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约等于《三国演义》

 氧气是个地铁 2020-08-15


读《三国演义》总会让我们深思。

我们也许无法成为刘备,天生自带“皇叔”的金字招牌,简直是再合适不过的资本和优势,从某种意义上讲就连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还要不如一分,并凭借着“仁义”的准确定位集成强大的人格魅力,得以招揽无数能干将领为之抛头颅洒热血死心塌地一片赤诚心意,即便跌宕起伏也能够最终搞出一项还算可以的事业。

我们也许无法成为诸葛亮,动用强大的宣传阵容,邀请江湖赫赫有名的徐庶、司马徵、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等等强烈推荐,还拉出古代大V姜子牙、张良、管仲、乐毅友情出演,导演出流芳百世千秋万代的大型求职真人秀广告“三顾茅庐”,成功跻身蜀汉头号智囊。

我们也许无法成为孙权,含着金钥匙出身,著名富二代加官二代加星二代,产业还是在富饶丰盛的江南胜地,而且相对命长,简直要羡慕死曹操和刘备。更重要的是,他可以当成基友的麾下将领如长江之水滔滔不绝——周瑜其一,鲁肃其二,吕蒙其三,陆逊其四,人才济济。这延续性科比蜀汉和北魏要强得多。

……

平庸如我们,肯定还不能活出这样现象级别的“三国”人生,若要强行沾边,也就是里面那些居无定所受苦受难的老百姓,连一个无名小卒都比不过。只是这并不会妨碍我将《三国演义》现实化的理解,把其中的英雄豪杰帝皇将相丞相都督的故事罗列出若干道理,并用来适应自己简单的人生,也好多躲避一些渺小、空洞和卑微。

关于细节部分,每一章都能找出无数的哲学理论,灵光一现间足够改变人生,成为我们日常的座右铭。我也无力找出许多来,只能从宏观入手,以通篇为切入点,在比较大范围的基础上作总结。这倒不是角度上有多么高深宽广,其实不外乎一种正常的看待。闲话少说,具体如何,且来听说。

三国是一部从合久必分到分久必合的演义,具体说来就是以刘备、曹操和孙权为主,诸葛亮、关羽、赵云、张飞、姜维,张辽、徐晃、于禁、典韦、许诸,周瑜、陆逊、甘宁、太史慈、黄盖,等等,相敬相杀、龙争虎斗、尔虞我诈几十年,最终天下归晋姓司马的故事。倘若不剧透,这是个很难预料的结局。毕竟在演义的一百来回,司马家族的开拓者司马懿正作为忠心耿耿的魏将正和孔明斗智斗勇中,保家卫国,强大曹氏的势力,完全看不出他要成为皇帝祖宗的趋势。通篇一百二十回下来,我发现,这很转折意外,然而结局却在情理之中。

人生莫非如此。在混乱而纷争不断里,必须有一项可以托付的事业。要么凭借着坚定的基础在困难中一步步发展壮大好似刘备和西蜀,要么在消灭一个个阻碍自我前进的过程中确立领先地位好似曹操和北魏,要么把延续原有优势得以把自己打造成为顶级豪强好似孙权和东吴。当然,还有其他的模式,更有可能像袁绍、吕布、刘表、马超、孟获、姜维一样或失败或投降或新生的情况。在人生中,也许会更复杂,大概是几样模式的结合——刘备加吕布,在磕磕绊绊中惨淡收场;孙权加马超,浪费天赋最后退而求其次;曹操加刘禅,辛苦一生却只能为他人做嫁衣。把大人物平凡化,就是我们的人生。

刘备、孙权和曹操的共同结局也让人深思,他们都没有一个靠谱的后代,四辈不能再多,以至于最终落魄断送江山,向手下或对手俯首称臣。扩展到生活,居安思危是必须的,养尊处优万万不可以。即便坐拥别人暂时无法撼动的优势,也必须跳出界限,用竞争意识来思考问题,把稳定视为洪水猛兽一样的可怕事情。古代皇族也许逃不过这个命运,司马懿的后代在三国结束以后的晋朝同样玩完,但我们的人生可要简单许多,执行起来很方便。

万千人生,百态世间,一部《三国演义》道尽,足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