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有两大“神酱”。“大酱”是卖酱香酒的茅台,“二酱”是卖酱油的海天味业。 前段时间,茅台最高涨到了990元,离1000元大关一度触手可及。上周,海天也不甘落后,一举拿下100元关口。 茅台先放一放,今天读懂君和大家唠一唠海天。 在调味品的赛道上,海天毫无疑问是最亮眼的那一个。 上市5年,它的股价涨了五倍; 它的业绩始终保持稳定增长; 它的品牌、渠道、市占率、利润率等均处于同行业领先水平; 它的份额在提升,它的品类在扩张…… 因此,它本就稀缺的筹码被各类机构抢筹。 然而,它的PE已经60倍了,足足比茅台贵了一倍。同时,它的高管正在高位密集减持。 显然,海天是好公司,但603288却已经不再是好股票了。 / 01 / 酱油之王, 上市5年平均ROE33% 上市5年,海天给投资者献上了一盘丰盛的“红烧牛肉”。 5月30日,借着MSCI扩容的风口,卯足了劲的海天一举突破100元大关,市值达到2700亿。今年以来,海天的涨幅已经达到47%,2014年2月11日上市以来,涨幅超过500%。 为啥几块钱一瓶的酱油,能够如此牛气?答案是海天把小生意做到了极致。 从最东边的黑龙江抚远,到最西边的新疆塔什库尔;从最北边的黑龙江漠河,再到国境之南的海南三亚。在中国,有人的地方,就有海天。 在渠道建设方面,海天目前已经做到了全国330多个地级市100%覆盖。在策略上,它将一个区域(市或县)的代理商变成两家甚至多家,分别代理不同的单品,从而形成竞争,提高代理商的危机感和销售热情。同时,在乡镇设立分销配送商,货物直接深入到最基层的市场。 相较而言,截至2018年,A股可比公司中,中炬高新(SH600872)已开发的地级市为260个,加加食品(SZ002650)未具体披露,千禾味业(SH603027)仍以西南地区为主。当对手们还在“织网”的时候,海天已经在着手优化了。 在品牌推广方面,海天同样不遗余力。以2017年为例,它的广告和促销投放达到了8.5亿,而中炬高新只有5600万,加加只有7400万,千禾只有5300万。 在产品方面,海天主打高性价比。2017年,海天的酱油吨价为5400元,明显低于中炬高新(6400元),与千禾接近,略高于加加(5000元)。 当渠道铺到了你的家门口,广告打到了你眼前,同时给到你的又是高性价的产品。这样的海天,消费者很难拒绝。 因此,海天的产能利用率每年都接近100%,它的酱油销量连续22年行业第一,市占率达到了16%,第二到第五分别为美味鲜(4%)、李锦记(3%)、加加(2%)、千禾(1%),对手们只能摸到它的脚脖子。 在这样的背景下,海天对上下游有绝对的话语权。对上游采购,采取先货后款的方式,对下游经销商,则采取先款后货的方式,且均为买断式销售,不允许退货。它的应收款基本为零,预收款则达到了几十亿。 上市以来,它始终保持稳定的增长,营收从2014年的98.17亿增长到2018年的170.34亿,年复合增速14.77%,净利润从20.9亿增长到43.65亿,年复合增速20.22%。 2014-2018年,它的销售毛利率从40.41%提升至46.47%,销售净利率从21.29%提升至25.63%,ROE始终保持在30%以上,在可比上市公司中,三项指标均处于最高水平。 / 02 / 两大增长逻辑: 市占率提升+品类扩张 老巴说过“如果你看不到一家企业10年后的情况,那么连10分钟也不要持有。” 本质上,投资看的是未来。海天的未来,这里有两个大逻辑。 一个是市占率提升。 我国菜系发达,调味品品类和企业数量众多,又由于工业化时间较晚,所以行业较为分散。 读懂君记得小时候,不管是酱油还是醋,都是散装的,要自己拿着瓶子去小卖部打,“打酱油”的说法也是这么来的。生产厂家就是隔壁镇上小作坊,这类产品很多都不是正规酿造的,而是“配置”的。 虽然海天酱油的市占率已经达到了16%,但仍远低于日本第一大酱油企业龟甲万37%的市占率,有潜在提升空间。 现在,这种散装的产品基本已经看不到了。收入的提升以及安全意识的提高,使得消费者更倾向于品牌消费,尤其是全国性的大品牌,这是所有消费类行业都面临的大趋势,“马太效应”会越来越明显。 另外,监管也变得越来越严格,去年,国家卫健委发布了关于酱油、食醋、复合调料、植物油的新国标,以后配置酱油和配置食醋不允许再叫“酱油”或“食醋”了,只能叫“复合调料”。 这对于中小厂商来说,无异于灭顶之灾。并且,由于规模和自动化生产都处于劣势,面对人力和原材料等成本的上涨,中小厂商的生存空间正在不断被时代的洪流碾压,海天等龙头品牌将持续扩张割行业份额。 实际上,这种趋势已经很明显。2012年,我国调味品市场规模约为2059亿,当年海天的总营收为70.7亿,占比3.43%;2017年,调味品市场规模增至3097.4亿元,海天的营收增长至145.84亿元,占比提升至4.71%。 海天是经营口味的生意,国外食品、调味品巨头,无论是美国的味好美和日本的龟甲万,没有哪一个是靠单一品类成为巨无霸的。