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蹚、蹚、蹚,开开心心地往前蹚……

 秦之过也 2020-08-15


最上乘的,也是最简单、最普通、最直白的……

  您有没有过这样一个梦想,毫不费力地练就一种内功,就像金庸《天龙八部》中的「凌波微步」一样:「猝遇强敌,以此保身,更积内力,再取敌命」。取人性命的事咱们绝对不能干,但「君子藏器在身」的内力和底气还是必要的。

01

  这样的梦想可以照进现实,因为最上乘的也是最简单、最普通、最直白的。极高明处道中庸,好东西都是浑然天成、不假雕琢的。高手或大侠都有这样的风范,举手投足看似波澜不兴,实则内有扭转乾坤之力,总是能在恰当的时间和位置给予最舒适的护持。

  蹚泥步,这么一种简单却不平凡的步法,可能是您通往梦想之路的最好伴旅。

  说它简单,因为我们都这样走过:小时候在水潭中捉鱼,最好的方法就是蹚泥搅水;场院中晒满金黄的玉米,赤脚「犁沟」翻晒也这样走;金色的海滩上,细沙从足缝中流过也是这样蹒跚前移……

  说它不平凡,《岳武穆九要》讲「拳乃论势,而握要者为步。活与不活,固在于步,灵与不灵,亦在于步,步之为用大矣哉……」。还有个说法是「教拳不教步,教步打师父」。打个不恰当的比喻,步法是猫不传给老虎的保命一招:爬树。从这点来讲,宋氏形意把《内功四经》传出来真是善莫大焉、功德无量,因为那个年代人们以武为生,把武林秘籍贡献出来相当于现代的裸捐!

  《逝去的武林》后附的宋氏《内功四经》,比网上流传的《内功真经》原本,多了「足既动,膝用力,前阴缩,两肋开」这四句话。高超的招法或技艺,最核心的往往就是一层窗户纸;但没人给您捅破的话,可能您永远不会知道。这四句话说的就是蹚泥步法,贵比黄金的不传之秘!


  说到不传之秘,有的人秉承道不轻传,曰非其人勿教;有的人却像翻口袋一样知无不言,觉得大家都不容易、珍惜遇到的每个缘份;有的人奇货可居,待价而沽,一次面授收价过万;也有的人卑微的像草,不在钱上做文章……各种做法都无可厚非,在不伤害他人的情况下,开心就好。

02

  蹚,顾名思义就是从浅水、水草或泥巴的地方走过去。所以,走的时候是顶着膝盖、由膝盖拖着小腿、脚步尽量擦着地面往前蹚。同时,通过裆外分,实现前阴缩。如此这般,膝盖往前、前阴往后,形成的拉扯力,带动腰腹以及全身筋膜往复扯动。这举足轻重的一点点改变,引起了全身气血、经络、臟腑的诸多变化:

  第一点就是调整全身气机,引气下行。现代人的突出特点是思虑过度,脑子用的多,思维琢磨的巨人,行动落实的矮子,头重脚轻、心浮气躁的居多,走起路来步履轻浮、脚下无根。气都在上面浮着呢,降不下来,肾水就积攒不下。蹚着走路,配合呼吸,可以把脚底走得发热,对于站桩气上头以及平时思虑多、高血压的很有帮助。


  《逝去的武林》李仲轩老人说过:人的两条腿属于肾。钻拳以练法来说,是要练腿的,以活腿来养肾。所以钻拳的步伐不是直来直去,而是螺旋前进。让两条腿有一个松快的余地,这样肾水旺。蹚泥步跟站桩一样,脚后跟、大脚趾向内向下用意,裆胯外分,腿也有一点像拧螺丝一样拿着劲拧着走,锻炼肾气的作用也就不用多说了。

  第二个好处是按摩臟腑。《黄帝内经》说是五臟坚者寿,但我们一般是触动不着五臟的。这就凸显了内功内气的妙处。通过膝盖前顶、前阴后缩的拉扯力,以及脚用意向内、胯极力外分的扭动力,整个腰腹内部都跟着蠕动。再加上收下颌、提前胸、开天门,吸气直接到腰,既有筋膜的扯动,又有气机的运化,又运又动,既健又康,这样好的锻炼方式我不知道从哪里还能找得到。


