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即便努力到感动自己,却还是碌碌无为,你需要知道——杠杆思维

 逸香阁居士丽人 2020-08-15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并且相信这句话“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意思是一个人只要肯努力,那么就能获得相对应的收获,越努力的话获得的就会越多,这是一个励志的名言,但如果从科学的角度来看的话,会发现这里的努力和收获之间其实是一个默认的等号关系,这意味着一个人付出了多少就会得到等量的收获,但这其实是一个传统观念上的偏差,因为努力只是一种让我们获得结果的间接手段,不等于是一个直接的结果,因为随着努力方式上的改变,所带来的回报是各不相同的,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拼了命的努力,结果却是差强人意,但有些人看起来毫不费力,收获却也比一般人来得还要多,表面上你跟别人比的是数量上的努力,也就是看谁的努力时间比较长,但实际上别人跟你比的是质量上的努力,也就是看谁能让努力产生最大的回报。

这就像是一辆跑车和一辆普通汽车相比,两者同样是车,但因为在引擎上设计的不同,导致了两者之间在速度上有了一个天差地远的区别,如果这两辆车同时向一个方向驾驶一个小时的话,那么在一个小时之后,两者之间的距离可能会出现一个十倍以上的差距,换句话说,同样是努力,但随着方式上的不同,别人家的孩子努力一个小时所产生出的成果,可能需要我们努力十个小时以上才能获得,这时候两者之间所谓的努力就很明显不是处在同一个量级上,那么该如何像别人家的孩子一样,让自己的努力得到最大的回报呢?

想要用最小的力量来获得最大的回报的思考方式,你需要知道“杠杆思维”什么是杠杆思维呢?或许你可能没听过杠杆,但你一定听过阿基米德的一句名言——给我一个支点和一个足够长的杠杆,我能翘起一个地球。杠杆这个词其实是来自于物理学中的一个理论,杠杆原理,意思是在力的相互作用下,人类可以运用一个相对而言比较低的力量来撬动或者搬动一个重量大的物品。

想象一下前方有一块五十公斤重的大石头,而你现在的任务是需要把它移动到前面十米外的地方之后,你会怎么做呢?如果给你两种选项

第一种是用手来推动这一块大石头,毫无疑问需要付出的力量是庞大的,因为你至少需要付出对等的力道,才能顺利地把这一块大石头推前一步。

第二种是一种杠杆的工具来帮助移动石头,这时候你只需要付出相对而言比较少的,也就能顺利的移动这一块大石头。

如果试着把场景里的石头看待成一个人的成长或者进步,会发现人生的每一次进步,其实都像是把这一块大石头往前的推进一步,而努力则是一个可以让我们把石头往前推的手段,但大部分人的努力方式其实采用的第一种方式,需要付出跟石头的重量对等的力气才能推动石头,甚至时常需要付出更多的力气才能顺利地推动石头,努力和收获是不成正比的,只有少数人是运用第二种的方式,利用杆杆来帮助移动石头,让他们能够用最小的力量来推动这一块大石头,那么如何做到用这个杠杆思维的方式来扩大努力的成效呢?

我个人认为杠杆的核心要素在于资源的调配上,相信大部分人都应该听过80/20法则,简单点的解释是事物最好的状态是能够通过20%的努力来获取80%的回报,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在正确的地方投入正确的资源,我认为有以下两种方式

一个杠杆类的工具,有两个重要的元素,第一是支点,第二则是一根类似棍子的工具,但真正决定杠杆最终效果的是支点的位置,如果需要移动在B端上一块五十公斤重的大石头,那么在哪一个位置上的支点,可以让我们在A端的地方用最小的力气就能移动这块大石头呢?

第一种:支点的位置在前面

在这种情况下,A端需要付出超过五十公斤的推力才能勉强让石头移动,需要付出的力量和回报是不成正比的,而如果在生活中发现自己遇到这类情况的朋友们要注意了,因为你当前资源投放的地方可能是错误的,不能有效地扩大你的努力,这属于一种低效的行为。

第二种:支点的位置在中间

在这种情况下,A端需要付出和B端同等的力道,其实就是一个天平的概念,需要付出的力气和回报是一个同等的概念,在生活中这类的情况通常是因为资源分配上过于的分散而导致的,也就是说做的事情是对的,但在同一时间里专注在了太多的事情上,保证每一个事情所能分配到的资源不够,不能扩大努力的成效。

第三种:支点的位置在后面

在这种情况下,A端只需要付出最小的力气,就能顺利的把石头移动起来,需要付出的力气和回报达到80/20法则的效果。

也就是说想要发挥出杆杆的效果,就需要找到一个可以扩大努力的成效的支点,知道资源该放在哪一个位置才能产生出最大的收益,但该如何找到那一个可以带给我们最大收获的支点呢?要做到的事情有两点:分别是扬长避短和提高量级,以前有单独讲过在这里不多赘述了。

在找到了可以集中精力的支点之后,下一步要做的就是集中力量来扩大努力的成效,只有把努力都集中在少数几个或者有限的目标上,那么才能确保收益是最大的,这就是集中的力量。人类的精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如果不把力量集中在少数的优先事项上,就会发生像支点位置在中间的情况,因为资源过于分散而导致努力的投入无法获得理想收益,为什么呢?这是因为“门槛效应”的存在,简单来说,对于大部分的事物来说,都有一个隐形的门槛,如果我们所投入的努力是低于门槛的话,那么这些努力其实会很难看到成效。

相信大部分的人都有过想要培养出一口流利的英语但却一直失败的经历,而我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虽然我没报名英文的学习课程,但事实上我真的很确定自己用的方式是对的,但却还是有一种自己的努力没用的感觉,因为在英文的水平上还是没有一个肉眼看得到的进步,直到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才发现,原来自己在学习英文上所投入的资源还不足以达到影响门槛的地步。

人类的认知能力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同时的兼顾太多的事情会导致资源过于的分散,而我就是因为过度的专注在其他的事情上,导致了在英文学习上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方法是用对了,但却收益不大。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常说如果你什么都要的话,到最后会什么也得不到的主要原因,因为如果在该事项上所投入的努力是低于门槛的话,这不足以影响到特定的系统,从而产生出收益。

时间只是一个让努力放开拳脚的平台,努力的方式才是决定你的努力是否有价值的决定因素,试着用杠杆思维来看待世界和任务,找到一个可以扩大努力的成效的支点,然后集中力量来扩大这个努力的成效,才能用最小的努力来换取最大的回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