并购是提升天花板的必然选择,走向多元化扩张也是海天的必然趋势。 所以,另一个逻辑是品类扩张。 海天酱油的营收占比为60%,它的蚝油和调味酱在细分品类的市占率也都是第一,二者规模相当,合计占总营收的比重30%以上。 2014年,它还通过收购开平广中皇食品,拓展了腐乳品类;2017年,又收购丹和醋业向醋品类发力。目前,它的产品矩阵已经包含酱油、蚝油、调味酱、醋、鸡精、味精、料酒等多个品类。2018年,“新”产品的营收已经达到11.6亿。 为什么海天的品类扩张值得期待? 首先,海天的销售网络就像纵横联合的高速公路,依托于此,新品类的推广变得事半功倍。不仅能在第一时间直抵终端,而且由于销售队伍是现成的,销售端的成本边际并不会增加多少; 其次,调味品行业分散,不存在足够强大的对手。比如食醋。2017年初海天北上江苏,收购了镇江丹和醋业。镇江可是恒顺醋业的腹地,四大名醋产地之一。 恒顺醋业2018年的营收17亿,市占率只有6%,且它的营收有明显区域化特征,华东地区收入占比近50%,这说明恒顺在其他地区的销售渠道并不强大。 这给了海天进场扩张的机会,虽然它的食醋份额远不及恒顺醋业,但它又造了一个“海天速度”。 2017年中,丹和醋业净利润不过153.28万,年底净利润达577.71万;到了2018年,净利润720.94万,同比增长25%。 / 03 / 60倍PE, 透支了未来两年的业绩 海天是一家好公司,但100块的603288已经不是一只好股票了。 原因很简单,好股票=好公司+好价格。现在的海天,价格并不友好。 按照18年每股收益1.62元算,海天的静态PE已经超过60倍了,即便按照19年预测每股收益1.95元算,它的动态PE也已经超过50倍了。上市至今,它的估值一路走高,但静态PE大部分时间处在30-40倍这个区间,当前处于历史最高点。 作为对比,当前茅台的静态PE为32倍,动态PE为26倍,海天足足比茅台贵了一倍。要知道,虽然在品牌和渠道方面,海天和茅台一样,都很优秀,但在产品方面,海天并没有茅台那么强的不可替代性。 支撑海天估值一路高企的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是读懂君上面两部分所讲的。它过去的业绩足够优秀,品牌、渠道、市占率、利润率等处于同行业领先水平,它的市场份额在提升,它的品类在扩张…… 其次,它能赚钱,也知道回馈投资者。上市以来,它每年都保持60%以上的现金分红比例,5年累计分红96.8亿。 但这些并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即便是被奉为“价值标杆”的茅台也没有享受到这么高的估值溢价。 最重要的是,明眼人都看出来海天贵,但它就是跌不下去,反而走出了特立独行的走势。 因为海天的流通筹码稀缺,被各类机构抢筹。截至2019年一季度,它的前十大股东持股占比为83.23%,且较为稳定,除了海天集团、香港中央结算(代表陆港通北上资金)和证金外,其他7个自然人股东又都是海天集团的股东,都是公司自己人。 加上,海天IPO时只募集了19亿,此后并无增发,所以稀释较少。实际上,目前海天真正流通在外的筹码只有总股本的10%左右。 而这10%中,还有6.5%在北上资金和证金的手中。剩下不到4%又被各大基金抢筹。真正到普通个人投资者手里的股份已经少之又少。 这也造成了一个既奇怪又有趣的现象,虽然海天市值已经高达2700亿了,但截至到一季度末,它的股东总户数只有1.9万户,户均持股市值高达1400万,在所有A股公司里,遥遥领先。 读懂君乍一看,还以为海天的投资者里面没有散户呢。 在这样的背景下,买入海天的股票变成了“抢滩登陆战”。一味考虑估值,是上不了这班车的,因为它大部分时间估值都在30倍以上。 到现在一路涨到60倍PE,至少透支了海天未来两年的业绩。 在2018的年报中,海天给出了2019年的业绩指引:营收197.6亿,同比增长16%,净利润52.38亿,同比增长20%。 即使我们以它过去大部分时间的估值上限,40倍PE作为“合理”定价,按照这样的增长,意味着现在的海天需要两年的时间成本才能安全着陆。 当然,投资不是简单的数学题。按照海天目前的筹码集中度,它的定价也只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 值得注意的是,在投资者们前赴后继的同时,公司高管却正在密集减持。 4月23日,海天发布公告称,吴振兴(董事)、叶燕桥(董事)拟分别减持不超50万股,陈伯林(监事)拟减持不超40万股,陈军阳(董事)、张欣(董秘)拟分别减持不超30万股,原因均为个人资金需求。 5月17日到5月31日,上述人员进行了集中操作。 虽然减持比例并不算高,但其精准的区间选择还是让读懂君内心一颤。 不要忘了,这瓶酱油不仅能做“红烧牛肉”,同样也能做“红烧韭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