  直接作用于臟腑非常关键!因为腰腹这个部位在传统中医来讲是壶腹区,是极其重要的战略要地!全身除了心和肺,其它的重要臟腑,比如肝、胆、脾、胃、肾、胰腺、十二指肠、大小肠都在这个部位,这里运化起来,对人体生理机能调整的好处那可是太大了……

  第三就是排浊纳新。我们体内攒了很多浊气,边走边蹚,当下就可以打嗝排气。近日,一位好友学会了蹚泥步,她天天在小区里走,一走就上下通气、酣畅淋漓、引人侧目。她说她在家里蹚着走,也是这样子,孩子说您赶紧去厕所吧。浊气留在体内早晚会兴风作浪。蹚的时候,因为涌泉是涵空的,脚擦着地皮走,下面接纳地气,上面吸收天阳,吐故纳新,当下就会觉得轻松清爽、无比的舒适畅快……


  四是不伤膝盖。我们身边可能都有暴走族,每天几万步地走。暴走的锻炼效果咱们不提,但疯狂走路得滑膜炎的不在少数。我认识一个朋友,膝盖打上封闭也要每天狂走,精神固然可敬,但以后还能不能自如行走却成了问题。蹚泥步,整个腿是拿着劲的,走再长时间,膝盖也不会受伤。内外一体,相互融合,锻炼功效可谓事半功倍。凡是由内到外的改变,以及引气往梢节走的运动,都是好东西。

  五是不知不觉练出内力和整劲。脚向内、裆向外,这两个结合起来就是螺旋劲,再加上力由足起,既有横,又有竖,横以济竖,竖以横用,用起来就自如了。话说胳膊拧不过大腿,说的就是力由足起;遇到任何事,脚下有根,都不会吃亏的。养成习惯了,力起于足,发于腿,主宰于腰,行于手,自然而然就形成了。武功我是外行,纯属想像,不过人生有时留点自嗨的空间也挺好的……

03

  蹚泥步都有哪些要点呢?其实,核心还是桩形,没有正确的桩形就没有蹚泥步。这句倒过来讲也是对的:只要桩形正确了,一拿步就是蹚泥步。关键的一点,还是上次直播(链接附后)分享的,通过「逼臀以坚膝」和「圆裆以坚胯」,抱臀用意下坐,形成腰下塌、尾骨上卷、脊柱挺立、小腹内壁拉紧、大腿后侧承力的状态。其它的细节赘述如下:


  一是两脚尖始终朝前。不能抬着脚或踢踏着走,而是贴着地面、脚心吸着地往前走。

  二是只要脚一动,就好像在浅水里趟水一样,膝盖用力向前、拖着小腿和脚往前蹚。膝盖始终有点打弯拿劲的意思,小腿到脚好像有阻力似的。两腿相夹,两胫相磨,这个用意也可以借鉴。

  三是胸上提,收下颌,头要正,目光始终朝前,头不要跟着身体左右扭动

  四是适当注意外三合:肩与异侧胯合、肘与异侧膝合、手与异侧脚合。「裆宜精而藏,胯宜坚而稳。裆为胯之枢机,胯为裆之直使,故裆静而胯动,胯走而裆守,毫厘不可散乱,久而行之自能骨口相吞而真气真劲无不通矣」。这段《内功真经》上的话大家可以逐步体会。

  五是刚开始可以慢走,动作幅度可以放大一些,全身拿着劲。熟悉了以后,身形含着、放松走,以别人看不出来为宜,这样劲力全在里面运动。

  六是注意配合呼吸。慢走的时候,可以抬脚的时候吸气,落脚的时候呼气。正常走的时候,可以抬左脚时吸气,落右脚的时候呼气。也可根据自己的步速和呼吸,调整到舒服的状态。

  以上尽管实测有效,但纯属个人体验,只能给大家做个参考,因为每个人的实际情况和参悟角度是有区别的。您若因此受益,则恭喜恭喜;若另有相应,合掌送欢喜……我唠叨了半天,目的还是请您把走路的时间利用起来,争取做到「一站成桩、一走就蹚、永远健康」!

看更多站桩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