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盒火柴引发的回忆

 探秘桂北 2020-08-18

原创 伍建森

昨天,在桂林某个微群里,有一个叫秋之枫的群友,发了两张照片,一张是桂林火柴厂仅存的大门照,另一张是一盒桂林火柴外包装照。

这些触景生情的照片,把我带回遥远的八九十年代。

那时是1988年,我七岁,开始学煮饭。父母哥姐他们早饭后就去责任田里劳动去了,我一人独守空家,煮饭先烧火,家里的灶,就是一个圆铁环焊接的铁三角锅架,把铁饭锅置于锅架上,便开始烧柴火了。

烧火用火柴,那时,桂北农村的火柴,百分之九十都产自桂林火柴厂。从火柴盒里抽出一根黑头火柴,在黑色火柴盒侧边黑硝纸上猛一划拉,一束光明的火焰,便点亮我的童年。

我用星火般的火柴点燃干松毛,又用熊熊燃烧的松毛点燃干柴,干柴和烈火,便烤煮出一锅米饭,亦映红了我的小脸。

在童年,谁没有煮过一锅生米饭呢,好在,我不是笨小孩,三番五次后,母亲就放心我一人烧火煮饭了。

村里的一些小伙伴,因为乱用火柴,引发过几起烧了自家灶房和别家柴堆的小火灾。但好在,热心村民互助互帮,及时扑灭,有惊无险。

九十年代末,火柴被更方便实用实惠的打火机取代。如今,只在一些宾馆酒店见得到用得着火柴,那些印有名称的小小火柴盒里,装着三五根火柴,其宣传的功效,大于火柴的实用价值。

每逢过年时,见到有顽皮的小孩,拿着一两盒外包装似火柴的划炮,在盒边黑硝纸上一划拉,摔到鱼塘里,"呯"地一声,水花四溅,便引来一串串满足狂浪的哄笑声。

另悉,桂林火柴厂现址近日已开始商业开发,一个有着六十年历史,占据了几代人记忆的老牌厂子,将烟飞灰灭,不复存在了。我的内心和很多老桂林人的心情一样,总有不舍和难过。

再见了,点亮我童年的火柴!

再见了,我用过其产品的桂林火柴厂!!

峥嵘岁月成往昔(散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