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孝文化的体现——曲沃四牌楼

 哲齐66 2020-08-21
四牌楼(第四批国保)

  时代:明

  地址:曲沃县城内贡院街孝母巷

四牌楼又名望母楼,因其形制四面相同,因此,又名四牌楼。位于曲活县城贡院街中段,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由邑人李济沆兴建,清代以来曾多交修缮,该建筑为楼阁与牌缕混合式建筑,座北朝南,三重檐十字歇山式绿琉璃物保护单位,2002年申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待批)。

经近四百年风雨侵蚀、战火纷扰、方革浩劫,依然耸立于曲沃古城一隅。她即有江南楼阁玲珑剔透、精细纤绣之美,双有北方古建筑雄浑巍峨之壮观,是曲沃古老文明的象征性建筑。

四牌楼建筑结构为三重檐三层楼身,一、二层四面均面阔三间,进深三间。

四牌楼造型奇特,为楼阁式与牌楼式相结合结构,牌坊上下坊,雀替,板件雕有精美的浅浮雕塑,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第二层有挑出的抱厦,这点同霍州的鼓楼做法似乎相同,三层作了一个十字歇山顶,把四个牌坊收拢形成了一个整体,使整个建筑看上去又像一个楼阁。

正脊鸱吻,形态威严,正脊两端各有一只,相传鸱吻成对,能避火灾。

斗拱重叠穿插,结构分明,是整个出檐的力学支撑,同时也是仰视四牌楼时的另一种美。


檐下垂花,与斗拱相连,雕刻精美,配色考究

精雕细琢的雀替、花板和艳丽的彩绘、琉璃把整个建筑物修饰得令人眩目,造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

四牌楼中空为阁,四角画有历史故事的楼牌,以护栏相隔,形成透景,为江南古建的一种造景手法。

四牌楼底部,以八条主柱作为支撑,同时辅以八条较细辅柱,并且以抱鼓石相围,不仅庄严大气,寓意四海安平,起到辟邪的作用;更是四平八稳,稳固了四牌楼的底部,避免头重脚轻。
经过近400年,四牌楼历经人间沧桑、世态炎凉,而且数遭劫难,几乎毁灭,但每次凭其险峻的结构和人为保护,都化险为夷,犹如勤劳善良的曲沃人民旺盛的生命力。

山西省古建筑集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