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瑞图跟傅山书法的最大的不同,在于对转折的运用不同

 鸿墨轩3dec 2020-08-18
原创 齐金论书 2019-12-14 11:53:36
专栏

好几天没有写文章了,专栏也没顾上更新,有点对不住大家,今天随便聊几句,谈谈书法当中转与折的问题,随想随写,难免周全,大家见谅。

我以“专”字的行书写法举例,这个字正好可以多次转笔或者折笔,比较直观。

张瑞图跟傅山书法的最大的不同,在于对转折的运用不同

书法用笔,难在控笔,用猛力一下是一下,比较容易,因此,直线笔画比曲线笔画容易,在转与折中就是简单的折笔就会比转笔容易。

下面是用折笔书写的“专”,一笔是一笔,直接折过来就可以了,但是全用折,字比较呆板,生硬。

张瑞图跟傅山书法的最大的不同,在于对转折的运用不同

下面是用转笔书写,控制笔画的弯曲度,是书写的难点。我是用钢笔,如果用毛笔,加强粗细变化,难度会更大,转笔对于手腕的灵活度要求很大,能否写出韵致,韵律,全靠手腕的上下左右灵活摆动。用转笔书写,比用折笔书写活泛,但是全是弧形,字看着比较肉,就像乾隆的字,不见骨头,没有精神。

张瑞图跟傅山书法的最大的不同,在于对转折的运用不同

下面是折笔与转笔结合书写。字就比较生动了。

张瑞图跟傅山书法的最大的不同,在于对转折的运用不同

这是转与折书写难度的一个比较,其实它们对字结构影响很大。历史上张瑞图好用折笔,字势硬挺,傅山好用转笔,字势缠绵。对了,有一个基本常识要交代一下,折笔是方形,转笔是圆形。

那么基于这个常识,我们来看它们对结体的影响。如果两个可以连接的笔画之间距离较近,是没有办法进行转弯的,只能尖折,形成一个夹角,笔画之间空间宽阔,才有圆转的可能,我们看张瑞图的字,笔画排叠紧密,横向争折,如笔笔如断拆股。再看傅山的字,体态宽博,笔画间距离疏阔,因此可以用自如圆转的弧线进行连接,不过他的字圆圈过多,缠绕过甚,看着很繁琐。

张瑞图跟傅山书法的最大的不同,在于对转折的运用不同

古人有一个观点,说“字不双旋”,意思是,行草书当中如果出现两个圆形连笔,不能都用转笔写成圆形,应该有方有圆,这是从美学上去考虑,避免雷同是艺术的生命。

转与折对于个人风格的建筑也大有关系,书法风格不同,主要取决于笔画和结构,转笔与折笔恰恰对这两方面都会有影响,转跟折本来就是两种不同的笔画形态,结体上,有人喜欢竖长,有人喜欢宽博,有人多用转笔,有人多用折笔,如何配合,是研究的重点。在楷书隶书中,我们还可以说研究笔画,到了行书草书中,其实就是研究线条的粗细长短,浓淡枯湿和曲直弯折。

张瑞图跟傅山书法的最大的不同,在于对转折的运用不同

关于折跟转就说这么多吧。我分析书法喜欢从大处着手,主要讲原理,希望建立一些科学的分析和科学的认识,不喜欢故弄玄虚,同时也有一些毛病,没能过于细致的深入进去,具体说就是没有去认真分析过一家一帖的细枝末梢,没有必要,提纲挈领,纲举目张,认清原理是重中之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