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洞庭作家】何贵/致我们逝去的青春

 潇湘原创之家 2020-08-15

怀念

致我们逝去的青春

写在大学毕业十周年

作者:何贵

国人对五、十这样的数字一向比较敏感,连国家计划也是以五年为一个周期。十年,是一个更重要的时间单位。
十年,适合总结。孔子说的“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随心所欲而不逾矩”,就是以十年来划分人生阶段,对标人生方位的。
十年,适合感怀。从唐朝诗人韦应物的“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到宋朝诗人黄庭坚的“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再到清朝词人纳兰性德的“十年踪迹十年心”,再到现代歌手陈奕迅的流行歌曲《十年》,每一声“十年”都会击中我们内心的柔软,唤起强烈的共鸣。
十年,时间不算短,足以沉淀下很多的人生感悟,让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更加明确地坚持。
十年,时间不算长,十年后,“青山在,人未老”,让我们还有时间去改变。

在大学毕业十年之期来临的前好几个月,班级群里时不时的有同学提及要搞一次十年聚会,也有热心的同学在张罗。按说一个45人的班级,且一半在本省的,搞一个30人左右的聚会应该不太难。可惜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雷声大雨点小,断断续续的说了大半年,时间走到了8月份,这个十年聚会依然没有搞成。
说实在话,我对这个十年聚会还是很期待的。我是一个怀旧的人,往往会因为一些微小的事物而触发我灵魂深处一些很敏感的东西。我念旧情是真念,祝福也是真祝福,真想和曾经的兄弟再勾肩搭背,吐吐苦水,说说满腔的抱负。想去看看当年的班花是否依旧美艳动人,那熟悉的身影是否依然令人心动。不为攀比,不为互助,只想做一面镜子,照见青春,照见彼此。作为衡阳的女婿,还回了本省工作,一年至少要去衡阳老丈人家一次,我去母校的机会还是很多的,可是毕业至今回母校的次数也就两三次。趁着这次休年假,我没有和其他同学商量,独自踏上了回母校的行程。
很多人说,不谈恋爱、不逃课、不挂科的大学生活是不完整的,但是那一般都只是在电影中才会出现的场面,而我的大学生活却并没有那么波澜壮阔,但有的却是一生之中不可磨灭的回忆。

在我的印象中,读书期间,以母校为荣的学子不多,不少还为自己沦落到这样一个二本学校为耻。我算是介乎两者之间吧,因为我的高中成绩一直好似坐过山车一般,入校时一百多名,高一高二成绩进步较快,高峰期间拿过年级第三,高三下滑的厉害,二模的时候年级二百多名,真好比最近NBA快船队的保罗乔治,神一场鬼一场的,搞得我对自己的成绩都要抑郁了,班主任坦哥也是恨铁不成钢。最终高考成绩也是超二本20多分,差一本也是20多分,心平气和的来到了南华,不算好,也不算太坏。
回忆大学生涯,其实就是回忆大学生涯经历的那些人和事。至于那宏伟的建筑,优美的校园环境只是在此之上的点缀。离开了那些最重要的人,宏伟的一教,冬暖夏凉苏联建筑的二教,情侣必走的桃溪园、承载包宿纪念的野百合网吧甚至是香味楼、香江百货、步行街也都失去了回忆的根源。
我是2006年上的大学,2010年毕业。我的母校南华大学在湖南衡阳,是一个名气至今无法走出本省的普通高校。在我的读书的时候,南华尚是二本,不过她自己很争气,在我们毕业2年之内自己升了一本,也算给她的学生狠狠的争了一回面子。这四年里,我们和国家一起经历了07年的冰灾、08年的汶川大地震和北京奥运会,个人而言,和万千大学生一样,经历了求学、恋爱、入党、考研、求职等。我所学的专业为化学工程与工艺(工业分析),大三的时候额外读了一个核化工与核燃料专业,学之前被告知,毕业的时候毕业证上可以注明双专业,最后不知道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毕业证的专业上还是只能二选一,我因为当年已经签了一家核单位,为了长久考虑,选择了核化专业,更多人为了好找工作不得不选择原来的专业。我们班当时40个学生,男女比例8:5,虽不如隔壁制药班那样五五开,但是和隔壁精工班比,女生无论是数量和质量,都呈整体碾压之势,特别是比起隔壁高材1班的“江南七怪”以及高材2班“黑风双煞”仅有7名和2名女生,幸福指数也不算低。不过对于听着罗大佑《童年》长大的80后而言,最好的永远是“隔壁班的那个女孩”。

