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说家风】不但洗脸,还要洗心

 微国学 2020-08-20

家风故事

家长变一念,孩子好十分。

请听:家风故事!

关注



文/张建云

《道德经》开讲150天。

朋友相聚又多了个话题,就是我每日在朋友圈的反省。几乎每日都要进行三方面的思考:1、今天的错;2、他人的好;3、当下的悟。

凡当作话题的,必是新鲜的、有趣的、蹊跷的、甚至怪诞的。当下日子,不过是反省的人少,我的反省才被大家广为议论。我把反省看作洗脸,脸不可一日不洗。心亦然,不可一日不省。

一个人,无论学习、工作、还是夫妻日子、教育孩子,每天都要有所进步,或多或少,或大或小,或快或慢。不进步,就是退步。日子如水,停下来不是冰冻,就是干涸。所以,从来没有不进不退的日子。

而进步的最好方法就是自省。如同洗脸,不洗就脏,就难看。反省是洗心。不洗就污浊,就迷乱。

我当然知道自己会越来越光明,越来越通达,也越来越受别人重视和尊敬。因为我不但洗脸,还洗心。

洗脸,是为了给人看;洗心,谁为了给天看。凭脸吃饭有危险,世界上变化最快的莫过于变脸。青春岁月,朝不保夕。今儿还容颜姣好,明儿就迟暮之花。靠脸活着不长久,用心活着才安然。

把心洗干净是为了与天相通。因为天无私欲。当心舒朗安静、透彻通明了,就叫天人合一。

小时候妈常说,别做坏事,不然老天爷打雷劈了你。那时便有两个想法,一是扪心自问,不敢做坏事;二是异想天开,假如老天爷是我舅舅,即便我做了坏事,是否就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后来明白,老天爷根本没亲戚,光阴荏苒,斗转星移,就他老人家一人过日子。老子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于是就放下那颗攀龙附凤的心,不但洗脸,还洗心。即便忘记洗脸,也不能忽视洗心。

与,是赐予的意思。是“一”与“勺”组合。勺就是酌,以物与人不问所欲,当斟酌而与之。通俗地说就是给你倒杯酒。

老天爷没有厚薄亲疏,看谁好,看谁行,看谁有德,看谁有道,就敬谁一杯美酒。假若不好,不行,没德,没上道,也给你酿一壶苦酒,够你喝的。

脸,是让人花钱的,是一笔不断增长利息的贷款。若过于注重,迟早有一天让我们破产。心,是让人赚钱的,省钱的。静心、安心、开心、耐心、细心、信心、正心、心悦诚服、心安理得......

心干净了,没有赚不到的钱,没有过不去的坎,没有做不成的事。

让心干净,唯有自省。

孩子学习不好,大人工作不好,是因为心不干净,而总想打肿脸充胖子。有个词叫有头有脸。但凡注重头脸,心里就不会太干净。

钱钟书先生曾经讲故事,一只猴子想露脸,就顺着竹竿往高处爬,爬到高处人家就看不见它的脸了,一抬头恰好看到红屁股暴露无遗。

啥意思?

越想露脸的人可能越出丑。所以,只能自省,让心里干净、安然,别总想着露脸。

每一个孩子学习的目的,都是为了修养人格、调养性格和护养体格,而不是为了露脸。假若为了露脸而学习,而工作,老天爷的那杯美酒或许不会送到我们手里。

今天的原文是《道德经·第七十九章》: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张建云

作家、国学学者

《中国家风》主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