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立 兔 庙 文 考

 北京周自牧先生 2020-08-21

《述今探古》文学公众平台与作者约定,必须原创首发且版权共有。作者不得抄袭文责自负。



立 兔 庙 文 考

我参与的文考(一)

王新安

2020年7月31日下午,继谢青海老师与我在斧愣山成功找到八路军大青山游击队七一五团的后勤处山洞后,我俩返回到道包南麦胡图沟停车处,此时日头还高(不到下午五点),谢老师主张沿麦胡图沟东侧土路驱车南行继续文考之旅。由于道路崎岖不平,谢老师小心驾车半小时后从东南爬上缓坡向东北拐向,车驶上山梁土路(像过去的马车路),不一会儿我们来到四子王旗与察右中旗交界处,面前是南北与东西交汇的网围栏。据谢老师讲此处山脉落水向东向南流向的,为中旗地界,向西向北流向的为四子王旗地界(按山脉分水岭为界)。要进入中旗地界需打开网围栏门进入,谢老师开门进车,我在此处拍了照。

驱车下缓坡不大工夫停车,立兔山前的立兔庙展现在眼前,但早已是残垣断壁,昔日辉煌不复存在。曾经佛鼓声声,香火袅袅的立兔庙在文化革命中被革了文化的命。


现今立兔庙前摄影

基于此次文考的推动,亦由于我对立兔庙曾经过往的好奇,在谢青海老师的协助下,我查阅一些力兔庙的历史资料,结合实地考查,专书此文,作为我参加四子王旗文研会的文考之作,亦给述今探古平台文友做一寺庙佛教文化的简单普及。

立兔庙原是四子王旗二十四个大庙之一,亦称力图庙。这二十四个著名的庙宇有位于红格尔苏木锡拉木伦河畔的锡拉木伦庙,位于查干补力格(王府)一队的满都拉庙(旗庙),位于红格尔苏木罕乌拉嘎查的希拉哈达庙,位于白音朝克图镇乌兰哈达嘎查的五井庙,位于白乃庙苏木的白乃庙等。

由于立兔庙众僧(喇嘛及至活佛)的佛学选诣比较高深且建庙历史悠久,我们认为它曾一度是四子王旗佛教庙宇培养僧侣的最高佛教学府。立兔庙解放后的一段时期内曾属武东县,1958年撤销武东县,划归察右中旗。这个庙位于科布尔镇西北约60多公里,与四子王旗接壤的五号乡中什拉嘎查西北沟中,这里峰峦叠嶂、沟壑纵横、林草茂密,风景十分优美。庙殿建在山坡上,鳞次栉比,非常壮观。力兔是地名,藏语为法力无边的意思。


昔日的力兔庙 方大曾摄影

力兔庙始建于清朝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清廷赐名“永佑寺”,蒙语叫“额古若德义布个胡苏木”,在正殿门上有蒙满汉藏四体合璧的金字牌匾。寺庙东有三处庙院,建有正殿、大殿和四座独贡与排殿,共占地6000平方米。“拉布仁独贡”(大殿)是一座面积有49间房子大,高8丈的二层楼阁建筑,殿中有一座5米高的铜制套庙,供奉着创始西藏宗教的第一活佛像。这些建筑都是藏式建筑,石木砖结构,白灰抹墙,殿堂雕梁画栋,门庭走廊及殿内墙壁都是油漆彩绘,工艺精湛,金璧辉煌,引人入胜,整个建筑群是一个优美的艺术体。当时在这个远离城镇的偏僻山沟里,交通又那么不便,能够建造出这么雄伟壮观富丽堂皇的艺术殿堂,实在令人惊叹!它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高超的文化艺术水平。建庙的木料据说是从库伦(现在的蒙古国乌兰巴托)运来,工匠是从山西五台山请来的,除了应付的工钱外,每天还另赏白银二钱,由此可见建庙耗资之巨。

寺院的最高喇嘛是三个活佛喇嘛,即额金喇嘛、葛根喇嘛、忽必力格喇嘛。该庙在兴盛时期,喇嘛僧员曾达300多人(其中住庙喇嘛100人左右),一年一度的庙会诵经时,全体喇嘛都回庙。掌管财政的喇嘛叫尼日巴,掌管殿门的喇嘛叫冈尼尔,还有看管仓库的尼日巴以及外事联络人员等。

该庙鼎盛时期共有耕地7000多亩,全部租给汉族佃农耕种。牛马大畜1000多头(匹),小畜2万多只。佃户牧民习惯称庙上的三个寺院为大、二、三柜上,朝克沁独殿(正殿)为大柜上,拉布仁独贡(大殿,太喇嘛活佛府)为二柜上,兑银克勒独贡(诵经宫)为三柜上。庙上财产很多,藏有金银财宝,陈设使用着贵重的家俱用品和许多无价的艺术品。这个庙当时是很富有。

