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究竟是什么原因把东晋推向了亡国的深渊?

 瓜子心 2020-08-19

西晋灭亡后不久,宗室子弟琅琊王司马睿便在江南一带重新建立起了新的封建帝国。作为司马氏的后人,司马睿意在恢复西晋往日的辉煌。同时也是为了赋予自己统治的帝国合法性,于是在选择国号时仍然选择了晋。后世为了方便区分两晋,于是将司马睿在建康开创的晋帝国称之为东晋。

两晋时期的陶俑

东晋自建立之初就存在着诸多问题,不仅权力结构存在着重大弊病,而且由于常年偏安于江南一地,对外事务上一直处于被动局面。此时的中原已经被各割据政权分割殆尽,东晋想要一一收回又是难上加难,索性直接修改对外政策,从全面进攻转向防守。

北方割据政权前秦在统一了北方后,率先向东晋发起了全面进攻。东晋派遣谢玄率北府兵与前秦军在淝水展开了决定两国国运的生死大战,结果却出人意料,前秦完败而东晋完胜。在这场影响天下走势的大战结束后,前秦政权直接走向了崩溃和瓦解。但是获胜的东晋也并没有因此使国祚得以绵延。公元398年,东晋内部爆发了严重的大型内乱,直接加速了帝国的灭亡进程。直到公元420年,这个偏安多年的帝国终于走到了其生命的尽头,在刘裕登基称帝的那一瞬间宣告了灭亡。

东晋疆域图

权力结构存在着严重问题

东晋帝国在建立之初时,其权力结构就有着严重的问题。由于东晋开国君主司马睿的封地在琅琊,所以在西晋灭亡后,司马睿借助当地士族的力量才能够建立起新的封建帝国,其中贡献最大的便是琅琊王氏。

琅琊王氏的历史十分悠久,早在秦代,琅琊王氏的先祖王翦王贲就已经是朝廷的肱股之臣。在随后的几个朝代中,都能够发现琅琊王氏在政治舞台上活跃的身影。再加上琅琊王氏已经在琅琊此地经营几代,势力根深蒂固,十分雄厚,所以辅佐司马睿建立起东晋也并不是什么难事。

东晋开国君主司马睿画像

但问题是,由于司马睿并没有太大的势力,所以在东晋帝国建立后司马睿许诺与王氏共治天下,一时间形成了"王与马,共天下"的奇特政治景象。这种情况在古代封建王朝中非常少见,更为罕见的是司马睿竟然是自愿与王氏共分天下,这就为后俩的权力失衡埋下了重要的伏笔。《东晋'王与马共天下'的独特政治格局解读》一文中也曾经提到:

"'王与马共天下',不是指裂土分封关系,而是指在权力分配和尊卑名分上与一般君臣不同的关系。王与马的这种名器相予、御床与共的关系,发生在东晋创业、元帝壮年继嗣之时,不是末世权宠礼遇非凡。也不是阿衡(伊尹)幼主僭越名分一类不正常的情况。"

琅琊王氏的功绩是值得肯定的,毕竟在王氏的辅佐下,东晋帝国才能渡过脆弱的幼稚期。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王氏在东晋内部的势力愈发强大,某种程度上来说已经凌驾于皇帝之上。王氏兄弟二人将东晋的内政和军事牢牢掌握在手中,成为东晋帝国的实际控制者。而司马睿则更像是一面旗帜,证明这个封建帝国还有一个名正言顺的皇帝坐在龙椅之上。

东晋初期权臣王导画像

在笔者看来,东晋灭亡的原因之一便是朝廷的控制权一直被四大家族所垄断。这四大家族的目的都很明确,那就是彻底控制朝廷和皇帝。由于科举制在当时并没有出现,朝廷想要征辟官员就必须依赖这些世家大族对朝廷进行举荐,这也就导致东晋行政系统中出现了严重的结党营私现象。在东晋初期,朝廷内外的官员有七成以上都是王氏家族的门生故吏,足可见当时王氏的势力膨胀到了何等地步。

但是这一局面仅仅维持了不长时间就被打破,起因便是王敦之乱。王敦之乱发生后,陈郡谢氏、颍川庾氏、龙亢桓氏三大家族快速崛起,逐渐接触到晋廷的核心,东晋便形成了被四大家族把持的局面。这四大家族并无心北伐,不断进行着权力斗争,使东晋陷入了严重的内耗当中,如此东晋又怎能不亡国?

东晋初期权臣王敦画像

帝国内部矛盾激化,爆发了孙恩起义

公元383年,前秦君主苻坚举全国之力南征东晋,本想在淝水之战中一战定乾坤,但却因种种原因将这场"必胜"的战争硬生生输掉了。淝水之战的胜利无疑使东晋从濒危亡国的关头又重新走了回来,但却并没有因此淝水之战的胜利而使国祚得以绵延。

淝水之战结束后,东晋尚且没有从战争的后遗症中走出来,内部就发生了大规模农民起义,也就是孙恩、卢循起义。

前秦君主苻坚雕像

公元398年,东晋宗室成员司马元显为了补充军中残缺不全的兵员建制,于是征发了大量的官奴婢。五斗米教借此机会掀起了反晋旗帜,一时间得到了帝国各地的普遍响应,起义的浪潮很快就席卷了帝国全境。司马元显这一政策不但损害了地主阶级的利益,还引起了官奴婢的普遍不满,这才会导致此次起义运动规模如此之大。

晋廷得知起义消息后连忙派遣北府兵奔赴各地镇压,但却并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而帝国内部却日益混乱起来。桓玄借助这一混乱的局面,加上晋廷无暇关注他,于是突然起兵发难攻向东晋京都建康。此时晋廷所掌控的最具战斗力的北府兵主力依然在各地平叛,并没有执行卫戍京都的任务,所以建康城就这样轻轻松松被桓玄所攻破,而桓玄也自然成为东晋的实际控制者。《晋书·桓玄传》中曾经记载:

"玄至新亭,元显自溃。玄入京师,矫诏曰:"义旗云集,罪在元显。太傅已别有教,其解严息甲,以副义心。"又矫诏加己总百揆,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丞相、录尚书事、扬州牧,领徐州刺史,又加假黄钺、羽葆鼓吹、班剑二十人,置左右长史、司马、从事中郎四人,甲杖二百人上殿。"

开创了桓楚政权的桓玄

第二年,不满足于此的桓玄选择篡晋自立,在东晋的版图上建立起了桓楚政权。但桓玄仅仅维持了不到一年的统治就被刘裕所诛杀,司马氏又重新回到了皇位之上。

孙恩起义对东晋产生的负面影响要远远大于桓玄篡位。在起义发生后,孙恩利用百姓对于东晋朝廷的憎恨,放纵部下对已经被征服的地区百姓进行了惨无人道的烧杀劫掠,就连刚刚出生的婴儿也不放过,真可谓是令人发指。在面对北府军的攻势时,孙恩自知不敌,选择退守海岛。在临行之前,更是掠走了二十余万百姓。而当孙恩兵败身死之时,这些百姓仅仅剩下了千余人。

这次起义运动使东晋本就为数不多的人口数量再次衰减,经济发展的趋势也因此受到了一定的阻碍。同时,凡是起义军所经过的地区,都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不仅无数家庭因为孙恩的残暴而破裂,许多地区的基础经济也被破坏殆尽,给本就脆弱的东晋帝国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起义领导者孙恩

刘裕崛起,篡晋自立

刘裕本为西汉皇室后裔,是刘交(刘邦之弟)的后代。在西晋帝国崩溃后,刘裕和家族成员一同南下,在东晋境内安家落户。

在孙恩起义爆发后,刘裕被派遣前往侦查起义军的动向,却不料和起义军发生了遭遇战。当时刘裕手下仅有数十人,而面对的起义军则有数千人之多。在这种情况下,刘裕依然选择迎敌作战,并支撑到了援军的赶来,最终几乎全歼这支起义军。战后,刘裕的地位得到了空前提升,也被晋廷所重视了起来。在随后的时日里,刘裕每战几乎必胜,成为北府军将领刘牢的得力干将。

宋武帝刘裕画像

在桓玄篡晋自立后,刘裕收集起北府军旧部并打出恢复晋室的旗号向桓楚政权正式宣战。桓玄不敌,连战连败,最终落得了兵败身死的下场。而刘裕则因战功卓著被晋廷提拔为持节镇军将军,都督八州诸军事。此时的刘裕已经成为晋廷的肱骨之臣,实力已经可以轻松颠覆晋廷的统治了。

公元418年,刘裕被晋帝拜为相国,并受封为宋公。但刘裕仍不满足,在暗杀了司马德宗后扶持了司马德文这一傀儡皇帝,并获得了天子礼遇。公元420年,刘裕决定更进一步,取代晋帝自立为帝,以国号为宋,史称刘宋。自此,东晋终于走到了她生命的尽头。《太平御览·皇王部·东晋安皇帝》中曾有相关记载:

"二年夏六月壬戌,刘裕至于京师。傅亮承裕密旨,讽帝禅位,草诏,请帝书之。帝欣然谓左右曰:'桓玄之时,天命已去,为刘公所延二十载矣,今复何恨。'乃书赤纸为诏。甲子,遂逊于琅耶第。刘裕以帝为零陵王,居于秣陵,行晋正朔,车旗服色一如其旧,有其文而不备其礼。宋永初二年九月崩于内房,时年三十六。谥恭皇帝,葬冲平陵。"

刘宋疆域图

在笔者看来,刘裕之所以能够篡晋自立,这与晋帝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虽然刘裕在平定孙恩起义和桓玄之乱中立下了卓越战功,但晋帝竟然没有采取任何制约刘裕坐大的手段来降低他对东晋的威胁。反而赐予他更多的兵权,到了后期甚至让他把持几乎全国的兵权。一旦刘裕心生二心,晋廷只能束手就擒,毫无抵御之策。所以这也是东晋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结语

实际上,从东晋帝国建立的那一天起,就注定它的国祚不会太久。因为从一开始,东晋内部就存在着严重的问题,首先便是权力分配出现了重大矛盾。司马睿为了感谢琅琊王氏的辅佐之恩,相许与王氏兄弟共治天下,这就导致皇权从一开始就处于极度衰弱的状态,并不利于皇帝施政。一旦这种现象成为了定局,那么皇帝想要重新强化中央集权时将会面临着极大的阻力,这就使皇帝与权臣之间的矛盾激化成为必然。

再者,时势的变化也对东晋的灭亡起到了一个加速作用。从淝水之战开始,东晋就陷入了无休无止的内乱之中。无论是孙恩起义,还是桓玄变乱,还是刘裕掌控朝政,都使东晋帝国陷入了内耗之中。

同时,东晋帝国的外部还有这诸多强敌,时刻对东晋构成着莫大的威胁,这就让东晋帝国一直处于一个濒临崩溃的境地。此时的晋帝已经连东晋内部的矛盾都已经无法解决,更不要提北伐回收旧土了。在内外压力的共同作用下,晋廷对帝国的控制能力越来越弱,最终亡国也是意料之中的事了。


参考文献:

1.《东晋'王与马共天下'的独特政治格局解读》,田余庆著

2.《晋书·桓玄传》

3.《太平御览·皇王部·东晋安皇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