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吃药喝酒,说走就走

 九不同 2020-08-19

        吃药喝酒,会发生什么事呢?酒在中国是一种文化,逢年过节干一杯,聚会欢乐饮一杯。俗话说,小酌怡情,大饮伤身。我们都知道,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俗称酒精),那喝进肚子里的酒对我们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呢?赶紧往下看吧。

喝进去的酒在体内经历了什么?


        含有不同乙醇浓度的酒进入人体后,大部分吸收入血,首先经门静脉入肝脏,肝脏是乙醇的主要代谢场所。除肝脏外肌肉组织亦可进行少量代谢。乙醇在体内的代谢以释放热能和水的形式排除。乙醇代谢过程是一种耗能过程,它虽然产生大量的热能,但机体不能利用,反而使人感到疲劳。

饮酒对我们身体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饮酒对身体的好处

现有的研究显示,轻度至中度饮酒有一定的心血管系统保护作用,主要是通过增加高密度脂蛋白(HDL)、降低甘油三酯、抗血栓和增加ω-3 多不饱和脂肪酸等而实现的。但是目前的证据大多来自流行病学调查,尚无法从科学上证明是乙醇本身的益处还是其他关联因素在起作用,而且短期试验多数倾向于选择健康、年轻男性作为受试者,所以这些结果难以推及所有的群体。


饮酒对身体的好处

1.乙醇对肝脏的影响

乙醇在体内的代谢场所主要是肝脏,一方面乙醇的代谢产物乙醛蓄积会直接引起肝细胞的损伤;另一方面乙醇影响脂肪代谢,导致脂蛋白合成障碍,造成脂肪在肝细胞内蓄积,引起肝细胞脂肪变性,严重时可发生脂肪肝。

2.乙醇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乙醇的代谢产物乙醛对脑神经组织有毒性作用。乙醛代谢时所需的酶类是脑内正常氨类神经介质合成时所需的酶,因而乙醛代谢竞争性地抑制了脑内正常神经介质的形成。饮酒初期,由于机体的代偿适应,可使正常兴奋神经介质增多,因而表现兴奋和情绪激动,当饮酒过量时,兴奋性神经介质被抑制而出现酒精性昏迷;当长期过量饮酒则可能会导致神经介质的衰竭和脑神经细胞损伤,而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甚至发生呆滞现象。

3.营养不良

饮酒引起的营养障碍相对较少,主要局限于长期酗酒人群。尤其是一些沉迷于饮酒且不规律进餐的人群。

表1 酗酒可引起的身体变化以及不良后果

乙醇与药物之间的相互影响


抗菌药物

头孢菌素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一类抗生素,部分头孢菌素含有甲硫四氮唑侧链,这个侧链会抑制乙醛脱氢酶的活性,造成血中乙醛浓度升高数倍,并在体内大量蓄积,表现为面部及全身皮肤潮红,或出现恶心、呕吐、头痛、头晕、心悸、胸闷、视觉模糊、腹痛、腹部痉挛、腹泻、气急、出汗等症状,即我们常说的“双硫仑样反应”,危及生命。

表2 常见的会产生“双硫仑样反应”的抗菌药物


镇静药物

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最普遍的镇静药就是我们常说的安眠药。大多数安眠药为苯二氮卓类,如地西泮(安定)、氯硝安定、阿普唑仑(佳静安定)、艾司唑仑(舒乐安定)等。这类药物大多对中枢神经有直接抑制作用,所以和乙醇合用时会产生协同作用,导致镇静过度、反应迟钝、眩晕、嗜睡、机体协调性变差,影响驾车或操作精密机器的能力,严重情况下会导致心功能下降和呼吸抑制,甚至危及生命,尤其是对于老年人群。


心血管系统药物

饮酒后数小时内会出现较弱的冠状动脉血管扩张,但长期大量使用乙醇反而会增加舒张压和收缩压。乙醇与作用于心血管系统的药物潜在相互作用机制较为复杂。有些药物服用期间饮酒会增加直立性低血压的发生,如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有些药物服用后再饮酒,药物的降压效果会大大降低,如盐酸乌拉地尔注射液;有些药物本身会引发低血压,甚至会引起头痛,这种不良反应在服用者同时饮酒时会更加显著,如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硝酸甘油等。


降血糖药

        乙醇与作用于内分泌系统的药物同时使用发生的相互作用可能出现以下三种情况:使胰岛素的低血糖作用加剧或缩短;使降糖作用增强或减弱;使胰岛素的需要量变少。用胰岛素进行降糖治疗时饮酒会加重胰岛素引起的低血糖作用,延缓血糖的恢复。磺脲类降糖药会抑制乙醛脱氢酶的作用,使乙醛在体内大量蓄积导致患者中毒,同时乙醛的蓄积会加剧磺脲类降糖药的代谢,从而引发严重的低血糖和不可逆的神经系统病变,表现为头晕、恶心,严重时可致精神错乱、平衡失调等。


解热镇痛药

        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血小板凝集,目前多用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目前证据表明,任何浓度的乙醇摄入都会增加与阿司匹林相关的上消化道出血的风险。可能的机制包括乙醇抑制血管前列环素的合成,以及乙醇会增加阿司匹林对胃肠黏膜血流量、充氧量和完整性的影响,增加了出血风险。

        对乙酰氨基酚片常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也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如关节痛、偏头痛、痛经等)。过量饮酒或长期饮酒者体内无法清除掉对乙酰氨基酚的毒性产物,增加了对乙酰氨基酚的肝毒性的风险,甚至肝坏死危及生命。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很多日常使用的复方感冒药中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如新康泰克(氨麻美敏片)、日夜百服宁(氨酚伪麻美芬片/氨麻美敏片)、加合百服宁(酚咖片)、泰诺(酚麻美敏片)、白加黑(氨酚伪麻美芬片/氨麻苯美片)、感康(复方氨酚烷胺片),服药过程中都应该避免喝酒,以免引起肝脏和胃的不良反应。

如何饮酒才能减少对身体的损伤?



适量饮酒

乙醇摄入量的计算公式为:饮酒量(ml) X酒精含量(%V/V/100×0.8g/ml)。例如,饮用白酒1两(即50 ml),酒瓶标示的乙醇含量为52度(即52%V/V),实际乙醇摄入量为 50ml)×52/100×0.8g/ml=20.8g)酒精。

        在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每天摄入乙醇量为成年男性<25g,成年女性<15g。对于糖尿病患者,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发布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中不推荐饮酒。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饮酒不存在安全阈值,不饮酒的总健康风险最低。


喝酒不吃药,吃药不喝酒

        通常乙醇在成年人体内24至48小时基本可代谢完毕,因此一般饮酒后24至48小时再服用药物是相对安全的。但是乙醇代谢存在个体差异,部分人群对酒精代谢速度会比较慢,酒精在体内代谢完全的时间也比较长,服用药物时,不应该存在有任何侥幸心理,切记喝酒不吃药,吃药不喝酒。

【参考文献】

[1] Ronald Ross Watson, Victor R. Preedy, Sherma Zibadi.Alcohol, Nutrition, and Health

Consequences[M]. New York.Humana Press.2013

[2] 贾公孚,谢惠民.药害临床防治大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3] 张楠,赵侠,周颖等.一乙醇与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现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7.33(4).381-384

[4] 马云,汤宜朗.适度饮酒与心血管健康:误解与真相[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14.21(3).181-186

[5] 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J].中国循环杂志.2020.35(3).209-230

[6] 韩桂玲,杨海英.酒精的代谢与饮酒对人体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2.41(11).1150-1151




作者:广东省药学会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 刘淑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