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汲宋)乘物游心,器以载道——观宋代点茶文化的复与兴

 garyhyz 2020-08-15


“我想凡事终有因果,就像一部电影,它要有剧情,要有矛盾与冲突,这样才够精彩。”

——张腾蛟




《开场》

尴尬的回响

 2020614日,深夜。

点了一盏茶,刚看完原定于今年二月到日本东京中日文化交流中心的演讲稿——《中国宋代点茶与建盏所反映的人文趣味》,长叹一口气,如果没有疫情影响,今年的行程轨迹应该有很大变化。

研究宋代茶文化八年之久,从宋代茶事美学中衍生出很多探索,一路走来很多问题萦绕心头,特别在整理文稿的时候,种种问题不断在脑海里盘旋。很多人说宋代的“点茶”被明以后的“瀹茶法”所替代是社会的进步,可是为什么日本还保留源于宋代的喝茶方式千年,并演变出自身的茶道文化系统,而在中国却没有了呢?这几年点茶文化复兴,然而很多人只着重于表演形式,忽略了茶的本质问题,甚至装神弄鬼地把茶文化往类似宗教的模式上靠拢发展。宋代茶文化在现代的回响,竟悲哀得就像是一出出的喜剧、闹剧。

流转千年,华夏茶文化的趣味性在现代的演绎下变得十分尴尬。没错,我强调的是趣味性!


《场景一》

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

2013年,在研究建盏的过程中买了《茶之书》,这是日本的文化学者、教育家、茶文化推广者冈仓天心先生所著。书里面有一段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于晚近的中国人来说,喝茶不过是喝个味道,与任何特定的人生理念并无关联。国家长久以来的苦难,已经夺走了他们探索生命意义的热情。”

仔细读一读,不觉黯然神伤。茶叶、茶道和禅宗都发源于中国,中国当然有过讲求境界的茶道,只是时代断层,民族融合造成文化裂变,让中国人对于茶变得更加实际。如果说,唐代的煎茶是古典主义,宋代的点茶是浪漫主义,明代的瀹茶则是写实的自然主义,不同的泡茶方式,体现出不同的情感和时代精神。

一百年前中国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那时冈仓天心也因为日本文化的脱亚入欧奋笔疾书。时光荏苒,有谁想到百年后的中国开始变得强盛,中国人开始在传统文化中寻找自信。毕竟,文化的基因是烙印在我们心底最深刻的文化认同,这种认同是千百年来沉淀下来的行为记忆,是这块土地所孕育的存在必然。

就像说到茶,你会知道陆羽写过《茶经》。就像这几年兴起的建盏,很多人都会说这是有皇帝背书的茶器,宋徽宗写过《大观茶论》,虽然他不是一个称职的皇帝,但不可否认,在文化层面,他是一个优秀的开创者。能够沉淀下来的,就是文化认同。


场景二》

建盏江湖之古与今——还原本质,提升趣味

“经典的才能够成为永恒”,我一直深以为然。

时代的发展很快,2013年建盏还没有进入大众视野,那时很多人并不知道什么是建盏,但就像这尘封了800年的窑口,它会因曾经专门做茶器的辉煌历史,会因大众饮茶热潮的兴起,再度回归人们视野。但时代的发展变迁同样会留下诸多谜团,所以探寻事物的根本,是尊重历史,还原茶器的趣味。

2013年,微信还未完全兴起,移动互联的时代才刚刚到来。其实我们应该庆幸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这个时代创造了非常多的机会。我也才刚开始写公众号内容、逛贴吧,没日没夜地在贴吧上与热爱建盏文化的朋友们交流对建盏的认识,整理资料。正因有这样的时代,年轻人才有机会了解到更多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眼界。

那时的贴吧就像一个“江湖”。江湖是什么?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在贴吧里争论最多的是“什么是建盏?”因为那时的市场出了一些奇葩事件:比如,有人突然冒出,自称“大师”,还烧出了金色的建盏,然后是突然大面积的媒体炒作,说这个金色的建盏卖了几百几千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广了建盏,但是在贴吧大家吵得最凶的还是“这样的文化能够持续多久?”后来爆出很多小道消息,有说大师的釉是景德镇买的,德化代工烧。建阳的一些烧盏师傅也开始爆出釉水重金属超标的情况。在贴吧,盏友们开始让我写一些关于建盏的鉴赏类文章,于是收集了非常多日本的、国内的史学资料。