我们班在学院的地位普通的就如学院在学校的地位,班上既没有“全场消费由赵公子买单”那样的土豪,也没有要依靠勤工俭学完成学业的极度贫困的寒门。班级没有诞生陈孝正那样的保送学霸,没有白脑、胖子那样可以一呼百应的班级领袖,没有阮莞那样的女神级班花和郑微那样的大众情人,更没有杨峥文慧那样的传奇校园爱情,有每天早出晚归好好学习的三好学生、有副课从来不去、主课看心情去的挂科一族、有热衷于社团活动的社交达人、有不问世事埋首网络的网游好手,有四年换四个女朋友的情场高手,有看透世情独来独往的洒脱少年……这些普通班级里面的普通学生,发生的普通故事,这些构成了我们的青春记忆。

和大多数同龄人一样,我的大学第一课是从军训开始的,只不过我校有海军国防生,教练由本校的大三国防生师兄担任。这些穿上海军白色制服、极其英武帅气孔武有力的小哥哥哥对那些刚踏出高中校门、稚气未脱的小女生来说,是最具杀伤力的。即便是军训结束很久,很多女生过生日的时候都会邀请三位教官出席,这估计是这些师兄们大学四年里最高光的时刻了。我也是很久以后才知道,女生们根据三位教练的特征私下给取了小外号:有黑痣的那位是志志,满脸青春痘的是豆豆,最帅的那个就是帅帅。军训期间,大家刚入校,彼此还不熟悉,吃饭、军训、逛街等基本上都是一个寝室的统一行动,有时候走在路上,能听到情侣们说悄悄话“大一的”。若干年后,我也能一眼看出哪些是大一的,基本上只有大一的才一个寝室统一行动。对我来说,每天由站军姿、列队、跑操、拉歌等组成的军训极其枯燥乏味,整个军训也就实弹打靶稍微能激起我们的兴趣,教练们也是以这个为噱头,鼓励我们坚持,甚至以取消参加打靶资格来威胁那些不好好训练的刺头。真正到了打靶那天,结果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很多人还没回过神手中的五发子弹都一梭子全都打出去了,随着打靶归来歌声中,我们在哀鸿遍野中结束了为期半个月的军训。
军训结束就是各种社团纳新的黄金期,经过再三考虑,我申请进了本学院的青年志愿者协会活动策划部,之所以加入青年志愿者,是听本学院的师兄说青年志愿者活动多、美女多,加入之后只有前半句是对的。学院的青年志愿者在本学院是个强势部门,承担了很大一部分学生会的功能。仅仅是大一一年,就参加了与部队联谊、迎新晚会、辩论赛、演讲等各类活动,也结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更重要的是这一年真正开阔了视野,锻炼了组织策划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大学四年,我一直住卧虎山某栋603,四年不曾换寝室,也不曾换室友,本班男生都同在一层的601、602、603、604。一直对卧虎山这个寝室名很有好感,一座山以卧虎命名,仅次于三国的卧龙,那得是多高的赞誉—此乃卧虎藏龙之地也。虽然有些女生称呼我们为卧虎山的狼—色狼的狼,那也大可不以为意。我们大学四年大部分的时间消耗在卧虎山上,很是想念那些可爱室友,当时我们寝室是三个房间,最里面的卧室上下铺睡8个人,外屋是客厅兼书房(我们主要用于打拖拉机和吃火锅),还有个卫生间,算是学校面积最大的寝室了。我们寝室住的8个人包括本班的5人,高我们一届的两位师兄以及高材一班的一个哥们。这几个人是我大学四年接触时间最长、感情最深的几个。我觉得很有必要一一介绍一下。

