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吃饭这件事,我写过几篇文章: 今天继续跟大家聊聊参加饭局的细节。 1 服务者 有领导在场的局,我基本都是扮演服务者的角色。 这不是自降身价,而是饭局的场合需要。 即便再美好的东西也需要形式的衬托,这就是服务的意义。 怎么才算服务到位? 我理解的服务到位,就是通过细节举动让对方感受到你的无微不至,细心和尊重。 开局阶段: 安排服务员把相应的茶水,餐具,纸巾,公筷要备好。 在正式进入饭桌之前,有些饭店在包厢里还备有供各位宾客寒暄的长条沙发,有些还准备有果盘,也要提前备好。 细节是烟灰缸,举个我亲身经历的事儿。 某次领导邀请一位重要的客人吃饭,两人前厅寒暄时,客人的属下在两位领导互相点烟之后,迅速到前台拿了一个一次性纸杯并倒了压杯底的水。 动作一气呵成。 这样的细节既加强了两位谈话者的身份感,也让彼此显得很有面子。 这个动作做完以后,周围陪同的人都盯着这位小伙子看,很明显,他们被这样细节的举动触动了。 烟灰可以弹在地上,但只有这个人想到了,看到了,做到了。 中局阶段: 把茶水倒好,作为一名合格的服务者,你要时刻观察领导们的水杯和酒杯。 水杯一旦低过1/3,就要及时的续上。 自己加或者让服务员加。 有些新上的菜,地方特色菜,是一定要客人或领导先动筷的,自己不能乱了规矩。 要把剪彩的机会留给饭桌上重要的人,以示尊重。 一些需要分碗装的,自己或者让服务员盛好端过去。 骨碟要看情况,及时的给领导们更换。 细节是餐巾纸,我再说个真事儿。 饭桌上一般都会准备一到两盒餐巾纸供客人使用,很少有人会把餐巾纸都拿出来。 但,细节就在这。 我见过一位服务者,在饭局中段,拿着餐巾纸盒,围着桌子走了一圈,在每个人身边放个一两张。 这种细节对于陌生人来说,杀伤力很大。 敬酒环节: 等领导们酒过三巡,单个敬完以后,就可以开始自己敬酒了。 因为各地的习俗不一样,我只介绍我一般的做法。 领导敬完以后,我会先从主宾开始,第一轮挨个敬酒。 当然,现在很多80后当了领导,酒桌上年龄和辈分最高的人不一定是领导,也要体现自己的尊重。 我有个朋友,酒量很一般,但我从没见他喝多过。 因为他每次都会先坦白自己酒量不好,喝酒喝的很慢,我认为这种方式比强装自己很能喝好的多。 如果进行中发现酒量不行,可以借口去厕所,等一会再回来。 一方面为了缓冲保持清醒,另一方面是告诫自己,别乱说话。 第二轮,酒已经到了酣畅淋漓的阶段。 菜其实已经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情绪的燃点。 北方人喜欢直接用酒壶喝,将饭局的热情推向最高点。 细节是不要喝多,懂得克制。 要有分寸感,即便情绪已经到了最高点,也要明白谁是配角,谁是主角。 在接近尾声的时候问大家要不要加主食,及时地出去买单结账。 2 说话 饭局上应该怎么说话,是一个被讨论最多的话题。 有一条核心逻辑是:分清场合和主题,明白主次。 第一类:官僚风。 这种饭局,你的发言除了要围绕主题,语言表达上还要有一点官方化。 我很难形容这种感觉,有点像演电视剧,每个人都正襟危坐。 这种局,话少,但信息量大。 几乎很少听到废话,即便是偶尔的玩笑也显得很有力量感。 酒和菜都已经彻底的沦为陪衬。 话多反而会喧宾夺主,安静的当好自己的透明人就可以了,尽量少说话,只在关键时候搭话,多给别人找台阶。 如果真要说就围绕主题,感激,赞美和祝愿四方面说即可。 第二类:浮夸风 体现在生意上的场合最多。 当代生意人的饭局多少都有点政治饭的感觉。 这可能跟我们所处的体制有关系,一切都要向国家靠拢。 所以很多有钱的老板宴请吃饭,都是官场那一套,招待客人,身边都会有一个替自己发声的人。 这些人说话的特点就是,一方面捧自己领导,促进双方的感情交流。另一方面对客人表达热情的欢迎。 细节在于掌握说话的火候。 大家都是生意人,坐在一起没必要说大话 ,毕竟都是酒场老手,你说的话是不是吹牛逼大家是能够判断出来的。 其次是多说夸人的话,掌握好度,不要表现出刻意的取悦对方,顺水推舟才能显示出自己的真诚。 3 很多人讨厌饭局的存在,我曾见过有人为了跟领导套近乎什么假话,套话都能说的出来。 我听了都觉得恶心,反胃。 但领导听了很开心,你又有什么办法? 饭局其实就是一场戏。 即便你的演技不高也需要认真的把龙套跑好。 饭局又是一个局。 有仪式感,有规则,有程序。 吃好了是艺术,吃不好就是活受罪。 饭局如考场,得失唇齿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