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倍市盈率的银行股和70倍市盈率的医药股,该选谁?

 顺势而为v 2020-08-20
许龙善 投资顾问
甘肃分公司金昌长春路营业部
执业证书编号:S0850613010009
若随机采访一位投资者“今年A股是不是处于牛市?”,那么不同持仓的投资者肯定会给出不同的回答:

对于持有消费、医疗、科技股的投资者来说,今年是妥妥的牛市。根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截止目前,食品饮料、医疗行业今年的涨幅分别为52.56%和106.74%,而引领近两年科技股热潮的国产芯片板块则在2019年大涨77.7%的基础上,今年再次上涨57.63%

真是羡煞众人——尤其是对于持有银行、保险、地产等价值股的投资者来说!截止目前,这三个板块今年的涨幅分别是-6.86%、2.14%、13.33%。

01

今年A股
是不是处于牛市

真是一半海水一半火焰。随着消费、医疗和科技股的大幅上涨,这几个行业的估值快速提升,目前食品饮料行业和医疗行业的市盈率已达到42.43倍和74.14倍,科技股更是不逞多让,动辄百倍市盈率,甚至有一部分上市公司仍处于亏损状态。

同时,银行、保险、地产的估值仅为5.08倍、13.2倍和17倍,银行股更是大面积破净,让持有银行股的投资者比处于熊市时更为愤愤不平和疑惑。

如此分化之下,投资者各有所思:

持有消费、医疗和科技股的投资者,看着不断拉升的股价和估值,不免有所心虚,要不要止盈并切换到低估值的价值股?

持有银行、保险、地产等价值股的投资者看到无动于衷的股价和消费医疗科技的牛市,不免心生离意,要不要去追高这些热门板块?

对于新入场的投资者来说,也面临同样的疑惑:5倍的银行股和70倍的医疗股,该选谁?

02

分化原因
赚着同样的钱,为啥估值差别这么大

对于当前的市场分化,我们认为是由以下原因导致:

第一,疫情之下的不确定性差异。疫情算是2020年最大的黑天鹅,对各个行业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其对有些行业是正面影响,而对有些行业则是负面影响。众所周知,银行、保险、地产等很多低估值行业,本来就是强周期性行业,对宏观经济非常敏感。疫情发生至今,不管是客观上的数据,还是大众的预期,都毫无疑问地显示宏观经济在短期之内已陷入低迷,那么周期性行业必将遭受打击,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另外,政府为了刺激实体经济发展,减轻企业成本,银行、能源等行业还要让利,而为了经济的健康发展,政府仍坚持房主不炒,坚决不将房地产作为刺激经济的手段,这些都是对上述行业的一种负面影响。

而对于食品饮料和医疗来说,疫情影响反倒有种“因祸得福”的感觉:医疗物资和疫苗行业的受益逻辑最为简单粗暴——需求端短期急剧爆发,而产能暂时跟不上,相关上市公司的中报业绩也已验证。疫情基本控制之后,刺激消费成了各地提振经济的首选,也让大消费行业迎来了利好。科技股可以说仍在延续去年的热潮,而“新基建”、中美摩擦等因素助推其今年彻底爆发。

一句话总结,疫情给银行等周期性行业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而给大消费医疗等行业则带来了较强的正面确定性。在估值时,市场往往会给较强的确定性以更高的估值,而会给不确定性打“估值折扣”。

第二,基金等买方大幅增持甚至抱团大消费、医疗、科技股,而不断抛售银行等低估值板块。今年以来,基金发行异常火爆,大量投资者借“基”入场,爆款产品、日光基频现,根据各基金中报显示,公募基金在今年上半年大量增持大消费、医疗、科技股,而银行股的配置比例则降至近年的最低点。

第三,充足的流动性助推大消费医疗等弱周期板块的估值水涨船高。疫情发生后,各国普遍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往市场中注入了大量的流动性。近年上半年,不光国内资金快速入市,海外资金也借道陆股通大幅增持A股,北向资金买入规模屡创历史新高。在这种环境中,确定性较强的大消费和医疗等板块更容易出现估值溢价。

03

配置建议:
以史为鉴,考虑哪些因素

在分化如此巨大的市场中,投资者该如何进行配置呢?我们认为可以从历史中去寻找答案。因为在中外市场历史中,这种分化都多次出现。投资者在进行配置时,可以从以下几个因素进行考量。

 1、风格的周期性转换规律 
因为资本本身对低风险高收益的追逐特性,使得市场风险呈现出周期性的转换,如2014至2015年,以创业板为代表的小盘成长股演绎了极致的高估行情,市场最火爆时,创业板的整体市盈率已达到150倍,随后股灾来临,高估的小盘成长股一泻千里,一直跌到了2018年底。而银行、保险、地产等低估值价值股则在2016年熔断之后接过小盘股的接力棒,在随后的两年中演绎了“漂亮50和要命3000”的分化行情。如前所述,今年天平再次倾斜,分化再一次呈现。历史已经给了我们答案:分化越是极致时,可能越需要我们进行逆向思考。


 2、美股“漂亮50”的历史教训 
美股“漂亮50”是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上世纪70年代,以麦当劳、强生、宝洁等为代表的消费龙头股大幅上涨,估值快速上升,部分个股被炒至七八十倍的PE,随后在80年代,科技股、医疗等逐步崛起,曾经的“漂亮50”黯然退场,估值大幅收缩。

美股“漂亮50”带给我们的启示之一是:好公司 好价格=好投资,在一笔好的投资中前两个因素缺一不可。高估值往往蕴含了高预期,一旦公司业绩不达市场预期,往往会迎来双杀,给投资者带来较大的损失。而能够持续高增长的公司本来就是凤毛麟角。所以在投资时,务必对高估值抱有一份警惕。

 3、更长的历史视角看问题 
对于价值型股票和成长型股票的长期收益,市场中长期存在争论。美国的西格尔教授在其经典著作《股市长线法宝》中对此有分析和统计,我们不妨做个参考。

西格尔教授根据价值型、成长型、小盘股和大盘股四种风格对美股的长期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出的结论对我们应该有很大的启示:数据显示,价值型股票长期显著跑赢成长股,小盘股则普遍领先大盘股,其中长期收益最高的风格为小盘价值型股票,最低的则为小盘成长股。

西格尔教授同时对高市盈率股票和低市盈率股票做了统计分析,结论同样令人深思。

长期的数据显示,市盈率最低的股票在统计区间的收益大幅超过市盈率最高的股票,也超过了标普500指数3.17个百分点,基本上呈现出市盈率最高、长期收益越低的特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