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散原创:征文展示】冯金林作品 | 舞台情长

 梅雨墨香 2020-08-20

 西散原创总编手册 —— 梅雨墨香
西散原创大型采风征文活动唯一官方发布基地

2019“我爱祖国,人间至情”大型征文展示(153)


说到情谊,我最为感动是老家原大队老文艺队友间的深情厚谊,它在我的生命中缠绕着。

40年多前,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全国各地的工厂、农村都相继成立了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深入田头岸边、车间工地进行宣传演出。

高中毕业回乡的我于1975年担任了大队学习辅导员、团支书记,根据上级要求,大队书记授权组建一支文艺宣传队。我便扯起大旗,招兵买马。从一批刚初、高中毕业回乡的俊男靓女和插队知青中挑选部分精英,把零散的乐器能人,吸收到文艺队里来了。这样一个由二十名青年男女和六个会乐器者组成的大队文艺宣传队便正式成立了。

回想起文艺队成立后的岁月,真是感慨万千。节目,自编自导;排练,起早带晚;演出,场头岸边;生活,艰苦朴素。那时没有现成剧本,连找一首歌都不容易,我们几个文笔好点的分头编写;道具、服装,土法上马大家动手解决。白天在生产队里和老农民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一身泥巴一身汗,晚上或下雨天进行排练,有时到夜里十一、二点钟,女队员单身走夜路有些害怕,就常结伴到一家过夜。那时的报酬只是拿几分补贴工,价值两毛钱。冬天西北风呼呼叫,晚上回去冻得瑟瑟发抖;夏天热得汗流满面,还有蚊虫叮咬。但没有人计较这些艰苦,大家聚在一起,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用最短的时间完成排练任务,然后到各生产队去进行宣传演出,甚至拉到挑河工地演出。每次看到成功的演出,听到老百姓的赞扬,大家都充满激情。那个激情也让我留下热血而遗憾的印记:那年在为公社三级干部大会演出结束后,我们5个适龄男儿,骑着自行车匆匆赶到骑岸征兵体检站,第一关测血压,竟然个个高血压。哈哈,那时我们正热血沸腾。从军无望,继续舞台。文艺队员吹拉弹唱、能歌善舞、能写会画,可谓多才多艺。挥洒于田野,活跃于舞台,快乐于演出,辛苦而充实。大家的聪明才智与辛勤努力,把七大队文艺队搞得红红火火、热热闹闹,在片上会演、公社调演等活动中都取得了好成绩。我们的文艺演出活跃了农村文化生活,为偏僻落后的七大队带来了勃勃生气。在那个八亿人民同看八个样板戏的年代,让老百姓收获了新的精神快乐。到1978年,国家步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文艺宣传队自然解散了,队员们各奔东西,上学、参军、学艺、知青回城等都先后有了自己的工作和温馨的家庭。

三年的朝夕相处、同台演出,结下纯真情谊,让人难以忘怀。在告别舞台三十年之时,我邀请全体队员在通州石港镇相聚。大家带着岁月的风霜和满腔的激情重聚一起,载歌载舞,“疯”了般地兴奋,那情那景令人感动。会上,当年的小知青队员郦志丹、郦志扬发出第二年春暖花开时请大家畅游南通的邀请。2008年春天,郦志扬派车来接大家游览了刚建成通车的苏通大桥,看了南通新城美景;2009年,在通州车辆检测站工作的王斌队友邀请大家到洋口港看大海、品海鲜;2010年葛明华、赵一华等男队员邀大家无锡游,拜谒灵山大佛、游三国水浒城;2011年朱竹君、陈淑娟等女队友邀大家观赏苏州园林、参观水乡周庄;2012年曹汉斌、陈卫兵等邀大家上天堂杭州、探风水神洞;2013年下烟花扬州、看琼花盛开,并与退伍老兵“青春”联欢,共忆激情燃烧的岁月;2014年飞首都北京、登万里长城;2015参观华西村、游览南京;2016感受“桂林山水甲天下”;2017品味乡村风光;2018畅游千岛湖、乌镇。每一年的聚会、出游,带给大家无穷的快乐和精彩;每次出发的车队,成为石南路口一道亮丽的风景;每一次的活动,我都为大家拍上很多的照片并做成厚厚的纪念册。快乐和美丽,情谊与人生都需要定格,需要珍藏,厚厚的12本就是永恒的记录。

文艺队的情谊不只是每年的相聚同游,更表现在队友间的相互关爱、相互珍惜之中。有队友生病或出意外事故时,文艺队会集体去看望,送去关爱和温暖;有队友从外地回来探亲时,大家会从南通、金沙等四面八方赶到石南,为其洗尘接风;有队友欣逢五十、六十岁庆之年时,文艺队会为其送上生日祝贺;有队友家中有红白大事,许多人会主动前去帮忙张罗。2010年队员金建国不幸去世,文艺队八名代表手执花篮、挽幛前去吊唁送别。大家都说石南七大队老文艺队是一个充满温馨、充满友情、充满关爱的大家庭。

情谊,一个通俗而精深的词语,词典释义为:人与人相互关心、相互敬爱的感情。我觉得老文艺队友的情谊,何止“相互”,那是没有血缘的亲情。40年前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大队文艺宣传队演绎着一个不普通的故事。当年纯洁的舞台情谊延续几十年,成为一种纯真的兄弟姐妹之情。她没有血脉之缘,没有金钱之利,没有贵贱之分。这种情谊成为老文艺队友长思念、常相聚的纽带,成为人生中美丽的彩虹。

在发放桂林之旅纪念册暨文艺队相聚十年的座谈会上,有队友提议:咱们再开启第二个“十年”,让这份情谊延续下去。作为原队长,我又有了新的念想与期待,岁月不老,我们不散。

在祖国炫目的大舞台上,美轮美奂的篇章此起彼伏、精彩纷呈,我们这支普通的乡村老文艺队只是大海中的一朵浪花,松针上的一滴露珠,但这份比金钱珍贵的情谊,已熔铸在我们每个队友的心中、血液里,也成为祖国人间至情里令人感动的一曲。当年的文艺舞台伴我们度过了美好的青春,现在的这种情谊将伴我们走完美丽的人生。


作者简介:冯金林,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现代作家协会会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