现代的这种“大师”操作很是没有节操。但是你不得不佩服这种操作在商业上的成功。或许是因为大众的思维还停留在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的基本认知,他们迷信所谓的大师,他们不知道大师的证可以买卖,可以利益捆绑,他们迷信地认为艺术品收藏的价值与创作者的头衔有关。当然,我们不能否定这种机制对于诚恳的创作者的激励作用,但是当下社会经济环境下的人们对财富的追求太浮躁了。

事物总有两面,有真就必然存在假。作为爱好者,我始终坚定地认为还原事物的本质,提升它的趣味性才能够让它更有存在的价值与更长远的发展意义。所以我更在乎的是挖掘建盏在传统茶文化中如何恢复它的使用价值,以及通过它的使用价值让更多的人了解传统文化,特别是那失传千年的中国宋代茶文化。

宋蔡襄《茶录》记载:“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燲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宋徽宗在《大观茶论》里写道:“盏色贵青黑,玉豪条达为上。”

那什么是建盏?我总结是由两宋时期建州一带烧出来的黑釉瓷器特征的茶盏,叫建盏。

现在乱烧乱加的盏也能叫建盏吗?你品,你细品。    



《场景三》

建盏江湖之名与利——求真务实,理性发展

 202014日晚10点,正在为日本的讲座资料做准备。

日方要求70分钟的演讲内容,因为来的都是日本陶瓷与抹茶相关的人士,所以要我务必把内容做得详实严谨。日本对茶文化的重视程度超过了我的想象,而中国这三十年茶行业的发展却充满了玄学与虚伪。

1月中旬,我在朋友圈发布去日本的海报内容,有留言——“要去给日本人表演在茶上画画吗?”我回复道,“茶是用来喝的,当然要画也可以,前提是尊重历史,尊重茶。”

因为一个日本行的信息公布,思绪被一个电话打断,来自一位烧盏的师傅。他询问新年打算,表示今年的建盏行业一定会很差,自己打算再去弄个职称,毕竟中国的现实还是看名头。

我说,建盏的注重形式热潮早已过去,收割智商税的时代也过去了。我做的是点茶器,目标是让点茶的趣味在中国重新流行起来。建盏所谓的标杆被虚伪地宣传,匠人的诚信在利益面前屁都不是,这是很扯的一件事情。建盏不会因为“大师”的歌颂而被拔高,因为利益面前一切的作伪都会慢慢被揭开。为什么呢?因为大师为了利益代工,最大地攫取利润才是根本。所谓的艺术品与作品是需要真心对待来平衡。大师真正用在作品上的时间少,大量代工卖货,如果这样,算一个匠人?税收不用交?找政府要地要政策还有脸了?如果把行业的未来赌在不诚信的商业逻辑上,行业一片哀鸿也无可厚非。最后只能劝道,把精力放在烧好建盏上,而不是所谓的虚名。

2014年建盏开始爆发,行业的野蛮生长与移动互联网的爆发是同步的。建盏的价值在建盏本身,毕竟建盏是偶然性很大的窑变瓷器。自1979年开始复烧,到2014年的爆发有其必然性。但是中国经济的发展也会越来越理性。



《场景四》

玻璃执壶的创意:为点茶而生,因美趣而活

“兄弟你做的玻璃执壶火了。现在整个茶圈的微信朋友圈,都在刷你这一把玻璃执壶。”

“兄弟,这把玻璃执壶怎么全淘宝都是了!”

“兄弟,听说你注册了这把玻璃执壶的外观专利?”

“兄弟,听说整个河北河间都在开这把玻璃执壶的模具。”

“兄弟,仿品满天飞,你打算怎么维权?”

“兄弟,听说有人用这把玻璃执壶放到明火上烧,直接炸了。你不是宣传说你这把玻璃执壶可以放到明火上烧吗?是高硼硅材质吗?”