喇嘛的生活费用,诵经会期间由庙内负责伙食开支,平常由喇嘛自理,喇嘛到牧民家化布施诵经得来的钱、粮、畜等归喇嘛个人所有,因此喇嘛的生活也是很富裕的。

立兔庙的诵经佛事活动有定规,自建庙以来年年如此。农历正月初七开始,由80名喇嘛诵“茂拉木”经十天。农历三月初三,用煮熟的大米150斤,黄油30斤,捏成三层楼式的庙堂,并涂上颜色,供奉在供桌上,60个喇嘛诵“兑银克勒”经(祝福的意思)十天,然后火烧灵化,喇嘛吃斋一天。

  农历四月,二柜上8个喇嘛诵努乃经,第一天默念,不准喝茶、吃饭,不准说话,然后诵8天。

  农历六月,诵“甘珠尔”经7天,意思是送七郎,送桑日(送鬼),用莜面15斤,捏成人头骷髅,再做个△形,放在上面,念经结束后送出村外火烧。

  农历七月十四开始,20名喇嘛念“玛尼”经45天,念经的喇嘛能吃午饭,不允许吃晚饭。农历八月念“塔根吉王”经7天。农历九月念“兑银克勒若生”经7天。农历十月二十五晚上念“玛尼”经,点酥油灯300盏,纪念释迦牟尼佛母亲逝世。农历十一月至十二月二十五庙内没有活动。十二月二十七开始念3天年终经,三十晚上熬年一夜,次日晨五时接神,全体喇嘛向三位活佛拜年。

  除上述诵经活动外,还有六月六的祭敖包活动。立兔庙在山上共建有五座敖包,祭敖包的这一天,进行摔跤、赛马、跳恰玛(跳鬼)那达慕运动会,活佛喇嘛念诵摸顶给参赛人员发奖,非常隆重。解放后停止了这项活动。


谢青海立兔庙新旧拼图对照

此庙虽然僧众不多,然而僧众们却大多造诣高深、博学多才、精通医术。如本庙最后一世呼毕勒罕喇嘛老布森图布登却金旺其格,书、画、雕刻、剪纸样样精通,堪称宗教界艺人。解放后被聘请当了画匠,于1975年72岁时去世。又如远近闻名的巴拉登敖德斯尔拉仁巴喇嘛,既是著名的翻译,又是四子部落旗一流的名医,后来被请到王府庙担任王爷的老师和医生。王府庙、立图庙、满都拉庙等寺庙的很多有名的喇嘛均是他的徒弟。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该庙僧徒曾为大青山抗日根据的地下工作者递送情报,为姚喆司令员的部队捐献军马,为八路军运送粮食。老布森金巴、沙日布却德尔等喇嘛医生把我八路军伤员藏在自己家里医治养伤,竭诚尽力地保护了伤员。


7月31日摄影

该庙在解放初期,有庙地70顷,1000多只羊,30多匹马,70多头牛。文化大革命期间,仅没收该庙的银器就达60.6公斤(为不法分子偷盗抢劫的不在其数)。尔后,寺庙被毁,成为废墟。

仅四子王旗过去的一个立兔庙就有如此的辉煌与规模,其历史需详细探究。

由于谢青海老师已多次实地考查过立兔庙,同时他在文字资料的收集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我们期待他为四子王旗文化研究有新的建树,并出新的专著。


7月31日摄影

以下是我本人的一些文化思考与探讨:

01 蒙古民族自其鼎盛蒙元帝国(元朝)以来,藏北佛教格鲁派教是传入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主要佛教流派。

02 佛教是大清的国教,举例来说清朝皇帝顺治、康熙及乾隆等都不同程度的信奉佛教(藏传佛教)、乃至支持藏传佛教,以至于内蒙古中西部各旗在大清统治稳定后,陆续建起很多佛教庙宇。仅四子王旗的佛教庙宇在新中国成立前后(上世纪六十年代前大部分存在)就有二十四个。由此可见藏传佛教在当时的盛行。

03 基于有这么多佛教寺庙,加之满清的法律有规定,倘若一家有三个男丁者,一个充军(服兵役)、一个当喇嘛、只允许一个在家经营家业并传宗接代。因而此种做法无形中削减了蒙古民族的人口数量并削弱其群体势力。这与满清统治者对蒙古民族实行的既拉拢又打压的政策分不开——征服中原时拉拢,统治稳定后打压。此举也使满清消除了一个与其相针锋的潜在竞争对手。

下午将近六点,我们结束了立兔庙考查,从立兔山西边向梅林滩方向返回乌镇。


本文作者王新安,笔名与微信同名——酷漫,创建《述今探古》文学平台,爱好探究历史题材,尤其地方史资料的收集与研究。曾写家史、校史和一些地方史文章。

“述今探古”是酷漫利用工作之余创建的一款文学公众平台,我们的主旨是因文结缘,以诗会友。衷心希望诸多文友的支持与参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