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好的时光总会过去

 氧气是个地铁 2020-08-15

原创/氧气是个地铁(大梦)

那天,我在阅读六神磊磊新作《六神磊磊读唐诗》时,看到一篇《从长城窟到菩萨蛮》,开头就抛出一句“美好的时光,总是会过去的”。在那个瞬间,我本着精神享受的心理被深刻触动着,这句话如同从纸上爬起来,钻进我的脑袋里,满满对应着生活。六神磊磊非常有文采和思想,他讲故事的功力也属于一流,可以说每篇文章都使我爱不释手。不过唯有这样一句话,或许是他信手拈来的落笔,开启我思考人生的模式。

然而我坚信这绝非负能量,当然也不会是心灵鸡汤。这句话也许仅对我个人而言非常深刻地反映出事实的本质,用一种近乎严重的警告标准,呼喊出认识生活的宣言。没有半点颓废,更不是无病呻吟的呐喊,这个值得一辈子铭记的道理,就像身边不现身的智者,或者远古流传的预言,在狂妄爆发的时候泼冷水,在悲伤逆流以后却过来提神。

美好的日子的确会过去。如果按真实时间来算,任何时光无论好坏都很快就成为往事。只是因为时光若美好对于我们来说更愿意去用来触动经常性死寂的内心,于是被提上议程讨论,所以“时光”的含义更多被自动贴上“美好”的标签。整个过程却往往从主观上被缩减到很短的时间,几乎只剩下一个结果,尽管这与个体的意愿背道而驰,但其实代表着不舍和难忘。

很可能在事前有诸多计划、若干情绪、无限假设和满腹心思,只是当时光真的降临时,却是那样的自然和匆忙。我们享受其中释放出来给予精神上巨大的体验和满足,在临近结束之际会不爽地暗中倒计时,直到事情真的成为往事。结局尽管注定,事实早已成为唯一,但其存在记忆中的载体仍然时刻活跃着,只要我们还甘愿开启轨迹的话。

不是每一次的快乐都能称为美好时光,也不是所有的美好时光都具备快乐。所以美好时光是个复杂的概念,他的意义在于确定我们人生中自定义的亮点。这个举措的作用之一是在尽量丰富空白的经历,以及借助某些曾经误以为一辈子的瞬间来弥补部分残缺的阅历和阶段,从而保证个体人生的半实质性进行。无奈的虚假也罢,孤独的创新也好,美好时光都是和现实理论有差距的意识寄托。也许真实生活远比被假设的经历要轰动,但看不见的效果反而增加神秘感于是充满诱惑。

特点就是:总会过去。一个“总”字,道出太多的辛酸和难受。没有属于其中的记忆,可以摆脱规律的束缚,无一例外最终都会成为遥远的过往。这是个悲伤的故事,但却引出重大的改革性结论——时光需要不断被创造。美好的时光总会过去,但人不可以沉沦过往无法自拔,回忆虽然销魂但容易腐蚀斗志,往前看的最好方法是联系现状。现状虽然总体不堪,但局部依旧存在无限可能,而且被激活的条件从理论上讲并没有那么困难。所以,创造“美好时光”也就成为生活的一种本事。

因为总会过去,所以需要不断创造,美好时光便是以这样一种特殊的存在方式,潜入每个人的生活,并陪伴终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