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漫游桂北(21)歌陂村的古民居

 探秘桂北 2020-08-17

        全州县庙头镇歌陂村的古民居,大多是明清建筑,明朝的较少,清朝的居多。房屋多是座西朝东或是座北朝南,选择这两种朝向,有利于采光,走进屋里比较亮堂。

        这些古民居多用青砖青瓦,硬山顶的马头墙,立体感,层次感很强。

        房屋有四排柱,和六排柱两种;如果从格式上分有“四水归堂"与“三水归堂“两种。我们以“云谷祠堂“为例来讲一讲这栋独具特色的建筑。它属六排柱子四水归堂式。

     该祠堂是为纪念伯龄公98代孙蒋仲玺(号云谷)而建,建筑时间为明代末期。原来上下两幢,下幢在抗日战争时期,被飞机所炸。现在留下的是上幢。它有正堂,正堂两边有厢房,正堂对面有对堂,这就是四水归堂的格局。正堂中的十根立柱用材讲究,是珍贵的金丝楠木,粗大的立柱直径达70公分,小点的直径在50公分以上。因楠木散发出芳香的气味,有杀菌作用,炎热的夏天挂上猪肉不腐不臭,已经传为佳话。在庙头文桥一带妇孺皆知,现在祠堂里很少蜘蛛网,苍蝇也小见。

    有人刨开特意验证金丝楠木,为什么用这么珍贵木材修祠堂,木材来自何处,说来话长,就此打住。

        祠堂的厅堂和连接左右两门的廊道,均为磨砖地面,据说是用沙石,黄糖,桐油参合在一起打磨而成,历经四百余年仍坚硬、耐磨、平滑,比当代水泥硬度强多了。天井用青石板铺就。正厅地面较高,廊道稍低,天井更低。这样构成了中国风水学中的天、人丶地的格局,俗称天人地合一。整个建筑长25米,宽20米,建筑面积达500平方米。

        正堂后面建有神翕,放在祖宗雕像和牌位,50年代初期破除迷扫地出门了。厅堂里挂有进士丶吏部尚书,光禄大夫等十几块牌匾被一个小学老师拆了,木板用来做了篮球架和乒乓球桌。但是,那些挂匾的铁勾还历历可数,悲催呀!

        屋檐的廊柱下,有镂空的雕花横柱和花板,因年代久远,已残缺不全;连接柱子之间的串梁,被虫蛀蚁咬已经有洞了。尽管这样它的文物价值还是存在的,所以全州县把它定文物保护单位。

          下图是鲤鱼跳龙门的图案。

                                             五家房

        什么叫五家房,是一个富翁为他的五个儿子建房,这是当年的土豪,可见他有足够的钱。五栋房子同一天开工,同一天完工。结果土豪的钱还没花完,怎么办,土豪把余下的铜钱充进墙的夹层,留给儿子们穷困的时侯花。这故事流传到现在,至今有小孩往墙里打洞,有时还滚出几个铜钱来。

         这绝不是危言耸言,这五栋房子还在,有三栋连在一起,另两栋串成一排,四水归堂的多,我带着全州文物部门的领导和桂学会的谢教授等客人鉴赏过。

上图光滑精美的座柱石和天墙上的“福”字。

雄伟,完美的马头墙,让你赞不绝口。

一条石板路把几栋房子串起来。

四水归堂房屋

        歌陂有古民居53栋,一栋是明末所建,45栋清末所建,7栋民国所建。因时代久远明代极少。为什么清末最多,证明清代的歌陂民众比较富裕,人民安居乐业 ,到了民国时期,军阀混战,曰本侵略中国,民不聊生,还有钱建房吗?近20年来,改革开放,人民普遍富起来了,建了40多栋高大的水泥房,增色不少,从卫星图上一目了然。但比起古色香的古民居似乎少点什么,或者缺一点韵味和静谧……

(歌陂古村系列七) 

点击以下链接可以阅读:

(话说全州事12)闲聊全州这些年为什么差劲

桂北古村落(16):古樟掩映经家村

(百家争鸣9)柳宗元“永州八记”景点都在全州青瑶峒之第八站:宴游钟灵秀气的小石城山

(百家争鸣9)柳宗元“永州八记”景点都在全州青瑶峒之第八站:宴游钟灵秀气的小石城山

(话说全州事11)全州县级医院有些事让人不能理解

(话说全州事10)这块纪念碑立错了地方,真损全州的形象!

(话说全州事9)全州洪水浩劫过后的反思

全州县第一家村级"爱乡会"在美丽神奇的歌陂村成立

第75期:报恩(原创小小说)

第62期:道歉·小小说(原创)

第79期:念奴娇……重走长征路

第80期:剑(一诗一景)

(史海6)全州县历史上有记载的大洪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