“兄弟,现在刷抖音都可以刷到这把玻璃执壶,都拍得非常好看!”

“兄弟,说说你这把玻璃执壶能火的原因吧!”

2019年初开始到4月,便经常遇到不同的朋友跟我联系,问了很多关于这把玻璃执壶的问题,一直要我说说设计这把玻璃执壶的初衷。可以说这把玻璃执壶是因点茶而生,在研究探索宋代茶文化的过程中,总有一个问题萦绕在心头,古人所说的“松风蟹眼”到底是什么样的?

现在很多人做点茶纯粹是表演式,把烧好的开水倒入宋式的瓷质执壶中,做一系列的动作表演。作为国内最早一批宋代点茶的探索者,看着那些所谓的茶艺师在喧杂的背景乐中,装模作样地做一些表演型的动作,我便想,等要点茶的时候水都凉了,点那盏茶有什么意义呢?看过很多宋画,如刘松年的《撵茶图》,里面可以很清晰地看到把执壶放到燎炉上候汤。后来,我进行了很多实验,把瓷质的湖田影青执壶放到明火中加了热,结果一不小心执壶炸了,改用炭火慢慢加热,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可以听到水沸腾后,执壶壶嘴因水蒸气往外喷涌,形成美妙的声响,如风拂青松。通过执壶的瓶颈,可以观察到如蟹眼连珠,煞是好看。与黄庭坚的“兔毫金丝宝碗,松风蟹眼新汤”简直完美契合。

如果运用高硼硅耐热材质,做一把符合宋式审美,又能融合当下的执壶,岂不妙哉?既能解决点茶候汤时候的需求,又能清晰地看到“蟹眼”来判断执壶中水的温度是否适宜点茶,岂不美哉?

于是玻璃执壶应运而生,这就是我做这把执壶的初衷。但是,因为这种瓜棱形的执壶在高硼硅玻璃上的应用基本没有前路可鉴,所以光开发样品,就耗时半年。当看到做出来的样品时,我想如果宋徽宗在世,应该也会被她的美丽所震撼吧,所以就注册了外观专利。

后来证明我的判断是对的,这款产品一经发布便引发市场热潮。其实执壶的运用在中国传统茶器上面,它是慢慢演变的。隋唐执壶的造型与宋式的有很大的区别,一开始执壶是作为酒壶存在,后因点茶需求器型才慢慢演变。后世的执壶因为宋式的造型才开始定型,但它作为酒器依然经典!所以这把玻璃执壶一经面世就有做黄酒的厂家来订购,而玻璃材质又特别适合泡绿茶与花茶。我想,器物的运用因为材质的变化而变得多样化,但凝炼着古人智慧的线条,尽管历时千年,她依然出落得委婉动人!

过了一年,再来总结与反思这把玻璃茶壶的设计。我想古人的智慧与审美在现今中的运用,往复如春风。刚好这一年,我也参与了几部电视剧与电影关于宋代点茶的道具的复刻与点茶内容的表现,点茶内容在茶事圈也火了一把。

很多东西冥冥中是必然,移动互联网的传播速度太快了!


《场景五》

复的是那美好的感觉,兴的是那好喝的味道

2017年,福建电视台海峡卫视筹备一专题纪录片《福建茶文化》,总共十二集。在北苑贡茶及茶器文化部分,我有幸参与了拍摄。

与其他做茶的匠人不同,我是从事茶器开发。宋代的茶是把茶磨成茶粉,茶粉的细度是绝对的关键。因为宋代是把茶点出沫饽,品质越好的,茶粉沫饽越厚,茶汤越白,这也是宋代斗茶的标准。这几年点茶能够恢复,我的茶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但是为了开发这个茶磨,我所花费的代价也是一般人没办法想象的。

我总觉得很多东西冥冥注定,如果我的家族主业不是石材,我想也很难有今天。后面也因为我把茶磨卖到日本,才有机会与日本抹茶行业从业者交流,才能从更宏观地角度看待宋代的茶文化,用辩证的、逻辑的方法论看问题。

把茶叶磨成粉,通过还原宋代的点茶方式,把宋徽宗《大观茶论》里“七汤点茶”的内容表现出来,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我们这里的风景区拍摄室外景的时候,经过的路人看我拿着一个黑色的建盏在那边点茶,就有人好奇地过来问:

“那个磨是磨豆子的吗?”

