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氧气是个地铁(大梦) 我有一个理论: “解决不了的问题不用烦恼,解决得了的问题不必烦恼,我只烦恼正在解决的问题”。虽然有局限而且没经过筛选地理解容易适得其反,但道理是这样,战略性保持长远意识需要可操作实践作为基础,过程具有参与感,形成计划地补充现实上残缺的部分。从这个角度看,那些空中阁楼的假设无疑会干扰个体的判断和自我判断,做事还是先以接近现实为主。 上面只是结论,生活起来,不可能全套符合地使用。但作为大纲,可以屏蔽那些会干扰趋势使当事人陷入比起焦虑本身更严重的焦虑中。人生许多烦恼其实是世俗约定的圆满任务,不算消耗生命折损个人价值的危机,最多限制能力,解决方式重在依靠资本质变生活状态。所以,当烦恼仅能停留在思想层面,既无法对应现实,又对现实形成扭曲负作用。 所以,普通人该烦恼什么呢?“正在解决的问题”。这里并不限当下,进行时仍然包括那些被假设的“解决不了的问题”。矛盾吗?没有,前提是需要入将其现实化,也就是让“解决不了”成为过程的一部分,而非只负责输出灾难的结果。那样性质完全变化,转型为“正在解决”,于是构建出自我的伟大和谐。 说来简单,想执行就要费劲。相关计划的解决能否实现,标准十分复杂且没有统一标准,即便概率偏低的预测同样存在理论上的依据。普通人容易混淆,接着在社会的必经考验中被激活人性弱项从而陷入无尽的焦虑中,这就是烦恼,却没有解决。 正因为烦恼复杂,所以任何解决方式都会有漏洞,包括这一套理论。但那是个人区别造成的不适合,无法以此全盘否定观点。至少对我来说,理论是正确的。那么,该不去烦恼重要但无法解决的问题吗?如果这样做,本身就属于缓冲,换种方式接受现实,心态却是积极。无法解决是在意识到过渡条件难以实现或者对自身资本充分认知以后下结论,能避免浪费时间,以及争取更富价值的实践,就是情绪上会出现波折,无论是源自起点还是受到客观干扰,有点麻烦。 烦恼的本质是个体对自身资本无法适应却希望融入社会的抗拒,光保持冲动就太浪费,用好才是王道。很难,好在方式多样,获得含量也和比例无关。适当烦恼会让个体自我决定地提升隐忧意识,从做事方式上颠覆传统,使劲达成最低标准的预期,至少也会时刻接触片面清醒,做得好就是一个良性循环。 最危险是什么时候呢?就是现场。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理论始终不切真实,只要被感官正式接触,代入感立即扩大到一个无法转移必须承受的程度。烦恼会因此强烈刺激大脑,让解决一项的相关假设被极限转换,结论就不是原来的样子。 Life finds a wa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