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香是用来治病的,现在人都用他来祭祀

 攒破烂儿的 2020-08-16


现代人爱烧香,进庙烧香,祭祖烧香,甚至家里空气不好也烧烧香,但几乎所有人都没有问过为什么祭祖拜佛要烧香,香是从哪里来的?

在中国历史上,各位大贤层出不穷,就像人们都说的,西方国家的神都是神,是上帝创造的,而东方大国的神都是有名有姓的人,是人民怀念出来的,因为他们为人民做了贡献,在凡间无处安放,就安放在神位上,其实也就是安放在人民的心中。既然神都安放在神位上了,自然要供奉,要祭祀,每当祭祀的时候都是要烧香,这当然是从封建社会开始的,具体时间据说是汉代,也就是中国开始设郡县的时代,宋代吴曾在《能改斋漫录》考证认为“焚香始于汉”。这以前是不焚香的,不过从五帝之后,有用艾草作为香来运用的习俗,等到后来发明了线香,才开始焚香。当然,三皇五帝的时候,基本上祭祀是用粮食、美酒、肉食和器皿,不用香的,这在《诗经》中多有描述,比如《豳风·七月》“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周颂·载芟》“为酒为醴,烝畀祖妣,以洽百礼”,都记载了祭祀礼仪。

那么,说完了祭祀烧香,我们就想问一下,香又是怎么来的呢,这里面就有一个传说故事。当时作为五帝之一的轩辕黄帝统一黄河流域后,礼贤下士,到处问道,先在平凉崆峒山问广成子治国之道,后去北地(今甘肃庆城)问岐伯养生之道,等轩辕黄帝与岐伯进行一番交流之后,觉得岐伯确实是人才难得,也正是他想要的贤臣,所以岐伯就成了黄帝的部下,也就是后世史书说的“岐伯,黄帝臣”。既然岐伯成了黄帝的部下,而且岐伯又精通医理,是当时最有名望的医生,那黄帝部落的民众生病当然得找岐伯看,岐黄论医的故事在甘肃庆城县有周祖陵景区和岐黄中医药博物馆,大家都可以参观学习。

说是有一次,岐伯以黄帝臣子的身份到一个部落巡查,结果发现这个部落流行了一种病,病人发烧、呕吐,身上出现斑疹、丘疹、疙疹、就像点种了一身糜谷粒,继而发红成片,肿胀流脓,奇痒骚疼难忍。岐伯就用自己所学进行治疗,但怎么治疗效果都不佳,一时间也是一愁莫展,只有去子午岭(甘肃庆阳和陕西交界处的原始森林,这里因为山势走向与子午线一致而得名为子午岭。)的大山里挖药、试药,尝试解决办法。

我们知道,古时候巫医是不分家的,有些病用药不好,就会跳大神。岐伯正在为难,到处挖草药,试药方的时候,突然在一个部落发现一个头戴红柳花枝,面涂花粉的巫婆击打着器皿,在火堆上跳来跳去,口中不断“呀呀”念叨着,祈祷着上天,祈祷着八方神灵。岐伯驻足观看,看着看着,一股清香飘来,岐伯顿觉眼前一亮,仔细闻了闻,香味儿却明显存在。他四处寻找,终于从巫婆手中抢的酸着水的红柳枝上发现了什么。岐伯连忙上前打躬行礼,从巫婆手中接过红柳条儿,一闻正是红柳花放出的香味!

岐伯对着红柳花看了很久,想了许久,像悟出点什么,一时又拿不准。回到家里,他摆弄着衍下的新红柳枝条,从开花的红柳枝的花味中,他加入了自己认为有效的草药,然后用火焚烧,发现确实让人心神清爽,于是他把这种办法试在病人身上,发现病人的病情逐渐有了好转,从这开始,岐伯大量的制作这种香,并交会人们用香来清洁空气,时间久了,在室内点燃香草就成了一种习俗,并被传承了下来。

当然,岐伯制作的香草很简单,就是用能发出香味的草药进行燃烧,到后来,人们对香又进行了改造,直到后来发明了线香、盘香等等。说到这里,我们就明白了,香最早并不是用来祭祀的,那什么时候又把香用在祭祀上了呢?

最早祭祀用香有人考证是因为祭祀用的肉品、菜品等容易腐烂,发生臭味,所以用香来驱除异味,久而久之,人们发现,香燃烧的时候有烟雾上升,古人祭祀多为祭天,认为人死后升天,神灵在天,那么烟雾上升,就是天上的仙人觉得祭品很好,正在享用,这也是人们跟神灵沟通的方式之一,所以以后祭祀的时候就要燃香,发展到现在,我们生活中处处有烧香的习俗,各个民族都有烧香的习俗。

摄影:俄胜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