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亲情笔记 ║ 华然《给父母温暖的冬天》

 甘宁界 2020-08-19


亲情笔记 ║ 华然《给父母温暖的冬天》

给父母温暖的冬天

华然

人老了,冬天就难过了。我还年轻,是不怎么害怕冬天的。可父母老了,他们的冬天可就难过了。我住在温暖如春的楼房里,可我的心怎么也暖不起来,我知道我的心远在乡村的父母那里,他们正在抵御着冬天的寒冷。

很多个冬天过去了,父母都没有生火炉去抵御寒冷。那时候我们一家人度过冬天的方式很简单,就是用羊粪把土炕填得热热的。整个冬天一家人围坐在热热的土炕上,父母讲故事,兄弟姐妹玩笑打闹,很多个寒冷的冬天就在一家人的笑闹里度过了。

现在不同了,父母都七十多岁了,他们老了,他们的骨头寒了,他们更需要温暖,尤其在寒冷的冬天。我们都离开了父母,不在他们身边。没有了一家人的热闹,再热的土炕父母也会寒冷的。更何况父母已习惯了他们过去取暖的方式——只是把炕填热。可是只把炕填热怎么能抵御过这个寒冷的冬天呢。我在温暖的楼房里想到了父母的寒冷,我们几个子女给父母买来电暖,买来能带来温暖的煤炭,我们给父母安上火炉。让这些东西来抵御冬天的寒冷,给父母带来温暖,度过难过的冬天。然后我们离开了父母,我们觉得已给父母带去了温暖。

然而我们买的东西父亲是不大用的。那电暖,父亲是不用的,说那东西太费电了。屋子里虽然安着火炉,可那火炉多时也是不用的。父亲说,火炉那东西是闲人用的,你看屋子里生了那东西,你就要守着它,一会儿去给它放碳,一会儿再去透死灰,看它旺不旺,实在是太麻烦了。我是一个农民,我做着活儿,哪有时间去烤火炉呢。我知道父亲是不懒惰的,而是他不习惯用火炉,他是用惯了牛粪,他是在抵触着那工业用品的。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寒冷的冬天。小孩子的寒冷有父母的呵护,青年人的寒冷有强壮的身体去抵挡,老年人的寒冷没有了子女的陪伴就更寒冷了,他们硬挺着去度过冬天。

小时候一家人都在一个院子里,一家人热热火火的,寒冷的冬天不觉意就过了。小时候我们的手冻了,父母给我们呵着热气,戴上手套;脚冻了,父母用温暖的双手给我们捂脚,给我们穿上厚厚的棉鞋;我们的身子冷了,有热热的土炕。

父母温暖了我们的冬天后,我们长大了,我们强壮了,然后我们离开了父母。我们把父母扔在孤独寂寞里,扔在寒冷的冬天里让寒风吹彻。

父亲为了驱赶孤单寂寞,他养了两只羊,两只鸡,还收养了一只流浪狗。父亲为了驱赶寒冷,他买了一件厚厚的黄大衣,他把陈年旧月所有的衣服都穿在了身上,来抵御冬天的寒冷,度过冬天。父亲常常说,冬天的寒冷是不怕的,怕的是冬天要下雪,一下雪就没了日头,没了日头我的身子就冷了起来,我的冬天就难过了。的确是这样,在寒冷的冬天里父亲常常在北墙根下晒日头,日头的温暖帮父亲度过了很多个寒冷的冬天。下了雪,没了日头的时候,父亲战胜寒冷的办法是扫雪,铲雪,拉雪,等把场院里所有的雪都弄到果园里的时候,日头也出来了。父亲常常用这样的办法战胜了一个个下雪的冬天。

我们这些远离了乡村,远离了父母的子女,唯有常回家看看,才能给冬天里寒冷的父母带去些许的温暖。

作者简介:华然 ,原名冯兴桂,回族,宁夏海原高台人,在区内外报刊发表散文诗歌多篇。

公     告

维护原创,允许转载,

但须注明来源。

不论大漠烽烟,还是长河落日,亦或一条小溪、半弯清流,每一颗文字都是甘宁界人的精神绝响。

赞赏:赞赏资金50%为作者稿费七日后以微信红包的形式发放给作者,50%将用于平台维护,音频朗诵作品平台,作者朗诵者各30%十元以下不发稿酬(此规则从2018年1月1日执行)仔细阅读,然后投稿。

长期征收下列稿件:

1、表现情感、记忆、风物类散文作品。,字数控制在2000字以内。

2、家庭教育、社会问题、生活世态类小说作品,短篇不超过10000字,中篇不超过20000字,20000字以上确实优秀稿件请分好章节,连载发布。

3、20行内精品诗歌,可以成组投寄。

稿件要求:

第一在主题栏填写真实姓名和作品名称。附照片和个人简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