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研途|双非三跨学姐如何在家备考圆梦同济?

 Duni设计学院 2020-08-18

BQ学姐

2020同济初试352分

2020同济初复试总分612.6分

本科学校专业:沈阳农业大学园林专业

初心是你历经千万般苦难后仍然热得发烫的信念。


PART 0
前言

从大三决定跨考同济建筑到今天,这将近三年的时光里好像我只专注做了这一件事,一路上有很多人陪伴也有很多人离开。查成绩的时候超级紧张,超级害怕自己还是不可以,手抖到手机都拿不稳,但是看见自己名字出现在录取名单上时,好像绷着的弦一下子就松了下来。终于可以给自己一个交待,给父母一个交待,给所有关心我的人一个交待。以后也要继续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cause you know ,some birds are not meant to be caged


PART 1
如何确定方向

首先要问问自己喜欢学什么:是对建筑历史更感兴趣;还是对技术构造很感兴趣;又或者对画快题有自己的感悟。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

其次要问问自己适合学什么即自己的能力能hold住哪一个方向的科目。

虽然建筑学和其他的学科很不一样,我们也十分痛恨把自己变为应试教育的产物,但是初试归根到底来说仍然是一场应试,是应试的话就一定要找对方向,选择最容易的那条道路走。

PART 2
如何规划

首先要对自己的水平有一个总体的认知,制定一个目标分数。

按照初试的分数线是350来计算,如果政治英语都在60左右,那么大综合以及专业课就需要非常高的分数,但是如果你的英语和政治分数总和拿到150-160分的话,大综合和专业课的压力就会比较小。其实在选了方向以后,大家的专业课一般都不会挂掉,正常都可以拿到100-110左右的分数。因此通过政治和英语来提高总分是一个很明智的选择。

其次,将四门考试拆分开来,对复习每个科目所需要的时间做出预估。心中有数。保证在预估的时间内完成任务。

每个月要做些什么,大概的进度是什么都要心中有数

PART 3
关于公共课

我第一年的时候虽然单科都过线了,但是总分没过线。在评估了我自身的能力以及各科可提升的空间之后,我决定把复习的重点放在公共课上,因为这两科更容易提分。第二年我的专业课和第一年水平一致,但政治和英语都提到了76分,总分也就相应提高了。

英语:

1. 许多人认为背单词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我两年以来做了近乎十遍的英一真题来看,放在第一位的应该是搞懂长难句。因此我推荐前期听(暑假之前都不算晚)刘晓燕的语法长难句课程。有书配套《不就是语法和长难句吗》,但我建议自己听课做笔记。因为自己的笔记自己能看懂。

有时间的话,建议这个课程听两遍:第一遍是前期打基础的时候听。在9月份开始做真题时,如果仍然觉得长难句搞不懂,这个时候可以再复习一遍。

2. 背单词要贯穿整个考研历程。很多人前期会跟着朱伟听恋恋有词,这完全可以。但是基础好的同学建议不要浪费时间在听他的课上。因为实在是太长了(注意是基础好的同学。基础不好的还是乖乖的听完吧,无形之中会记住很多单词的)。背单词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在真题里背

因为真题中会反复出现,真题做的多了,单词自然而然就记住了。并且在不同语意中单词的含义也会不同,记得总结!最后还请大家一定记住:背单词是贯穿整个考研过程的,就算到了12月,也不要忘记背单词!血的教训!(当然12月份的时候,你可以过真题中的单词,而不必再拿着单词书去盲目背诵了。)

3. 作文的一些好词好句完全可以从真题的阅读理解中copy。eg:Suffering is inevitable,but the courage to fight it renders life worth living.这句高水平的鸡汤出自某一年真题的七选五。eg:The very things that in the moment dampen our moods can later be sources of intense gratification and delight。这句出自某一年的阅读理解。因此真题的文章可以让我们学到很多。

4. 反复研读真题。大概从九月份就要开始做真题。做真题之前一定保证自己单词和长难句已经过一遍了,否则没有意义。真题真的就是宝!我们可以在真题中背单词,搜刮作文中的好词好句,还可以练习长难句。关于真题的讲解,我推荐听唐迟老师的课程。听一遍是完全不够的,建议听三遍(我二战的时候,前前后后听得次数大于三遍)。

第一遍侧重从真题中巩固单词,长难句,加强语感。第二遍侧重于总结做题的方法。(attention:只是侧重某一点,而不是只关注某一点!)第三遍,培养做题的思路。eg:我记得有一道题唐迟老师是这样讲的“考试之前警告大家不要作弊≠你一定会作弊”。这个简单的逻辑用中文表达浅显易懂像是废话,但是用英文叙述后,就变成了你会踩的坑。因此一定要有逻辑能力。这也是唐迟老师一直强调的。

