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村农民费尽心力摘野果子,竟然不卖,你知道他们为什么吗?

 豫西人文摄影 2020-08-17

山上的野果子熟了,山区农民花生、玉米也收割完毕,相约上山摘果子。

小编有幸跟上村里的婶子们上山摘杨桃。小编的家在浅山区,山上几乎没有杨桃,就算有也让村里的小孩子们摘得差不多了,这一次去的是十里外一处荒无人烟的大山。

山里的女人似乎都没有所谓水一般的温柔,说话也是瓮声瓮气,干活也比较彪悍,坡度将近60度的山路,小编不敢开三轮车上,婶子说你下来,我开。一轰油门,差一点把我甩到栏板外面。

一米多的山路尽头,只剩下一尺多的羊肠小道了,只能步行。前行约20分钟,终于见到所谓的杨桃架。山里农村人说的杨桃,其实就是城里人买的猕猴桃,只不过城里的有人专门种植,山上的谁看见了谁摘。这不,覆盖五六棵大树,目测面积有30多平方的杨桃架,已经让人砍下了许多枝条,除了高处够不到的地方,已经让人摘过了。

山里植被茂盛,几乎看不到天,都是在树林下面寻找。山里野生的杨桃都是丛生,大多是一颗攀爬在附近的几棵大树上,也有少数是藤蔓相互缠绕,自然形成凉棚,几根比较旺盛的枝条伸出老远,缠绕到附近的大树上。

山里人摘杨桃也是比较野蛮的,要是有大树,直接把大树砍倒,至于这种形成凉棚的杨桃架,能摘到的就摘,不能摘到的往往放弃。也有一些人,上山直接带着锯子、斧头,遇上不能摘到又比较丰收的杨桃架,却是从根锯断。

山里的杨桃完全野生,没有人管理,就算完全砍倒了,过个两三年,就又生长起来了。只不过明明知道哪儿有一架,到了却发现已经被砍倒了,也会愤愤的骂几句,再找附近的罢了。

不到两个小时,摘了一面粉袋子,大约三四十斤的样子,我看差不多,不敢再摘了,山路太陡峭,不好下山。俗话说:路远没轻重。翻过山头,肩膀已经受不了了,再加上山顶不知道是高原反应还是氧气太浓,两条腿有些沉重。下山还有六七里山路,只好休息,等着还在漫山寻找的婶子们。

终于等到人,婶子们一个个背着大半化肥袋子的杨桃,慢慢“爬”过来。山坡灌木从里几乎没有路,一只手捏着肩头的袋子,一只手拉着旁边的灌木,弯着腰,从灌木丛下面穿过,远远看过去,如同人在山路上爬行。

休息片刻,所有人到期,开始下山,这个说:要给妹妹家十斤,给弟弟家十斤。那个说孩子的老板是城里人,没吃过,要给老板留一些……

听着听着,小编感慨,往返跑了十几里山路,灌木丛里爬着走,流水濠里跪着过,累了大半天时间,原来自己竟然没能吃到几个呀!何苦呢?

婶子说:这是人情,人家回来捎点城里的东西,咱农村没啥稀罕的,就当出点力,给亲戚们还个人情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