第一个是照顾我四年的大哥—山西大汉刘少波。少波高我们一届,极其仗义的一个大哥,在我们刚入寝室的时候就给我们透露了全部的大学真相,帮我们规避了很多的弯路。少波继承了晋商的优良传统,很有经商头脑,贩卖过牛奶,推销过电话卡、组织过勤工俭学,很有组织能力。篮球国家二级教练,急停跳投和带球突破有几分艾弗森的神韵,在院队里面如《灌篮高手》里藤真一般的存在,现在在义乌一家大型化工企业担任技术总监,一月的收入抵我三五年工资。
第二个是我们的寝室长,—笑起来如冬日暖阳般温暖的寝室长发哥,一个极具个性的广东仔,有点小洁癖,有点小个性,有点嫉恶如仇。斗地主贼溜,羽毛球、乒乓球玩得很好,在我们的蛊惑下,从拖拉机小白迅速成长为绝对主力。对喜欢的人和事毫不掩饰,对看不惯的事物也一贯硬刚到底,在寝室具有很强的号召力,所以大学四年一直担任寝室长,把寝室经费管理的井井有条,把寝室卫生收拾的干干净净,把我们几个收拾的服服帖帖。研究生毕业后,高薪聘用在湛江一家事业单位,娇妻幼子相伴,早早的走向人生巅峰。
第三个是睡我对面的小优,憨厚直爽的河北汉子,在担任班级生活委员期间,把有限的班级经费发挥到了最大程度,其他班散伙饭一般吃一次,在他的超级理财高手货比三家优中选优的情况下,我们班吃了三次散伙饭,正是因为理财有方,他是我们寝室第一个买房的,取了个江苏姑娘,回到无极老家上班,离帝都一个小时的高铁,去年我在北京挂职期间,见过两次,肚子比我的还大,一看就是日子过的很幸福。
第四个是和谢娜老公重名的张杰,此君崇尚中庸之道,凡事三思而后行,既是健身达人又是居家好男人,刚入学为买个合适的手机可以走遍中山北路每个手机店,只为购买最合适的那款。在我们普遍换第三个手机的时候,他的摩托罗拉还如刚出厂般崭新。喜好看好莱坞大片,在我刚刚接触此类型电影还分不清汤姆汉克斯和汤姆克鲁斯时,他就已经把说的上号的经典好莱坞电影都一一看过,能发表专业影评。大四期间来了一段黄昏恋,居然最后修成正果,现在儿女双全,早早踏入了小康生活。
第五个是益阳人熊斌,因为我们俩身高体型差不多,家庭出身甚至生日都只差了几天,所以虽然他不是我们一个班,但关系一点也不比其他室友差。在我看来此君算是一个传奇人才,情商智商双高,各种游戏玩的飞起,特别是真三,玩的贼6;白酒一斤不倒,啤酒随便喝,兜里不揣烟,有人散烟则必接,特别是好烟,在他看来不抽就是浪费,不过此公在女生面前绝不抽烟,他人再怎么调侃也能坚持原则,实在是很有控制力。暑假组织几个班的学生出去打暑假工,也倒卖过圆珠笔等,兴趣广泛。平时学习稀稀拉拉,考试分数还不低,奖学金从来不少,也考上了南京的研究生,大学四年,除了没有好好谈一次恋爱,也算功德圆满人生赢家。目前已经在长沙定居,时不时可以一起再喝几杯。
第六个是深藏功与名的齐齐哈尔威哥,这哥们爱玩网络游戏,平时话不多,一出口则极其经典。军训刚结束就在其他人毫无预兆的情况下和本班一唐山姑娘在一起了,众人刚刚反应过来,他们俩迅速的好聚好散。不出俩礼拜,又和本班一个新疆姑娘开始了为期两天的恋爱,之后彻底从情网走出,投身网络游戏,深藏功与名,只留下传说。如果这就结束的话,我们都错误估计他的段位了,毕业之后,他又和那位唐山姑娘迅速结婚生子,感情是姑娘等他四年呐。目前这夫妻俩都在包头404,算是为数不多的留在核系统里的。
第七位是少波的同学万吨。这大哥文学功底极其深厚,可以大段大段的背诵《三国演义》,相当相当强悍。学习极其刻苦,每天早出晚归,雷打不动,只有午休和晚上十点以后能见过此君,他那么努力的学习,不知道是不是和他的年级第一的学霸女朋友是有关。他有一个观点是,每天没事的时候去蹭课呀,蹭一节课就赚了多少多少钱,如此好学之人,整个学校都罕见。
我是整个寝室乃至整个班上最普通的学生,既无拔尖的成绩,也无文艺特长,既非出生豪门,也非靠助学金度日,智商在线,情商不高。既不热心班级学院工作,也不痴迷网络游戏,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情,更没有让人津津乐道的故事。节节课不落下,节节课也不好好听讲,经历的上百个老师,现在能叫出名字的不足五个,当然能叫出我的名字的,我估计一个也没有。图书馆是最爱,不过也就看一些杂七杂八的闲书。寝室文化——拖拉机倒是一场不落下,绝对的主力。寝室集体包宿看港剧也是常有的事。酒量年年见长,刚入学的时候,三瓶啤酒喝趴下,毕业时,看着一桌人喝高,我全身而退。那时候身体好,喝着几块钱一瓶的牛栏山,一瓶半之后还能再来半打啤酒,现在有机会喝点好酒呢,半斤就多。年年拿着中等的奖学金,年年这样混着日子。也曾随大流考研,不过也是在签约单位之后自行放弃。签约的央企也没能好好呆着,在混满四年之后依然是义无反顾的离职走人,然后就是在基层写官样文章,勉强养家糊口。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大二的时候找了一个隔壁班的衡阳姑娘,要不回平江之后,又是一个相亲专业户。

