暴瀑。岩壑之间,还有范仲淹、朱文公、杜本等人的颂茶岩刻,令人目不暇接。真乃人间异境,山中仙界。我想,依此境界,即使茶为凡品,人入此境也要荡涤尘埃,蜕去凡心了。

导游告诉我们,这个“大红袍”还是很有来头的,仅关于它的传说就有好几种,其中一个版本广为老百姓传诵。相传,古时候,有一位秀才进京赶考,路过武夷山天心寺时,病倒了,寺院僧人采来生长在九龙窠崖壁上的茶,给秀才喂下,秀才的病奇迹般地好了,不久即痊愈,神志比过去也清新了许多。秀才金榜题名后,为了回报救命之恩,向皇帝请假,专程到武夷山叩谢寺僧。僧人告诉他,救他性命的不过就是那崖壁上的茶,秀才更为惊奇,赶到茶树前膜拜,并以自己身穿的大红炮披于茶树之上。秀才回朝后,向皇帝讲述了这个故事,皇帝也按捺不住,前来观看这株奇异的茶树,亲口品茗,大加赞叹,拜祭为人间仙品。自此,此茶便成了皇帝御用的供品。每次采茶,采茶人也都身着红炮,高喊:“茶发芽!茶发芽”,精心加工后上奉朝廷。

慢慢地走,细细地听,轻轻地感受。一盅茶的时间,顺导游所指,远远望去,三株茶树立于悬崖之腰,左丈许有红字岩刻“大红袍”。三株茶树正对小丘之上,有亭台一座,熙熙攘攘围坐了众多观赏的游客。环步上前,有热心人让出座位。亭内专设有品茗的器具,游客若有需要,可买上一壶,坐于亭内细细品评。

给我们斟茶的是一位年近四十的中年人。他自我介绍说是武夷山茶研究所的工作人员,专职负责看护这三株“大红袍”,与妻子住在附近的房舍,除了每天迎来送往的游客,他们的生活几乎与外界毫不相干,这山、这土地、这空气都是原生的,没有都市的嘈杂,没有农药的污染,没有电,更不用电器,日子过得好似世外桃源。因为这里新开辟了品茗的旅游线路,来这里的游客也多了起来,他和妻子就捎带做起了卖茶的营生,附带给游客介绍武夷山的茶文化和这个著名的“大红袍”。

他告诉我们,武夷山岩茶是很有来历的。早在南朝时期,就已经为人称颂,唐朝孙樵在《送茶与焦刑部书》中用拟人化的笔法,把武夷山茶称之为“晚甘侯”。到了北宋,这里的茶已经是名声赫赫。范仲淹赞颂“大红袍”:“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水微开。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欧阳修、梅圣俞、苏轼等文人墨客,对武夷岩茶宠幸倍加。北宋南渡后,儒家羽士,荟萃于此,斗茶品茗,纵论天下,哀叹时事,岩茶又添许多人文的光彩。品茗的方式也由唐朝的“煮茶”,发展至两宋的“斗茶”,到明朝之后的“泡饮”。到十八世纪,源于武夷山的乌龙茶出现后,武夷岩茶的品第再次升格。这种乌龙茶味甘泽、气馥郁,兼绿茶、红茶之清香、甘醇于一身,清人张英感叹:“武夷(茶)如高士,可以终老。”

亭内游客少说也有二十几人,三三两两围坐一台,一边观望着这山,一边品着被称之为是第二代的“大红袍”,热闹是热闹,却失去了品茗的意境,要说品茗,一个人喝茶,只取其神,两人对饮,可得其意,三四人对饮,可得其趣,五六人对饮,就嫌多了,只是个热闹,如果七八人坐在一起就不叫品茶,那叫解渴,这么热闹的所在,想领略品茗的乐趣,也是勉强。我们把兴致都付之于沉浸于这山野之中凸显的文化气息,以及对武夷岩茶源远流长历史的了解。

导游告诉我们,武夷山人不但擅长种茶、制茶,而且精于品茶。近些年,在继承古人煮茶、斗茶、泡茶等的基础上,武夷山人把品茶与观景、赏艺融为一体,整理总结了颇富雅兴的“武夷茶艺”,有恭请上座、焚香静气、丝竹和鸣、叶嘉酬宾、活煮山泉、孟臣沐霖、乌龙入宫、悬壶高冲、春风拂面、重洗仙颜、若琛出浴、游山玩水、关公巡城、韩信点兵、三龙护鼎、鉴赏三色、喜闻幽香、初品奇茗、在斟兰芷、品啜甘露、三斟石乳、领略岩韵、敬献茶点、自斟漫饮、欣赏歌舞、游龙戏水、尽杯谢茶二十七道程序,正合三九之数。

过去,我见识过东赢倭人表演的茶艺,尽管丝乐声声,程序道道,确有“和、敬、清、寂”的氛围,透过一道道繁琐的程序,总觉在什么地方有些缺憾。这倒不是因为这茶艺如同它的许多东西一样取自于中国,虽然冠之以东赢的名字,又融汇了东赢民族在旁支末节上的改造。东赢人是很善于“拿来”的,把“拿来”的东西稍稍改造一下就象模象样地成了他们自己本民族的东西,但是,有很多东西具有很深刻的文化烙印,不管拿到哪里,一旦失去了产生这一文化的土地,就好象失去了灵魂一样,只剩下了一个躯壳,尤其品茗之道,本来就是中国文人借助于茶,付之灵魂于大自然之中,大自然借助于这茶,凝缩空灵于人心,是中国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必然的外延。中国文人作文讲道都善于用典,不说“孟臣沐霖”、“关公巡城”、“韩信点兵”这些人文典故,只说那品茗时常伴的“高山流水”、“十面埋伏”等古乐,也是尽透中国文人的桩桩件件、豪情柔肠,如果抛去了这些深厚的文化内涵,那所谓的茶艺,也就只能是故弄风雅。

虽不能置于旷野焚香、择友纵论古今之雅趣,但领略岩茶之味,也算不虚此行。端看商家送上的小盅,色淡不奇,闻一闻,其香不艳却雄厚入鼻,啜一口,泌透心脾,确有与众不同之处,想这武夷岩茶根扎于火山砾岩、红砂岩及页岩之上,茶区内云雾缭绕、气候温和、湿度适宜,真可谓取自然之精华,荟萃岩石之灵魂。虽三四壶,其味如初,毫不减弱,暗暗称奇。望耸翠云山,听隆隆暴瀑,饮武夷岩茶,虽身处游客之中,其神飞扬,游弛于自然之间,真有“瓦屋纸窗,佳茗清泉,若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尘梦!”的境界,能于人群之中,有此所得,兴许也是雨后武夷给我的特殊恩赐吧!

☆ 作者简介:易书生,闻道阁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