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祝贺!林国强院士新著《手性合成:基础研究与进展》 本月即将出版

 CBG资讯公众号 2020-08-19

在漫长的化学演化过程中,地球上出现了无数手性化合物。构成生命体的有机分子,无论是在种类上或在数量上,绝大多数是手性分子。生命体系有极强的手性识别能力,不同构型的立体异构体往往表现出极不相同的生理效能。

——周维善院士

左旋和右旋海螺壳

来源:Wikipedia

“沙利度胺(thalidomide)事件”,又称“反应停事件”,20世纪60年代曾在西方世界掀起轩然大波。当时作为抗妊娠药物被大力推广的沙利度胺,实际上是一对手性分子,其中右手(R构型)分子具有抑制妊娠反应活性,而左手(S构型)分子却对胎儿有致畸性。从这件事情之后,手性药物的研究开始引起重视,并迅速成为药物领域研究热点。

想要获得单一立体构型化合物,最简单的途径就是手性合成。手性合成又称不对称合成,其目的是通过不对称的合成环境,实现目标立体构型分子产量最大化。

手性合成化学不仅在手性药物研究领域举足轻重,手性农药手性聚合物材料等手性分子的构建,都需要手性合成这一工具的支撑。快速了解并掌握这一工具,是相关科研工作者的必修课。而对于有学习兴趣的学生和从业人员来说,也需要系统性的学习资料。手性合成方法学已经快速发展了二三十年,直到现在仍然是有机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每年都有大量研究论文发表。无论是“新人”想要“入门”,还是“熟人”想要“发掘”,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在此情况下,需要一把“铲子”,帮助学习者“破门挖土”,既教授基础知识,又展示前沿突破。

林国强院士孙兴文教授洪然研究员共同编写的,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项目《手性合成:基础研究与进展》一书,便是这样一把“铲子”。


《手性合成:基础研究与进展》封面

该书系统全面地介绍了手性合成的基础研究与进展,与最新成果保持同步。书中按官能团反应类别划分模块,内容涵盖了羰基化合物不对称烷基化取代、共轭反应和对映选择性亲核加成反应,羟醛缩合、烯丙基化与不对称成环反应,以及烯烃的不对称氧化及官能团化反应、不对称催化氢化及其他还原反应,同时还对不对称反应方法学在天然产物合成中的应用及对生物催化手性合成反应进行了概述。此外,书中简述了其他类型的不对称反应、命名反应和不对称反应催化剂的回收与重复使用,并列举了近年来金属-配体有机小分子离子对催化的不对称反应中最新突出进展,对各种不对称合成途径的优点、值得关注的发展空间以及对不同反应方法等进行了探讨。值得一提的是,此书还罗列了代表性综述,便于读者查阅。

兼顾基础知识与最新进展,同时配备各种贴心细节,让读者有一种拥有了它就能“挖出一口井”的感觉。无论是有机化学药物化学精细化工等相关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还是高校和科研院所教师及科研人员、药物研发、精细有机化工及相关行业技术人员,都能开卷有益。

林国强院士介绍


简历:

林国强,研究员,有机化学家。1968年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生毕业,师从周维善教授。同年留所工作至今。1981~1982年在瑞典皇家理工学院作访问学者。1986~1987年赴美国匹兹堡大学和史克药业研究开发部作访问科学家。1991年晋升为研究员。1990~1999年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副所长、所长。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6~2014年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主任。

研究方向:

研究领域为具生理活性的天然产物结构与合成、不对称合成反应、生物催化反应和手性药物小分子的合成等。 围绕手性基础与有关科学问题,在昆虫信息素的鉴定与合成、生物催化、天然产物合成及不对称反应等领域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取得了有特色、有影响的研究成果。目前主要从事手性高烯丙基胺和手性双烯配体的反应研究,在不对称反应中表现出优秀的反应活性和对映选择性。新手性双烯配体被Sigma-Aldrich公司商品化,收录在有机合成试剂大全Wiley。

获奖及荣誉:

1987、2013年二度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986);

1992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1996年获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导师荣誉称号;

2006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和上海市科教党委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2008年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杰出贡献教师”荣誉称号;

2012年被评为第五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2013年荣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

2014年度陈嘉庚化学科学奖;

2014年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化学会“手性化学成就奖”;

2010-2014年度上海市先进工作者称号;

2016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代表论著:

发表学术论文逾245篇,授权中国专利40项,美国专利1项,PCT 3项,实施转让10项,其中2项获上海市发明创造专利奖三等奖和第十六届中国专利金奖。撰写国内外学术著作多部:《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Asymmetric Synthesis》、《手性药物——研究与评价》 和《Chiral Drugs: Chemistry and Biological Action》。

了解更多最全、最新论文快讯

登录CBG官网(www.chembeango.com

下载ChemBeanGo APP

CBG资讯 知识就是力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