承载我们寝室回忆的首推拖拉机。是谁最先提议玩拖拉机,现在已经无从考证,不过这个很快发展成为我们的寝室文化,一周少说也要来三五局,玩通宵也是家常便饭,不赌钱不搞惩罚,玩的就是寂寞,玩的就是青春。有一年国庆,少波给我们找了一个看场子的小活(商场搞活动,器材晚上需要人看管,25元一人,4个人),我们寝室几个就着满天繁星玩了一整宿的拖拉机,更夸张的事,因为牌友有富余,一个哥们硬是看了一整宿。事后我们再三交代少波,如有类似的好活,千万要记得一个寝室的哥们。因为玩拖拉机,我们把女寝312的几个姑娘发展成为很好的牌友,其中由以江苏姑娘吴爱娣、江西姑娘张金美两人关系最为要好,成为我寝组织活动的铁打亲友团。
因为有如此出色的寝室长,我们寝室早早的添置了锅碗瓢盆,时不时的来一顿火锅犒劳一下自己,加上长袖善舞的各位室友的衔接,我们和班上几个女寝关系都不错,偶尔搞一次联谊。最开始应该和313寝室,那时候军训刚结束,同学们并不太熟,吉林姑娘白雪从东北老家带回了正宗的东北大米,然后就有了313女生出米,603男生出其他的男生寝室第一次大联谊。联谊规格之高、准备之充分不亚于中日双方的破冰之旅。男生呢,是把寝室里里外外好好收拾一番。女生呢,是把自己里里外外好好收拾一番,个别女生还去外面做了个头发,以至于满屋子的火锅味中掺杂的那一丝丝的茉莉花香,经久不散。虽然那次因为经验不足,饭都没有煮熟,女生们一个个拘谨有余谈笑不足,男生们准备的笑话也是尴笑不已,最后也算宾主尽欢、为下次联谊攒下了宝贵的经验。
有了第一次联谊的宝贵经验,哥们几个又立马组织了好几次活动,从之前的纯火锅又发展了炒菜。有张杰大厨掌勺、刀工一流的熊斌切墩,洗菜的洗菜,掰蒜的掰蒜,分工明确,一派热火朝天。虽然也有因为西红柿炒蛋是先放蛋还是先放西红柿、韭菜煎鸡蛋时韭菜要不要先过油等问题因南北方差异有过争执,不过这丝毫不影响我们做饭的热情,更不影响我们邀请女生一起来做饭的热情。唯一可惜的是,吃了我们那么多顿饭的姑娘们,来我们寝室也仅仅就是吃饭,没有发现我们寝还有这么多个单身汉,没有发展成一两对。所以说,吃人家的嘴短这句话还需要辩证的看待。

