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1️⃣7️⃣2️⃣问:对于心血管疾病动物,哪些麻醉药物最安全?(下)

 一掬飘雪 2020-08-17

问❓:心血管疾病的犬猫如何进行诱导麻醉?

答✅:心血管疾病动物的诱导麻醉应尽可能平稳,在诱导后快速插管并立即供氧。由于心血管疾病动物的循环较集中,故应给予相对低的诱导剂量,且等待稍微长一点的时间使药物起效(如,对于心脏功能健康的动物丙泊酚可能在静脉注射后10 s起效,但心血管疾病动物由于心肌收缩力下降可能在注射后30 s起效)。诱导药物/注意事项如下:

  • 依托咪酯

依托咪酯对心肌收缩力、心率、每搏输出量或心输出量的影响都最小甚至无变化,是大多数中重度心脏疾病患者的首选药物。但依托咪酯有很高的渗透压(约4800 mOsm /L),可能导致渗透转移、静脉炎、注射部位疼痛、红细胞变形、潜在的溶血以及肾上腺皮质抑制。但这一结论的临床意义尚存争议,大多数患病动物在诱导后并没有影响。

与丙泊酚相比,依托咪酯能可靠且相对缓慢地过渡到意识不清,但该药品的肌松作用较差,在使用前应先进行充分的镇静(苯二氮卓类药物),否则动物通常会出现肌肉僵直、抽搐或发声等现象。

  • 分离麻醉剂

氯胺酮和替来他明可通过刺激交感神经系统增加心率、后负荷、心输出量和动脉血压,对SVR影响不大。在无交感神经储备的动物中,氯胺酮和替来他明会直接引起心肌抑制,这在终末期心脏病中可能发生。

而对于病情较轻的动物,这种心血管效应可能是有害的,也可能是有益的,取决于疾病类型。这种作用对肥厚性心肌病、高血压或心动过速的动物可能有害,但对心肌收缩力减弱(如扩张型心肌病)、低血压或心动过缓的动物可能有益。

心率和收缩力的增加可增加心肌耗氧量,从而加速心肌缺血、心脏功能恶化和心律失常因此,氯胺酮是肥厚性心肌病(HCM)的禁忌症,并且在患有其他形式的心肌病和瓣膜性心脏病或严重系统性疾病的患者中通常避免使用

然而,氯胺酮和替来他明的正性和负性影响均可通过同时或先前使用镇静药物(如苯二氮卓类药物、乙酰丙嗪)而减弱。在临床上,我们使用的舒泰是替来他明和唑拉西泮的混合物,但这种联合用药的作用时间太长,可能会导致苏醒延迟,对需要强化支持的病情严重的动物可能不理想。

  • 丙泊酚

丙泊酚可引起剂量依赖性的心肌抑制和血管舒张,从而导致低血压,但其作用是短暂的,可同时使用或在麻醉前使用苯二氮卓类镇静药物减少诱导剂量。中等剂量丙泊酚可引起明显的低血压,轻度心脏病动物可耐受丙泊酚引起的低血压,但对于病情较严重或SVR降低会导致心功能恶化的动物,应谨慎使用异丙酚诱导

给药至效,从而避免给药过量。丙泊酚可迅速从体内清除,从而使麻醉导致的动物生理抑郁时间最短。其主要优点是起效快(约15-20 s)、作用时间短(约6-10 min)、苏醒平稳。

  • 阿法沙龙

阿法沙龙在心血管疾病动物中的应用还没有得到广泛的研究,但目前的证据表明,该药对心血管的效应与丙泊酚相似。在诱导时会产生最小的心血管和呼吸抑制,即使是在高剂量下,只会引起心输出量和血压的适度下降。建议在诱导前使用阿片类药物镇静。

除此之外,阿法沙龙可以替代吸入麻醉剂,结合其他镇痛药品通过TIVA(全静脉麻醉技术)在吸入麻醉对动物可能有害的情况下,以其良好的耐受性完成麻醉。

  • 巴比妥类

巴比妥类药物会导致中度至重度剂量依赖性心血管抑制,不建议用于心血管疾病动物

  • 高浓度吸入麻醉剂

心血管疾病动物应避免使用高剂量的吸入麻醉剂,会由于心肌收缩力下降、全身血管舒张导致中度至重度的动脉血压依赖性下降。面罩或麻醉箱诱导往往会使动物应激,导致心动过速和心肌耗氧量增加,单独使用气体麻醉诱导和维持麻醉会增加麻醉相关死亡风险。这些因素使得面罩或吸入麻醉剂诱导并不适用于心血管疾病患者


Reference

《Canine and Feline Anesthesia and Co-Existing Disease 2014》

《 Analgesia and Anesthesia for the Ill or Injured Dog and Cat 2018》

《Questions and Answers in Small Animal Anesthesia 201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