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画,是指绘在建筑物的墙壁或天花板上的图案。壁画是最古老的绘画形式之一。如原始社会人类在洞壁上刻画各种图形,以记事表情,这便是流传最早的壁画。 我国自周代以来,历代宫室乃至墓室都有饰以壁画;随着宗教信仰的兴盛,壁画又广泛应用于寺观、石窟(例如敦煌莫高窟、芮城永乐宫等)。我国至今仍大量保存着著名的佛教壁画和道教壁画遗迹。这些遗迹有部分已经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名录,作为我们古代文明的见证。 广义分类:史前时期的岩画、洞窟壁画和地画等类型。 狭义分类:宫廷壁画、墓室壁画、石窟壁画和寺观壁画等。 -----360百科 本篇文章盘点一下新中国邮票上的古代壁画,按照邮票主图内容可以分为四类:1岩画,2石窟壁画,3寺观壁画,4墓室壁画。 一,岩画 贺兰山岩画是自远古以来活跃在这一地区的羌戎、月氏、匈奴、鲜卑、铁勒、突厥、党项等民族的杰作,时间大致从春秋战国到西夏时期。他们把生产生活的场景,凿刻在贺兰山的岩石上,来表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再现了他们当时的审美观、社会习俗和生活情趣。 1998 贺兰山岩画 胶版 (3-1)T 人面 50分 4179.9万枚 二,石窟壁画 石窟壁画,即绘制在石洞墙壁上的画作。 敦煌壁画是在新中国邮票上出现过最多的壁画题材,不仅发行了多达六组的大系列邮票,也屡屡登上其他文物古迹类的邮票上。除了敦煌壁画,还有龟兹石窟壁画(位于新疆天山南麓库车、拜城一带)也在方寸上出现过。 1952 特3 伟大的祖国—敦煌壁画(第一组) 雕刻版 (10)800元,狩猎·魏,1000万枚。 1953 特6 伟大的祖国—敦煌壁画(第三组) 雕刻版 (58)800元,马夫和马·魏,600万枚。 1987 T116 敦煌壁画 (第一组) 影写版 (1) 8分, 北凉·供养菩萨, 1675.502万枚。 小型张 2元, 北魏·萨埵太子舍身饲虎, 329.39万枚 1988 T126 敦煌壁画 (第二组) 影写版 (1) 8分 西魏 狩猎 2558.9万枚 1990 T150 敦煌壁画 (第三组) 影写版 (1)8分,隋·飞天,2178.9万枚。 1992 敦煌壁画 (第四组) 影写版 (4-1)T 唐·菩萨 20分 2879.75万枚 小型张 唐·观音菩萨 500分 2073万枚 1994 敦煌壁画 (第五组) 胶版 (4-1)T 唐·飞天 10 分 4057.5 万枚 1996 敦煌壁画 (第六组) 影写版 (4-1)T 五代·五台山图 10 分 2073.7万枚 小型张 元·千手观音 500 分 1625.2万枚 2012 丝绸之路 小型张 影写版 注:小型张邮票主图由“敦煌壁画”中的二幅作品《观无量寿经变—乐舞图》和《张骞出使西域图》组合而成,边纸上的图案有敦煌莫高窟“九层楼”、嘉峪关长城和沙漠驼队风情 小型张:交流 6元 1000万枚 2008 龟兹石窟壁画 影写版 (4-1) T 菩萨 1.2元 1059.73万枚 三,寺观壁画 寺观壁画是中国传统壁画的一种。画在佛教寺院和道教庙观的墙壁上。内容一般有佛道造像和故事等。 2001 永乐宫壁画 胶版 (4-1)T 西王母 60分 1600万枚 四,墓室壁画 汉代墓室建筑和祠堂建筑有较多的装饰处理,用的就是画像砖、画像石。 汉画像砖在结构、造型和线条的运用上,达到了质朴雄劲、生动优美的境界,具有朴素、写实、活泼的特色,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古典现实主义的艺术珍品。 汉画像石是汉代人雕刻在墓室、祠堂四壁的装饰石刻壁画,它在内容上包括神话传说、典章制度、风土人情等各个方面。在艺术形式上它上承战国绘画古朴之风,下开魏晋风度艺术之先河,奠定了中国画的基本法规和规范。 1956 特16 东汉画像砖 雕刻版 (109)4分 井盐生产 1200万枚 1999 汉画像石 胶版 (6-1)T 牛耕 50分 2603.35万枚 1982 J85 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小型张) 影写版 注:邮票主图为“驿使图”,是甘肃省嘉峪关魏晋时期的墓室壁画 小型张 1元 125.76万枚 ---完--- 新中国文物专题邮票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