说完学生,有必要说一些对我影响比较大的老师。第一个是教我们高数的赵修忠老师,此公40出头,身形修长,酷爱穿牛仔裤,那对眯眯眼颇有几分张学友的神韵,专业素质极强,讲课生动,又极其正派。极具磁性的嗓音不知迷倒多少女生,超难的试卷不知考倒多少男生。每次考试结束,50多分的将近一半,如果谁要是去他办公室活动活动,期望他高抬贵手改个60分,他会拿出你的试卷,给你把整张试卷仔仔细细的分析一遍,然后用迷死人不偿命的磁性嗓音说:“真的只有56分,多一分都给不了”。让那些试图打感情牌的学生铩羽而归。
第二个是我们学院的罗虹教授,她只教过我一个学期的有机化学,不过差点影响我一辈子的学术走向。既因为她极强的专业素养,也因她在做实验这一块多次给我单独开小灶,我们成了忘年交,在她看来,我算是个可塑之才,挺好的胚子。在大四上学期的某天,她看到我,立马喊出我的名字,并问我打算考那个学校的研究生。我那时候虽然已经签约了中核,但是还是没有完全放弃考研,我说打算考中南大学的有机化学。她非常高兴,甚至是神采飞扬的说:“你还可以考个更好一点的,有什么不懂的可以来实验室找我”。毕业十年我一直不敢联系她,如果她知道她看重的弟子没有继承她的衣钵,不知道得多伤心。
第三个是教近代史的一位叫保国的年轻女老师。大学近代史虽然是必修课,但是因为学分低,又是上大课,迟到缺席早退的很多,课堂纪律又不好,认真听讲的很少。偏偏我对历史非常感兴趣,每次她提问,我总能及时举手回答,并能答得恰到好处,她也有意识的讲我回答问题。每次下课后我们都要交流很长时间,对于一些诸如“64学潮”“三年困难期”等比较敏感的话题,也愿意和我分享她的个人观点,可是每次都会引起剧烈的争执。激烈处,她总是不置可否的来一句:“历史自有后人评说”,我也硬刚一句:“后人连真实的历史都不知道,如何评说”,然后结束话题,下节课继续。
第四个是教我们专业课某某老师,这里并不是刻意隐晦,而是确实不记得他的名字,连姓什么都不记得。他对我产生的完全是负面影响。暂且不论他的专业水平,师德师风就很有问题。对于考试不及格的学生,请一顿饭或者给一条烟就能让你过。更有学生说,某某一根烟就能搞定,不要浪费,言语中极度的不屑与鄙视。还因为他带学生论文的时候非常松散,报他的学生排成了长队。因为大家知道,他当指导老师,不存在不过的。这样的老师,得不到同僚的尊重,也得不到学生的尊重,还沦为学生口中的笑谈。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大学有太多太多可以写的人和事,提笔记下经历和变化,才发现,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最抓不住的莫过于时间。当你感叹过去十年的时候,新的十年也悄然开始了。人生又有几个十年呢?
年华似水,十年前的我们各奔东西,用陌生的眼神打量着社会。十年后,我们几经打拼,几经沉浮,找到了人生坐标。十年的风雨历练,十年的落花流萤,十年的日月轮转,春温秋肃,物换星移,改变的是容颜,是心境,不变的却是沉甸甸的思念。
十年时间,足以让一少年变成老男孩。
十年前,我T恤牛仔,满脸青春痘,双手插兜穿梭在校园,一脸茫然。十年后,写着八股文,说着永远正确的废话,为了生活,俨然一个装逼犯。
 十年前,桃李湖边,漂亮女生不敢偷看,单纯的祝福着每个善良的女孩未来与幸福相伴。十年后,看到出双入对秀恩爱者感叹,TMD,怎么好白菜都让猪拱了……
 十年前,卧虎山宿舍,兄弟们围在一起,观赏着《血色浪漫》《士兵突击》,心里想的是何时成为钟跃民那样的男人。十年后,单位兄弟们聚在一起,聊着公司的八卦,忧虑着未来的发展,抨击着当前的房价,操心着子女的明天。
十年前,上午考试,下午泡图书馆,晚上通宵,不知疲倦。十年后,啤酒肚,脂肪肝,爬个楼梯也腿软。
十年前,我身高175,体重125。身材匀称。十年后,我身高175,体重155。哥们说你TM这是电冰箱体型啊,另一哥们补充说,还TM是双开门的。
十年前,教室,食堂,图书馆。蟑螂满地的宿舍里是无忧无虑的睡眠。十年后,电脑上敲着材料,半夜醒来还想着明天可能会被毙掉的稿子。
 十年前,为了省几块钱网费,网吧熬夜通宵。十年后,同事问,半夜直播欧冠,看不看。我不屑的转头,别扯淡了,找我200块也不带去熬夜看的。
 十年前,毕业季,香味楼,回锅肉,摊黄蛋,茄子煲,三瓶白酒底朝天。坐在马路牙子上不停的呕吐,昏黄闪烁的路灯下泪流满面,听陈奕迅深情的唱“十年”以及筷子兄弟的“老男孩”。十年后,山南海北,天各一边,再也难聚一餐饭。
十年前,酒精炉,火腿肠,鸡蛋泡面,幸福好几天。十年后,吃什么都滋味寡淡。幸福不过一家三口吃着媳妇做的辣椒炒肉,看着儿子手舞足蹈的聊他的幼儿园。
十年前,幻想着十年后的样子。十年后,感叹再也回不到从前……
十年,说长也长,说短也短。所有的一切不过是转瞬间
青春从来没有亏待过我们,只是我们亏待了青春。文字太轻,回忆太重,不怕心老,只怕路长。请珍惜或怀念,我们永不再复的青春。

作者简介

何贵,湖南平江人,平江乡镇工作者,平时喜好阅读与写作。

图片:作者

征稿说明 《潇湘原创之家》

卢宗仁专辑         万辉华专辑        蒋正亚专辑      

彭定华专辑          吴标华专辑      易石秋专辑  

陈有红专辑         谭伟辉专辑       黄志中专辑  

谭湘岳专辑         沈保玲专辑       史建国专辑

朱素青专辑         杨英专辑           柳平国专辑

许光辉专辑         杨辉专辑          弘毅学子专辑

方绪南专辑         龚春林专辑      孙美堂专辑

万志勇专辑

(专辑持续更新,欢迎作者入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