5. 课代表总结:刘晓燕语法长难句课程+背单词+唐迟阅读课+何凯文英语作文课

政治:

1. 政治一般从暑假开始(8,9月份的时候)。不用说大家也一定会去听徐涛老师的课的,试问谁不想成为旺仔女孩/男孩呢?一直跟着涛涛老师的课程走就可以了,完全可以相信他!但是听课的时候,一定要形成自己的脉络。eg:近现代史这种线性的知识,一定要梳理清楚时间的线索。像马哲,中特这种知识点常常是一个大的概念下包裹着几点零碎的知识,非常适合用Xmind整理。

2. 打基础:《肖秀荣1000题》 or《徐涛的习题集》挑一本做三遍。

3. 后期模拟:市面上能买到的模拟题全做一遍(只做选择题很快的),然后把错题一整理,最后复习选择题的时候就看自己整理的错题以及肖八肖四。

最后的大题只背肖四就够了,真的够了!(不建议背徐涛的押题,因为太多了,并且没有肖老胆子大,敢直接压题!并且能压中!)

总结:政治学习分三轮

一轮:听徐涛的课+做肖1000+做徐涛习题集(3h/d)

二轮:做肖1000

三轮:做模拟题(肖八肖四徐八腿四足矣)

关于大综合:

大综合虽然披着14本书的皮,但是本质也就几道填空和选择。所以不要怕!最重要的是刷真题!真题重复率很高。在保证出过的题不会再错的前提下,稍加努力就可以过!

其实知识是一个越学越少的过程,我第一年复习的时候,总有种怎么复习都复习不完的感觉,但是第二年的话,就会觉得知识点就那么多背下来就好。所以大家一定要善于总结归纳,把一本几百页的书化为几页笔记。

小快题的话,建议不是设计方向的同学们,平常要多积累,不必抄绘动辄一万平的公共建筑,应该多抄绘一些精致小巧的方案,1000㎡以下的就可。比如2020的小快题,和张永和老师做的二分宅如出一辙。同时要注意分析图的练习。可以是从体块出发的一些形态生成图,也可以是基于分析场地得到的图底关系。

关于历史:

选择建筑历史与理论是因为the past holds the key to the future.并且历史的东西不需要死记硬背,往往在听录音的时候就记住了很多东西。

中建史的学习

1, 听录音。听完常青老师的课程,试问谁不会pick这个幽默风趣又学识渊博的魅力教师呢?

2, 做真题。同理,真题重复率极高

3, 一定要画好图!如果我会画天坛的平面,或许我第一年就可以进入同济了。相反如果我今年没有记下来北京故宫的轴线图,一道十几分的画图题就没了,我就又要与同济失之交臂了。因此一定要记得,没有谁复习的广,只有谁复习的更广! 

4, 同济中建的课程主要从风土vernacular、建构tectonic、文化交融acculturation三方面进行讲解。特点是不按时间顺序来讲,会给基础薄弱的同学平添很多难度。因此我是这样整理的:一边是同济的脉络,一边是自己串联的时间脉络,对照着去学习。

西建史的学习:

1, 听录音,听完卢永毅老师的课程,试问谁不会爱上这个出尘脱俗有涵养的可爱老师呢?

2, 做真题。同理,真题重复率极高(人类的本质是复读机)

3, 西建史有非常清晰的时间线索,因此非常容易整理笔记。只不过卢老师在讲19世纪之后的许多大师时,不再注重时间线索,而是注重每个人在不同时期不同的理论。看似有些杂乱,但其实你如果从人物志出发去整理,就会豁然开朗。(从中建、西建的课程中就可以看出同济的史观)

4, 建议自己去讲西建史,可以讲给朋友听,父母听,或者下载一个喜马拉雅录音下来给自己听,睡前磨耳。

关于心态调整:

第一年考的时候我经常躲在厕所崩溃大哭,虽然可以很好的宣泄情绪,但是无形之中耽误了很多宝贵的复习时间。而第二年的时候,我的负担反而没那么重,甚至可以在学习的间隙追恋爱综艺。

我认为解决不良心态的方法有以下几点:

1.不要给自己留后路!总会有人想着“哎呀~,我第一年不行可以再来第二年的呀。”千万不要抱着二战的心态,有这种心态就是失败的第一步。

2.但是也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不要把学习当做应付考研初试的工具,而把每天学习的中建史西建史建筑技术等科目当做一次提升自己学识,加深自己对建筑的认识的机会。不要过多的关注今天我哪个知识点没学会,而是更多的鼓励自己今天我又学到了新的知识。今天的我又比昨天优秀了呢!