“这个碗是用来吃喝汤吃饭的吗?”

“你玩的是日本抹茶吗?”

这些问题深深地刺痛我。

有多少人不知道日本的抹茶其实源自中国?

有多少人不知道建盏为什么叫建盏?

有多少人看着点茶的时候说这个好麻烦?

时光荏苒,失去千年的叫尘封。但是我坚信总有一天它会再被揭开。我一直在反问,一直尽量用客观的、逻辑的思维反问,看待别人甚至是自己提出来的问题。

如果这盏茶汤不好喝,为什么宋徽宗会特地写一篇《大观茶论》?如果不好喝,北苑贡茶为什么能称雄两宋三百年?如果不好喝,为什么蔡襄除了《茶录》外还有茶相关的诗句(十咏)表达当时饮茶风尚的美好?如果不好喝,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文人墨客,苏轼、欧阳修、黄庭坚等的诗词咏唱?

再看看自宋遗留下来的人文名画,宋徽宗的《文会图》、《十八学士图》,刘松年的《撵茶图》、《茗园赌市图》等等,无一不表现当时情景的美好。

后来,我基本复刻了南宋审安老人《十二茶具图赞》里的所有茶器,通过中日存世器物及资料整理对比,把它们的实用性做了再现,慢慢把茶叶做到我喝都满意的状态。

在拍摄的时候我用闽南语问经过的路人,“你们知道什么叫‘甲哋’(吃茶的谐音)吗?”

这就是吃茶!在古人的记忆里,茶是吃下去。所以千百年来遗留在文化深处的符号总会有遗漏,然后成为我们解题的线索。

“好喝吗?”

“很好喝,很神奇,那满嘴的泡沫。”



《场景六》

中国茶的底层逻辑:人情味

正是在复刻宋代茶道具的这条路上,我经过了很多年的总结与感受。

有一句话深深地烙印在心里,那就是“中国的茶,自古以来都更具有趣味,也更有人情味。”你看宋代的斗茶,斗的正是一种趣味性;你看北宋末期新旧党争,也无人因言而死,表面政见可以不同,私下里饮茶为乐,代表的是司马光与王安石。

再看看人生不如意时写石压蛤蟆体的苏东坡,他用非常浪漫主义的笔法写了《水调歌头,桃花茶》:“已过几番风雨,前夜一声雷,旗枪争战,建溪春色占先魁。采取枝头雀舌,带露和烟捣碎,结就紫云堆。轻动黄金碾,飞起绿尘埃,老龙团、真凤髓,点将来,兔毫盏里,霎时滋味舌头回。唤醒青州从事,战退睡魔百万,梦不到阳台。两腋清风起,我欲上蓬莱。”

虽然宋代的茶文化自明代以后基本断层,但是茶事活动中的人文情怀以另外的方式展现出来。你看潮汕功夫茶以及闽南功夫茶,你认真地去琢磨,其实无形中蕴藏了一种中国人内心里面最深刻的文化认同。中国人讲究的是人情味,或许这才是中国茶文化里最基本的底层逻辑。

很多人问我关于日本茶道的内容,因为日本茶文化源于宋代茶文化。我想本质的内核已然不同。如果要为这篇写后续,我想我可以写写《日本茶道文化见闻录》。



谢幕

永恒的信念

这不是专业的鉴赏类文章,也不是什么非常全面的经验分享。我只是一个茶与茶器的普通爱好者,但八年来的践行,我执着较真地热爱着。

如果能拍成短视频,闭幕的时候我还希望加上这样一份旁白——

“我始终相信:中国的茶最具有人情味,也最具有趣味。

茶,虽经过历史变迁,时光更迭。

但这块土地上蕴含的滋味,从未远离过。

而我,将来开发的茶器也会一以贯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