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文学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新用户08306761 2020-08-20

文学是构建一个时代文化的元素和符号。文学作品为中国传统文化注入了不竭动力和强大生命力。文学成就的高低也是衡量那个时代文化水平的一把尺子。

纵观五千年的中国文化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代表作品,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高度和标志。从先秦时期的《诗经》楚辞到诸子百家,从汉赋到唐初的古体诗,从唐诗宋词元散曲到明清小说、民国杂文,其兴也好其衰也罢,各个时代的文学作品都为中国传统文化树立了一座座不朽的别具一格的高峰,让后人高山仰止,望尘莫及。

解放以后,如果要问还有什么文学高峰的活,个人认为那应该是以金庸、梁雨生为代表的近现代武侠小说,开创了一代武侠小说的江湖地位和武林地位。这也只是说在明清小说上另辟蹊径,续创辉煌。

那现代文学有没有高度有没有新成就呢?个人认为"有",但还不足以立起一座新高峰。

这可能有人不服,认为现代文学作品不是还有获得诺贝尔大奖的,那不是文学高峰是什么?没错,不可否认现代文学创作了一大批有时代特点和时代精神的精品力作,但这些小说包活诺奖小说拿去与明清的"四大名著"去比,应该说没有超越,现代的诗歌与唐宋去比,也是无法企及,更无从谈超越。

这也许是人们讨论的当下文学最缺的是什么的缘由。那这究竟最缺的是什么呢?

有的说缺少文字创作的良好土壤,有的认为是体制、政治束缚了文学创作,有的分析是创作者缺乏时代担当和责任之故,有的说是现在的人们心太浮躁,功利心太重造成的等等。

上述观点看来似乎都有道理,也都没错,但一个"最"字却让人觉得没点到根和本。如盛唐也能作出诗的高峰,文字狱严重的明清照样写出极具讽刺和针砭时弊的小说顶峰所以,时代的兴衰成败绝不是文学创作的枷锁,文学创作联不联系政治、谈不谈政治,也绝不是就一定是涉了禁区或雷区,这主要看自己以什么态度,用什么方式去创作。

一言以概之,当代中国文学最缺的是原有文学体裁无法超越,新创文学体裁始终在低层次徘徊。

新中国以来,特别自改革开放以来,文学创作可以说迎来了春天,可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方方之流如此的投西方所好的无底线创作发表出书,都能安然无恙,足可以说明当下社会的包容与大肚。

反映时代特色的诗词歌赋小说如雨后春笋般繁荣昌盛,当然也夹杂着西方的良莠不齐的文学作品。几十年的文学繁荣,极大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但终究传统的古典诗词小说等文学体裁没有突破,新创的现代诗歌还是缺少必要的时代高度,与这个辉煌的时代还不能相匹配。如像魏巍这样深入战火纷飞的前线所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发出时代之问,把读者心中的问号拉直。可惜这样的惊世之问太少。

所以现代的文学,首先要在创新体裁上下功夫。一代文学创作者为之奋斗努力,用真善美为之讴歌或批判,用时代和历史的责任为之奋笔疾书,用未来和长远的眼光客观而又艺术地反映现实。

其次更要在提升质和量上下功夫。经典的文学作品应该紧紧地与时代同频共振,触及把握时代的脉搏,深到反映提炼时代的灵魂,多层面多角度反映时代的喜您哀乐、兴盛荣辱。

量,体现的是一个时代创作者的群体数量。一种新的体裁要做大做强,再立高峰,给不能在少数的所谓专业人士里自我打转,自我评说,自吹自擂,而应打破条框,发动群众。把作品的好坏交给群众和历史去评价。

质,体现的是一个时代所创的文学作品的历史、现实和文学价值。这也是当下最需要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既要满足一些人的快餐文化之需,还要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创作者能耐得住寂寞私孤独,用坐得住十年的冷板凳的心态搞创作,感悟人生,反思社会,有时一个人能像诗仙诗圣、王勃和曹雪芹那样,创作一件文学作品就完全可以为所在时代的文学增添新高度,且千古流芳。

结语

总之,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创作土壤和创新题材。现代诗歌和科幻类文学作品就是一个很好的符合这个时代人们需求的文学创新。如今开了好头,也有许多精品佳作,但放在历史的长河里,还需要我们创作者不懈努力,其创造的成就和高度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让我们为之加油鼓劲吧!

您认为中国文学最大的问题又是什么呢?欢迎大家参与讨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