3.买一个新的本子,专门用来写 to do list。把自己每天要完成的任务列举下来,每完成一个就可以打一个勾。打勾是一个很有仪式感的事情(因为有很多人觉得把任务列出来就代表完成了)。切记: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更不要列一堆完成不了的任务。每天全部任务完成后,可以奖励自己一小下,可以是一根雪糕,一杯奶茶,一份炸鸡等等。

4.每天的任务量安排在12-13h左右。我自己的安排是每天4小时英语,2-3小时政治,2-3小时大综合,4小时专业课(历史方向)。

5.劳逸结合,提高效率,不要自我感动。很多人都容易被自己一点点的努力和坚持而感动,但实际上对于优秀的人来说——努力是常态。不要觉得自己用了100%的力气已经足够了,因为许多人或许已经达到了200%。

6.学习遇到瓶颈的时候,就在一个其他自己擅长的领域完成一件小事,提升自信心,不要急于否定自己。

最后的最后,希望大家都可以坚持当初选择同济时的一腔热血,坚持初心,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 相关阅读:

几凡红榜

【重磅】 | 几凡2020年同济研究生复试红榜!

【重磅】 | 几凡2019年同济研究生复试红榜!

特大喜讯 | 几凡2018年同济研究生复试录取喜讯

 20同济考研经验贴 

20研途 | 我是如何取得同济初试总分第一以及技术第一的?

20研途 | 我是如何取得同济初复试总分第三?

20研途 | 我是如何取得同济初复试总分第四?

20研途 | 我是如何取得初复试总分第五的?

20研途 | 我是如何取得同济初试第五和初复试总分第八的?

20研途|我是如何一战取得同济初试快题第一、总分第三的?

20研途|工作两年,零基础如何从会计三跨高分录取同济建筑?

20研途|工作两年的我如何再战同济取得初复试总分第九?

20研途 | 我是如何取得同济初试总分第四?

20研途 | “笔记无纸化”的我如何取得一战初复试总分第十二?

20研途 | 双非学长如何一战取得同济初试总分第六和历史高分?

20研途 |我是如何取得同济初试总分第八的?

20研途|震惊!一战初试第十教人如何“偷懒”考上同济?!

20研途 | 一战同济初试专硕第六教你做快乐的“快题宝贝”!

20研途|从快题第一到大综合第一,同济初试总分第六是怎样炼成的?

20研途 | 重度拖延症保姆级一战同济,逆风翻盘攻略!

20研途 | 跨专业一战同济上岸,我拥有哪些“黑科技”?

20研途 | 我是如何一战同济初试以及初复试总分双料第一的?

20研途 | 放弃硕博连读,跨专业的我如何成功跳入同济建筑的“坑”

20研途 | 一战同济设计方向上岸的我曾经陷入的“思维怪圈”

20研途|从总分315到361上岸同济的提分全过程

20研途 | 双非学姐如何一战同济设计方向初试总分第三名?

20研途 | 工作一年,双非学长如何一战录取同济?

20研途|当快题能力者考了历史?aka“积极焦虑者”、“54分提分机器”     

20研途|一战同济上岸设计方向第十名,什么是“下限理论”?

20研途|土木女如何成为学院一战成功跨考上岸同济建筑第一人?

20研途|零基础的我是如何从纺织工程三跨录取同济建筑的?

20研途 | 一战上岸同济的我到底拥有什么“秘密武器”?

20研途 |双非学长如何三跨一战上岸同济并取得历史高分?

  20研途|双非学校?没过评估?运气不好?乘风破浪的学姐圆梦同济!

20研途 |看帅崽学姐如何从一条咸鱼进化成一条优秀的咸鱼,圆梦同济!

20研途|双非学校未过评估,我是如何一战上岸同济的?

20研途 | 快题小白快题进阶史!我是如何逆袭同济的?

20研途 | 双非三跨学姐历时三载终成一剑,直指同济!

20研途|一战同济的建筑小菜鸡来给大家灌点鸡汤


 19同济考研经验贴 

研途 | 我是如何取得初复试总分第一的?

研途 | 我是如何取得初试学硕总分第二以及大综合第一名

研途 | 我是如何取得初复试总分第三?

研途 | 我是如何考到快题第一的?

研途 | 复旦广告女是如何一战跨考成功搬砖的?

研途 | 我是如何一战复试快题第一,初试专硕总分第五

研途 | 我是如何从一战快题130到再战初试快题第二,复试快题第三!

研途 | 我是怎样一战跨考高分录取CAUP的?

研途 | 我是如何一战跨考初试总分第八的?

研途 | 我是如何一战取得同济技术方向第一?

研途 | 双非学姐如何逆袭同济建筑学初试总分第九?

研途 |19高分跨考同济建筑,这是我的一点经验

 18同济考研经验贴 

编辑丨小凡编辑室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